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借九一八事变浅谈中国人之家国情怀

2021-09-20 11:28 作者:流浪的精灵诗人  | 我要投稿

     本文章是本人第一次投稿的历史文章,因此可能在有一些观点和一些看法可能是错的,亦或是残缺的,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指出。我会改正,这篇文章为什么我没在昨天发布,是因为昨天我去要约稿金去啦【狗头】;因此推迟了一天,而文稿则是在上星期就写好了。

     我相信当谈论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之时,我们大家一定是不陌生的在上语文课之时,我们能学到杜甫的三吏三别,体会到了一代诗人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所在的忧愁。而说起中国人家国情怀是何时具备的,我相信大家是茫然不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第一次统一了中国,也是成立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他之后的汉朝的汉武帝则是汉承秦制,再次将统一推向了高峰推恩令的颁布常识了诸侯,使得地区归为中央统领,首创联号开创了刺史制度;而他的功绩远不止这些,他在为54年,其中有44年在对匈奴作战,不仅洗涤了高后国书受羞辱以及高祖的白登山之围的屈辱,更有打通河西走廊,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丰功伟绩,但是说起中国人家国情怀,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霍去病,他是卫青的侄子。

卫青霍去病率领大军来到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军

在漠北之战之后,霍去病登临瀚海,封狼居胥,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而他帮诗黄巢的时候,汉武帝要给他建房子,让他安居的时候,他则是这样回答给汉武帝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句话,也是中国人从汉朝一直延续至今的家国情怀。而在之后的陈汤也用相同的一句话彻底的使中国人拥有了自信的朝代,那就是汉朝,他是这样说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

在之后的东汉,面对两万匈奴精锐围攻的耿功不仅没有投降,反而独守西域的空城几十年,从一个满头青丝的小伙子熬到了满头银发的老人,他为的不是自己,他为了守住这个地方,为了是守住汉朝在西域的控制。在之后,东汉朝廷钦派大军夺回西,而当到了他们守卫的孤城疏勒城发现原来两百多人的汉军只剩下了26个人,而他们到达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了13个人后来这个故事被称为13壮士归玉门也是一个中国人家国情怀的好典范。之后的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由盛转衰,唐朝的繁荣不复存在而郭子仪等将领却没想过放弃这个国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救国,以此捍卫住自己的国家,最终他们做到了让大唐走向了中兴,可是唐朝终究会灭亡,而安西铁军则是孤守西域42年战至最后一兵一族也没有投降。在之后的南宋,有像岳飞这样的将领,精忠报国北伐由女真人建立起来的金国;而在崖山海战结束之时,有像文天祥这类打成为向元朝服软,儿身首异处,甚至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跳海而死与自己的10万军民陪同着一个国家灭亡,他们或许想过投降,但是他们一想到王朝的覆灭,自己的国家覆灭了,他们不能投降,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在明朝有向于少保这样率领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守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在明朝灭亡之时,皇帝没想过要逃,他选择了自杀也就是崇祯皇帝,他留下了这句话:认贼分裂朕尸,误伤百姓一人。到了清末,在1840年,中华民族遇到了3000年未遇支强敌,3000年未有之变局,也没想过颓废我们这个民族选择的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国家强大;最终在冯子材老将军带领下的清军在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大胜法国。可是清王朝顺应不过历史的变革,最终在1919年,由孙中山等人领导的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最终在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束了满清政府剥削压迫底层民众的统治。

孙中山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袁世凯于1913年复辟帝制遭到了孙中山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爆发了二次革命于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而在云南,蔡锷率兵挥师北伐宣布云南独立开始了护国战争。

护国军神——蔡锷

在之后的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随后去世;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战争的结束,是以协约国的战胜而告终。于1919年在巴黎的凡尔赛宫中召开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的协约国来瓜分德国的利益。而这时的中华民国,是袁世昌大总统执政期间他派遣驻美公使顾维钧、外交总长陆征祥前去巴黎洽谈,而南方政府则派遣王正廷前往,在巴黎和会召开期间,日本来进行洽谈的外交人员说,中国是未出义兵一卒的战胜国,被顾维钧驳斥之后日本的驻华公使闯入总统府大闹。之后有北大校长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领导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最终在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结束;中国代表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三人拒签《凡尔赛条约》,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史上迈出的第一步是近代以来中国同西方列强第一次说:不。

巴黎和会

在之后的1921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1931年日本借918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918事变

在之后的1935年,北京学生为保国家再一次上街游行也就是一二九运动;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经历了数次战役之后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以中华人民抵抗野蛮的侵略而最终成功。

     在我们每当读到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那些大人物吸引,利于如扫六合,秉承天威的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的汉武帝等大人物,但是不要忘了,在这些大人物的背后,有千千万万个小人物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以自己的方式来使这个国家富强;在近代史,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1949年中国人站了起来,这一刻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和千千万万个大人物所共同奉献之下而成功的它并非一个人之功劳,它也并非是个别几个人领导下才成功的他是经历了109年中华民族为图存亡,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救国图存运动之下而成功的;最后以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结束本文章的所有内容。

由于关于家国情怀这方面的事例太多,我就不一一举例;关于《魔戒》解读,我明天再更新。

借九一八事变浅谈中国人之家国情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