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系列|SoYanAi,可能更适合教师使用的AI教学助理
对于教师、公务员这类工作群体而言,ChatGPT虽好,但是要学习一堆技术来掌握有效的提示语设计,要能掌握访问外网的能力,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开箱即用的人工智能助理,胖胖老师也已经分享了Talking ai和chatthing,今天继续分享一个国内开发者基于GPT-3.5的微信小程序应用——SoYanAi(所言即师),合规合法使用,内置过滤程序,有商业化服务。

基于微信小程序,封装场景GPT应用提示
SoYanAi其实之前在微信群聊之中就有接触,不过群聊接入聊天机器人服务存在着稳定性差、等待时间长、缺乏隐私保护等多个问题,现在SoYanAi推出的微信小程序版本可以避免上述尴尬,扫码登陆即可使用。
SoYanAi着重解决两大难题:
一是内置应用模板,涵盖教学设计、编写文章、翻译语句、心理辅导、资料撰写、数据分析等提问模版解决教师不会撰写提示语(prompt)的窘境。

二是内置七大模型,教师模型、教授模型、翻译模型、编程模型、心理模型、心理模型、写作模型,灵活切换满足不同情境需求。

体验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选择角色,选择应用场景,就能体验到预制prompt的对话服务。

这里我们生成一份课堂互动环节设计,看看效果如何: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为您设计了如下的课堂互动环节:
1. 引入(5分钟):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并简单讲解如何制作一个思维导图。
2.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书籍,然后在思维导图上呈现出整本书的主要情节线和细节。
3. 展示与点评(2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其他小组可以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新的书籍,然后在思维导图上共同呈现出整本书的内容。
5. 总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展示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后续的阅读中继续运用思维导图。
以上是我为您设计的课堂互动环节,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对照一下,没有预设模型,直接对话GPT的效果:
活动环节:
1. 想象游戏:老师可以提供一幅描绘书籍背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想象填写图片中缺失的内容。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的背景和主题。
2. 阅读目标制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个人或小组阅读目标,例如提取文中重要信息、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探究主题等。
3.思维导图制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笔记整理成思维导图,并在小组内分享。通过交流可以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阅读角度。
4. 阅读心得分享: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和体验,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更好地理解书籍和提高阅读能力。
5. 思考问题讨论:老师可以提出有关书籍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
可以清楚看到,预制语言模型效果更符合教师教学设计编写的常见习惯。
小结
当然要获得更多的使用体验,还是需要考虑付费的,免费用户只有10次体验机会,可以邀请小伙伴获得,当然也可以直接付费,基本上0.1元一次,1000次目前特价是66元,对于不想折腾,就想工作应急的教师来说,可以入手体验。
使用方法:微信直接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