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版权之争 及拓展影响

之前有人说报喜不报忧,这篇估计里面全是“小画师”不喜欢看到的“忧”当然,你喜欢焦虑我也没办法,没法给你做心理疏导师,你要喜欢理性的分析,可以实打实的去分析研究一下这背后的道理。 一,哪些ai作品有版权,又为什么能获得版权。 首先给大家看看两个案例: 最出名的两个案例一: “《黎明的扎里亚》最初卡什塔诺娃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作品是由AI生成创作的,这部分内容不受版权保护,其受版权保护的部分将只包括作品中的文本,以及图像和文本的排列。” 注意这里的给出的理由是:“Midjourney的具体输出结果是用户无法预测的,从版权角度来看与艺术家使用的其它工具相比,Midjourney有明显不同。” -案例本身转载自网易新闻 不过这个事情非常早,其他网站甚至b站也有转载。 可以明确的看到ai绘画被实打实的定义为工具。 ———————— 另外一个著名案例: 腾讯人工智能案 判决书显示:“涉案文章由原告主创团队人员运用Dreamwriter软件生成,其外在表现符合文字作品的形式要求,其表现的内容体现出对当日上午相关股市信息、数据的选择、分析、判断,文章结构合理、表达逻辑清晰,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国内法律首次认定AI作品享有著作权 ——转载自新京报 ———— 2,国家知识产权库的解释: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志告诉记者,我国著作权法中针对作品的独创性具有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AI画作看似机器生成而非人类直接完成,但其实质却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是一种算法创作,体现的是开发者的思想与脑力劳动,明显有人类的前期介入。这一生成内容涉及人类思想表达,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满足了作品‘可版权性’的要求。”王正志说。】 ——转载自光明网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群辉说,对作品非商业用途的学习,是法律允许的。即单纯将现有图片作品用于学习本身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画家作为著作权人,有权禁止别人使用其作品进行谋利,但不能禁止个人的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行为,这也是法律对作者权利的限制。 “著作权法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如果AI软件是在学习图片的创作思想,而非简单地复制粘贴,这种情况下是不侵权的,不需要获得授权和支付使用费。如果AI软件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原画作,那就需要获得授权并支付使用费。”黄群辉分析说。 ——转载自光明网 ———————— 首先根据上面的法律专家的概念简单总结一下,人工智能生成的产品,在具有独创性的情况下一样受到保护,只是权利人是管理者和开发者。 那为什么美国那次就没得到法律保护呢?注意,美国那次也是部分保护,保护了人的部分,没有保护Midjourney生成的部分,原因很简单,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不具有独创性(它甚至还有可能是实打实的侵权作品,因为背地里可能使用了图生图。),无法使用正则化图像诱导,无法使用种子锁定,无法调用独立模型…等等的结果,决定了它不能被保护。 而我国用户大部分使用的是“私模”的sd程序(该程序已经开源) 腾讯的文心…等等。 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得作品获得“独创性。” 也就是说能够获得版权的Ai 恰恰是不构成侵权的作品。你要查重,你要确定主题,你要有自己的创作在里面,它的版权获得途径和人类作品几乎没什么区别。 (所以简单靠几个tag其实是不行的。) —————— 二,训练集是否侵权。 美国的集体诉讼sd公司训练集侵权案,目前我看到几种说法,1.是已经撤诉 2.是可能在五月举行是否撤诉的听证会。 其实无论如何,结果影响都不是很大,甚至如果五月之后sd公司败诉,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反而是强心剂。 原因很简单,一旦美国人工智能法案败诉,说明美国在今后都可能无法在人工智能领域使用“任何已经开放阅览的资源”进行人工智能训练。 那么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人才,将快速流动到其他国家。 目前承认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除了我国还有日本等国,抢先获取优质科研人员毫无疑问是战略的重点。 而且无论审判结果如何,很遗憾,那都是美国,你不能用美国法律管理中国公民。 —— 回到训练集是否侵权的问题上。 很遗憾,我国现行法规下,它不侵权。 原因非常简单: 我国版权法第四节第二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说白了,研究学习没任何问题啦。 然后再强调一下,画风这种概念性的东西不受法律保。 著作权尽管具有排他的权利,但不是特权更不是超越一切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本意仍然是为了促进文化繁荣存在的,所以对于画风的模仿不但不违法,而且仍然是鼓励的,毕竟各种艺术形式(例如画风)应该为人类所共有并丰富文化市场。 很遗憾,你不能指着个模型包说它侵权,它不过是一堆逻辑数据不是图。就算是拿你图训练出来的,它也只记录下了画风,只有人拿它跑出你原图(并且还拿原图公开展示或做什么)的时候,才能说那个跑图的“人”侵权。 但为什么常见到有人还是觉得Ai是侵权利器呢?其实无外两点,一是各种营销号为了个人利益拼命的洗脑和宣传,但完全不像本文一样能举出任何实际例子。 二完全没搞清什么叫侵权,把个人权利无限制的放大化。 三是拿个例当泛例,完全不顾实际情况。 说到“侵权利器”,ai绝对不如ps,毕竟你ai还得训练,还需要输入tag,甚至图生图才能得到两张多处一致的图…ps,几秒p一下就完事。 当然,如果说Ai能不能用来侵权,那绝对是废话,你拿手画出来的多处一致都构成侵权了,何况ai呢。 出名的就是中国美协会员朱晶抄袭案: 图片转载自微博:
多处一致,实打实的抄袭。 其实我有时说,你觉得抄袭你去告,绝对不是讽刺,而是是实打实的建议你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胜诉的案例也是很多的。 有些画师朋友不分青红皂白的煽动粉丝攻击那些自己觉得“抄袭”的做法实际是完全不对的。网暴煽动者是实打实的犯罪行为了。搜集证据,提出诉讼反而是正道。最近,反对网暴的相关法律也被提上了议程。 现实的道理依法不依心啊。你说你不爽非要讲两句不干净的话,那就讲吧,但是请你到没人地方讲去,公开发表污言秽语真的一举报一个小黑屋。值得么? 三,真人系模型,真吓人。 不多讲,我不支持这玩意儿。我知道很多人喜欢,但它的问题不是侵犯版权,而是可能侵犯肖像权,除非你拿自己照片或取得同意的人训练。 四,ai绘图前景并非一片大好 目前虽然ai绘画发展迅猛,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市场的承受能力依旧是有限的,ai作品由人生成的同时,也因为它们本来就能快速获得,导致它们的市场附加价值不高。 当利用ai进行私人绘画约稿,很有可能面临的是和人力作画一样的问题,你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去修改。 有人把ai画师形容成入侵物种,我说你别闹了,那几个前些天还是手画的,不过是学了ai技术,又不是中了尤里的基因突变整个换物种了。 不过是传统“电脑”画师的舒适圈被破坏了。至于生存圈,本来就那么大,别人进去了,那自然没你的份了。 而商用领域虽然各大游戏公司的外包和内部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ai辅助,但依旧仅限辅助功能,实现商业应用依旧需要有经验的绘画工作者进行修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例:白夜极光 说白了,美术市场新前景中需求的依旧是有大量绘画工作经验和同时具备ai技能的新型人才。 (好在目前ai绘画技术相对容易掌握,在大学本科学习毕业基础上,即使上升到深度绘图领域也基本一个月左右的学习也差不多够了。) 在实际工作也能看到无论是2d平面美术,还是3d渲染方面,ai和其他应用软件仍旧是各有千秋…毕竟艺术本身并不能用数据衡量。 五,自行车何在? 其实在电脑绘图领域,已经有很多的辅助技术了,3d辅助2d,甚至3d渲染2d,(讲真,动态方面肯定还是这个目前最稳定) 但是我们也能注意到一些声音。 他们这样说:“用了ai不过是开着汽车,你怎么能和我们这些板绘用自行车的比呢?” 我说不是,这种形容实在是过于不恰当了。 工具上二者都是在用电脑。(工具上ps和kirata都支持内链sd ai) 说白了,两个人都是在骑电动自行车,只是用ai的,相当于开了电动自行车的开关,骑得飞快,只是骑手技术千差万别,有人骑得好,有人直接摔的稀里哗啦。(过度依赖智能技术也不好,基础还是应该和人学。) 你们甚至也不叫比赛,目的地,终点,各不相同,好好的一个艺术,为什么就成了比赛呢? 应试教育是害人的毒瘤看来不是假的,不符合你标准的,你就觉得它是错的? 不能因为你喊的大声“抵制,抵制”就什么都满足你的要求。 对了,往后看,那边有用着画笔和纸的,他们是真的走在路边,欣赏着风景。 而把这一切变成竞赛的你,我就不清楚了…或许,真的有什么“硬骑不带电,电自行车大赛”胜利者的终点在等着你吧。 只比速度和强弱,有意义么? 六,很遗憾,我是不能阻止各种小鬼了。 或许我那篇到底《人类画师还是ai画师更有信誉》确实有点问题。 毕竟逻辑虽然对,但这种说法已经是怄气导致的冲动文了。 讲真,一副作品的好坏我从来不觉得ai是不是影响因素。 甚至白夜极光那宣传图我也从没说它难看。只是它实在不该宣传文里写不用Ai,然后实际用ai宣传,既然你觉得这东西品质好就承认它! 但是,在那篇文章里我已经说过了,在画师作品下一再问“是不是Ai画的。” 确实会伤到某些画师的自尊。这种问题真的又蠢又没鉴赏力。 我只能说互联网毕竟挺大,有点基础就能上网。 是不是Ai画的,你说你又不是甲方,那又不是商品,真的干你什么事? 至于用ai不标ai讲真,直出ai那么拙劣的技巧,算了吧,耍猴还行。耍人不是胡来么?至于能改好ai图,那不正是人家已经到了同级水准才行么? 至于p站你就更不用问,那上面有tag,人家ai画师巴不得承认这是我用ai做的 “我大xxxoo科研能力天下第一!” “我实现了前所未见的技术突破!!” 当controlnet(技术本身19年以前就有)第一次和ai绘画有机结合时整个ai绘画群体和社区的兴奋和开心是别人哪里能体会到的? 这是我们儿时就在梦想期盼的东西,它让每一个普通人不用付出那么多艰辛就能够以画的形式更好的表现出作品,难道它不值得你为它兴奋个一夜么。 拯救一个人是善,拯救大多数人不是菩萨还能是什么? 七,传统绘圈的毁灭 我以前从没听过有这么个组织,后来才多少有那么点概念,但是看了有些艺术工作者,没看他们提起什么绘圈。 倒是有些连喊带叫的,好像真是所谓绘圈里的,一查网上也只有挂人的,骂人的,你说一个群体。不求改变,又懒又互相攻击,能好? 如果说这群人是一群 ai绘是一群(其实不太一样,ai更多只是社群) 一边谩骂攻击,动不动就指着没什么抄袭内容的硬说抄袭。还把粉丝拿枪使,自己躲在后面头都不敢露。 一边乐于分享,每天都不断追求新事物… 再笨的鸟都学会良禽择木而栖了。某学友不是也在电影里说,“跟着这种大佬…吔…” 你们哪是被ai毁灭的?不都是被那些不讲功德不守法,把个人利益凌驾在他人利益之上的人搞臭的么? 八,怎么鉴别ai作品 说真的,纯ai作品很好鉴别。也就是还是老三样,手不好,眼睛不好,头发糊…但是。 人有些也画不好。 至于描改作品,讲真,ai描改也不容易,里面也有很大人力因素在。 如果只是私用,我觉得对我而言画面的精美符不符合我口味才是第一标准。至于人力占多少,反而是起次。 毕竟我自己能画,自己训练模型,自己融合模型,深度绘图也完全不在话下,我肯定不会去约稿了… 另外,以前我说鉴别ai最省劲方法是去约ai,实际是错的。 去学ai,自己实际画画,你就懂了。不过一旦深入研究,估计最后下场怕不是和我一样,会成了整天盯着模型和技术更新的“赛博疯子”吧。 ai绘画那就是工具,省省你的口水吧,还抢你工作你自己决定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