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信号旗 自贸港的亚洲铜
南山散人
近日,海甸岛海甸悦溪的弘一艺术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一个名为“山海之舞”的雕塑展激发了久违的文化张力,承载着封关眼球效应的海南岛再次以艺术的形式回归人们的视野。这个雕塑展非常有特点,主要作品放置在展览厅,室外草坪也放有比真人高的塑像,围绕观赏的客人低声细语,似乎生怕惊醒这些空灵的人像。观众纷纷驻足观赏、拍照,感受雕塑的独特魅力。许多青年学生看了以后感觉很震撼,叫道“大饱眼福”。有位定居海南岛的俄罗斯艺术家走近《东坡笠屐像》,突然驻步,潸然泪下,他对同伴说,我看到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苦难。

马良序
“山海之舞”雕塑展是个展,作者名叫夏湘宸。圈内是青年雕塑家,冉冉上升的艺术新星,圈外是豪侠仗义的好友,好哥们。他生性豪爽、为人谦和,默默地用雕刻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塑造自己的艺术人生,他的艺术创作题材多以海南黎族和海洋元素为主。近年来,在海南美术界和国家级美术展览中,总能看到他的作品获奖的信息。他应邀参与海南东坡文化研究,对苏东坡先生的品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雕塑这门艺术为“苏东坡先生”铸像。他分别创作了《东坡笠屐像》,《苏东坡与姜唐佐》,《东坡黎衣冠》等作品。
在他的雕塑作品中,除了能欣赏出他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展现之外,更能感受到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笔者采访了这个青年雕塑家,隐隐觉得谈起第四维度或者玄幻,以及易学、佛学,似乎他比雕塑更为擅长。

《东坡笠屐像》
夏湘宸说,我们所处的岛国环境,即有“黎苗文化”,又有“海洋文化”,还有“东坡文化”,一个“山”,一个“海”,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之源。随我们生存养育的空间,处处有养分,时时见特色。人说艺术语言都以具像见长,但具象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营养。因此,我会在细节的处理上,作一点文章,彰显我的不同。
夏湘宸认为,我享受创作的过程,因为创作是融入生活的状态。而在艺术道路上,真正的艺术家就要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努力寻找自我。

《黎家歌舞》

《黎族竹竿舞》
夏湘宸的雕塑,集琼崖的苦涩、潘鹤的块面、南海的悠深于一体,其作品《东坡笠屐像》,东坡先生右手拄杖,左手握书,体形健硕有力,悠悠前行,以具像见长,创作语言独具一格,生动再现了大文豪苏东坡在海南的神韵,刻画出其坚韧的精神与情感,非常传神。苏东坡豁达乐观,面对人生坎坷云淡风轻的气质,跃然雕像。在作品身上,可以看到东坡居士放逐海南、远离大陆的苦寒、豁达、坚毅的神情,仅此一点,夏湘宸已经卓然出海,功达中国。

《苏东坡与姜唐佐》
雕塑是有灵魂的,它们不仅仅是块面、造型,更是艺术家的人格呈现,艺格呈现,好比米开朗基罗大卫的手臂,拉斐尔维纳斯的衣皱,罗丹巴尔扎克的混沌和粗犷……,好的雕像,美如天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高度为什么横亘至今,因为他们的作品充满神意,精美不可方物,后人尤不可及,无法复制,无法拔越。
夏湘宸雕塑的特点在于,第一,它有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对于艺术狂热的追求和执着,我们看到夏湘宸好像中国的罗素,“我的座右铭是,对爱情的渴慕,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那些闪光的字眼仿佛镌刻在雕塑上,只是人类的苦难变成“对海南的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第二,有技巧,夏湘宸的雕塑大拙若美,非常讲究,一般的作品要么粗放,要么精巧。而夏湘宸的特点是精致若稚,必放,必空。这样的雕塑但凡成型,一定不同凡响。细看一路欢歌、东坡黎衣冠、孔子、黎风和鸣、竹竿舞、儋州调声等作品,无一不有空,无一没有放。仕女图下部的粗放处理,与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的收敛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俳句》,狂放丑怪,空灵出窍,何其的夏湘宸,何其的海南风。呜呼,自由贸易港有幸,夏湘宸崛起。

《曲水流觞》

《渔家女》
著名文艺评论家马良为“山海之舞”写序,其文曰:就量与质而言,他都是海南岛上目前最好的青年雕塑家之一,而且他为人醇厚,不屑于在功名利禄上浪费时间,而是将自己宝贵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创作之中。这一点,在当今的海南,弥足珍贵。
夏湘宸的雕塑作品,在这宏大的交响乐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音符,而是表现力极强的旋律,助推着这首乐曲徐徐展开。于是我们看到:《黎风》系列获得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百花奖铜奖,《游向深蓝》入选丝路新语---博鳌国际雕塑展,作为海南文化地标五公祠内,立有他的《苏东坡笠屐像》,海南澄迈姜唐佐故居前,他的《苏东坡与姜唐佐》永久收立。
从艺术手法上看,夏湘宸的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也有写意,富有浪漫气息,追求象征意味,比较耐品。当然强烈的个人风格、独到的思想创造、深刻的人物刻画等等,这些作为大雕塑家应该有的一切,还是我们寄希望于更加成熟的夏湘宸的。

《放学》

《俳句》 2020
提供展场的弘一艺术馆馆主焦涌以“山海之舞,东方意境”为题,盛赞夏湘宸:雕塑艺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高度融合仿佛已经削平了彼此的界差,而变得面貌相合。这次彰显海南文化的艺术展览,似乎昭示通过某种特别的区位特性,使得“山海之舞”展览所呈现出的显然是东西方艺术深度的交融和相互影响背景下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现代艺术潮流中,不管身处于世界的哪一方,要想获得艺术的尊严,就必须有文化的立场,必须有文化的态度。“山海之舞”正在用自已的努力,用自己不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命、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所议,这些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不管是传统形态的还是现代意义的,它们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一种正能、前瞻的艺术探索和追求。显然,这里呈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貌,可以清晰地看到夏湘宸先生的努力方向。
夏湘宸在建构自己的当代艺术体系过程中,即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自身的文化底蕴,又在不断创新中寻找与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艺术语言,这也是这个展览呈现给大家的“东方意境”,在海南情怀与艺术理想之间探寻艺术的本源、捍卫艺术的尊严。期待夏湘宸先生塑造出越来越好的艺术精品,给国际化浪潮中的海南呈现更多的“东方意境”。

《东坡黎衣冠》 2022

夏湘宸在工作室
在夏湘宸身上,有着海南人执着的特点,狂热的艺术追求,不遗余力的在赛程奔跑。在被称为“海南岛波洛克”的云泓葳身上,被称为“有俳味”的青年油画家王锐身上,也能看到同样的特质。
海南岛素有文化沙漠之称,确实岛上积垢陈习,不乏非勤之徒和乏学之术,但对于真正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潜在实力的人来说,此话大谬。笔者1988年在海南五指山黎寨船型屋门口,看到一幅对联“肯构肯基,美仑美奂”,如遭雷击。这种文化的底蕴和厚重,远超大陆,令人震撼。今天的海南岛,你随意溜过哪个街口,可能会撞上《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辉,正和朱姐从菜市买菜归来,因为他们在这里居住写作已近三十年,《中国文明正源新论》、《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战国大争》这些厚重的学术著作都诞生于南国天涯。

《孔子》
在海边云洞散步,你可能会邂逅亚洲最大的夜总会中国城创始人、娱乐文化教父李康,或迎头撞上牵着两个双胞胎的天涯社区灵魂人物胡彬,可能在海滩上与你近在咫尺的是中国《诗刊》主编李少君,可能会与知名的俳句诗人吴世平擦身而过,因为他把北京的世界俳句总部迁到了海南。你可能会偶尔在万绿园遇上白发老人,而这位叫马国强的大河报总编就在海南定居。实际上青年评论家马良创办的海南省旅琼艺术家协会,全是国内各界大咖,所以,你在免税商场轻易碰上黄建新、刘劲、唐国强、徐铮等名人,一点也不奇怪。由此可见,海南岛的文化氛围很热,文脉很深,文艺复兴的气息很浓。可以预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以后,除却离岸经济、外贸、科技以外,文化热度也将腾腾再燃,而在其中,夏湘宸作为一份子其乐融融,相互相成。
记得有首俳句非常传神,“雨中,一棵椰子树,这就是海南”。同理,有时,一个人也构成一方热土的风景。

《东坡像》

《一路欢歌》
儋州调声
《仕女图》
《游向深蓝》
夏湘宸主要与雕塑作品及荣誉:
2014年《小猪快跑》荣获海南全国景观雕塑邀请展银奖;
2016年《儋州调声》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海南省优秀作品奖;
2017年《长征时期毛泽东》荣获第五届海南省优秀作品展银奖;
2018年《游向深蓝》入选丝路新语——2018博鳌国际雕塑展;
2018年《黎风系列》荣获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百花奖铜奖;
2018年《黎风起舞》入选“全国青年雕塑作品展”;
2018年《黎族竹竿舞》荣获第十五届海南青年美术作品展“青年艺术奖”;
2018年《儋州调声》荣获万宁市东山文艺奖一等奖;
2019年《黎风起舞》入选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2019年《儋耳情韵》荣获第六届海南省优秀作品展金奖;
2019年《遇见》“第六届海南省优秀作品展”银奖;
2020年《儋州调声》获得博鳌亚洲论坛国宾馆收藏;
2021年《黎母出世》荣获海南工艺美术作品展银奖;
2022年首届海南国际设计师大赛“优秀奖”;
2022年《黎风和鸣》荣获第七届海南省优秀作品展金奖;
2023年海口街头艺人大赛荣获“三等奖”。
《苏东坡笠屐像》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