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发性脑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北京实验代做】

2022-06-23 17:14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多发性脑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北京实验代做】

【造模机制】采用复合血栓诱导剂诱导大鼠多发性脑血栓形成方法制模。血栓形成经多种途径产生,其中以血小板聚集,血管壁损伤和收缩,血液凝固系统启动等因素占主导地位。本法采用 ADP、凝血酶和肾上腺素复合血栓诱导剂制备大鼠脑血栓模型,从病因病理上符合血栓形成的复杂过程。在此三种成分中,ADP为天然血小板聚集剂,ADP使血小板内储 Ca2+释放,与钙调蛋白结合,促进血小板产生脱颗粒反应,释放活性物质,Ca?+激活磷脂酶A。而促进内源性花生四烯酸(AA)释放,促进血栓素 A2(TXA2)的合成。凝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加速凝血过程;同时能激活磷脂酶C,进一步促进 Ca?+释放。肾上腺素促进血管收缩,并增强 ADP和凝血酶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三者合用产生协同作用,采用此种复合血栓诱导剂能更好地模拟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

【造模方法】选用 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为 250~350g。戊巴比妥钠 40~50mg/kg 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手术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近心端,暂时结扎颈外动脉,用头皮针向颈总动脉头端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含 ADP12.5mmol/L,凝血酶1.25U/ml,肾上腺素 1mg/ml,按 100:200:5比例混合均匀,现配,冰箱保存)0.1ml/100g,注射后用凝胶局部止血,3~5分钟后松开颈外动脉,缝合伤口。观察指标:

1.伊文思蓝的通透性造模时,当血栓诱导剂注入5分钟后,注入0.2%伊文思蓝0.5ml/100g,再过5分钟后迅速断头,取两侧大脑半球,称重,加入0.5%NazSOa3ml 及丙酮7ml,制成匀浆,密封,放置60分钟以上,3000r/min 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以生理盐水调零点,在60μm处比色,以吸收度与脑重的比值表示伊文思蓝的含量。

2.记录皮质脑电图于造模前,首先在枕颞部钻孔安装脑电极,准备描记皮质脑电图用。缓慢推注血栓诱导剂,直到脑电频率减慢,振幅降低至给药前的10%~20%时,停止注射。

3.测定血小板聚集性。

4.测定 TXB2/6-Keto-PGFm。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栓烷B(TXB)和6-酮-前列腺素Fi。(6-Keto-PGFi。)在贫血小板血浆(PPP)中的含量。模型组 TXB2/6-Keto-PGF1。比值升高,如药物能使其比值降低,则说明其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5.病理形态学改变(光镜和电镜)。

【模型特点】造模后,由于血栓形成引起脑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上清液中伊文思蓝含量增加,比值加大;皮质脑电图记录显示随着血栓诱导剂缓慢推注,脑电频率减慢,振幅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TXB2/6-Keto-PGFi。比值升高;出现明显的脑血栓病理改变:模型组右侧大脑可见小动脉被红细胞充盈、毛细血管被无定形物阻塞,扩张,蛛网膜有淤血,细胞间质有水肿,脑细胞有散在的卫星现象。左侧大脑改变不明显,说明血栓形成主要位于同侧大脑半球。

【应用范围】适于多发性脑血栓形成机制研究,防治脑血栓措施和药物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

【注意事项】

1.复合血栓诱导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非常重要,ADP和凝血酶要经过预实验摸索。

2.通透性实验伊文思蓝注入量要准确无误,匀浆制备后放置时间要足够长,最好在1小时以上。

3.脑电图的记录适于静脉注射给药,造模成功后,立即静脉注射被测试药物,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对脑电图的影响。脑电图的记录不宜观察口服药物。

【模型评估】本模型采用复合血栓诱导剂和结扎颈外动脉模拟病理过程,反映脑血栓形成时的情况,而且还以右侧大脑和左侧大脑重量的比值来反映脑水肿程度。本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形成的血栓为血小板血栓,主要位于小动脉与毛细血管,在同侧大脑半球形成的血栓弥散、不固定。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


多发性脑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北京实验代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