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导读 | 迪尔凯姆《自杀论》| 渠敬东主讲 | 第5集

人的二重性
一.两重性
1.知觉:一方面是个人的感觉、知觉,即那些只有个人才能深切通过身心感受到的而不能为别人所替代的感悟能力
eg.个人经历的痛苦。并不能直接与别人或社会所同等程度分享
2.一个人的存在并不只为自己的唯独个人能感受的性质决定。因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共同生活就必须用语言表达自己。与别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就需要共同分享这个社会的一些规则与理性。因此一个人还需要有一个和大家共同拥有的存在基础。
eg.语法、逻辑,理性,对祖先的祭祀、崇拜(宗教、家族、神明体系)
3.总结(个人与集体)
每个人都会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双重刺激。
个性—将我们引向社会某一方向
集体—给我们压力、纪律、敬畏感
个人永远处于这两种存在的相互矛盾冲突但也有可能是结合、融合的状态里。社会给我们的内容往往比个人产生的内容大的多。真正要构成健康的人格是由这两方面共同组成的。由个人联系而成的集体有一种与单个个人不同的性质。集体意识产生于集体、存在于集体,而后才影响到个人,并在个人心中树立一种新的观念
二.两重性与自杀原因的研究
1.考察组成社会的个人的天性
2.考察人与人之间联合的方式
3.考察突发性、短暂性事件(政治、经济、家庭危机的产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决定自杀与自杀率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上条件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只要社会大体上不发生变化,自杀人数就会保持稳定。这种稳定性的存在并非由于引起自杀的精神状态存在于一定数目人身上,而这些人无缘无故将它传递给别人。相反,他存在的理由是由这些因素、这些集体意识反过来作用于个人或自我而产生的这样的选择。因此社会作用与反作用才是造成自杀或不同类型自杀现象变化的真正原因。
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保持社会稳定与个体安全的最根本需要重新进行一种社会建设。人性的提高、人性的内涵才是现代社会的目标。
•必须使社会不陷入纯粹以个体性形态产生的急剧的竞争结构里;也不能使社会陷入一个通过一种极端的教育来催化个人心智、心理的强大运行能力而使得个人越发极端化。今天的社会不能以个人的极端世界的构造或取消个人的、只维护最极端社会的存在为目标。极端化的方式是使得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

•绝对有竞争力的自我,彻底的只想维护自身的社会以及社会不断无限度的发展与变化产生的第三种状态都是社会疾病的原因
•今天自杀的恶化的我们单纯追求个体能力或绝对的社会进步造成的。真正社会的进步来自社会的团结。
真正的进步是社会在个人身上所实现的根本的团结才能形成的进步,这一点是涂尔干所有立论的中心
•所有群体,特别是职业群体,构成了我们真正的道德归属

•最个人的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个人。唯有自我,反而不能称其为个人。只有人们通过最具体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归属感、依恋感、尊敬感甚至敬畏感才能使自己真正融入最具体的社会中,才能成就自己的人格与个性
四.总结
只有那些最为社会的人才是最为个体化的人
只有真正的社会才能成就真正的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