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封神》并没有打开中国神话的大门,更不是奠基石!

2023-07-21 21:56 作者:荧幕前的普通观众  | 我要投稿

这部电影我是在点映时就看了的,但是影评迟迟未发是因为怕涉及到剧透影响之后观看的人,也是担心有一部分人会说为了黑而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故事情节凌乱,更像是东一块儿西一块儿拼凑而成。标榜的是要制作国民ip,中国国民神话史诗大片,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那既然是改编,那么请问编剧和导演,究竟改编和魔改的区别界限在哪里?甚至于说这已经不是魔改与否,而是强硬的为自己创作的一个故事披上了封神的外皮。除去一些与原著中一模一样的情节之外,这根本就是有着封神名字,用着封神角色的新故事,用着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名字,创作出来的西方魔幻类电影。 特效炸裂是真的,最一开始的冰城,雪原的塑造,攻城略地的战争,甚至于说就连兵刃碰撞和弓箭的风声都制作的及其贴合,包括之后的大商都城,祭台的修建和西岐的麦田等等,无一不给人视觉感官上的震撼,无一不体现出这是一部大制作才会有的配置。虽然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告诉自己,抱着只观看特效的心态去观影,但是这全新的故事情节不得不让人觉得炸裂! 开篇便铺垫了诸侯都将自己的孩子派到朝歌当质子。那么请问何为质子?是古代派往敌方和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在古代质子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外交政策,是用于加强各国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用来缔结条约等,显然对于诸侯来说是威胁,是震慑,是逼不得已的行为。而剧中的诸侯质子都引以为傲,都将这视为一种荣誉,都认为现在的处境要比自己原本的出身强上许多,更有甚者像姬发一般,将自己现在的身份视为梦想,这一思想也是在之后与伯邑考的对话中得以强化,他的兄长甚至为他完成了这样的梦想而感到高兴。当然,这也就可以解释在最一开始苏全孝在亲生父亲不为了自己的死活投降而认殷寿为亲生父亲,并自认为壮烈的死去。一手认贼作父打的人猝不及防。 因这场平反的内乱而复活的的千年狐妖,借尸还魂附身苏妲己,没有别的什么出众能力,舌头舔舔伤口就可以直接愈合,更是在结尾的彩蛋里通过这一能力直接复活了死去的殷寿,这难道就是她口中的长生吗?就连以为是引以为傲的魅惑也是通过附身他人来完成的,请问一下这千年狐妖是把所有技能点都点到治疗上了吗?灵狐奶妈?带控制技能的那种?一本正经的在池子里对着姜王后发出诚挚的同修邀请,修什么?正妻下场修理你这个狐狸精吗? 三朝元老比干身为大国师便在新王登基的时候给出了自焚于天,以解天谴的路子,还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中隐瞒除姬发之外的所有人窝藏世子,更是为了验明狐妖真身单靠把脉给人家直接来了一波封脉,在被纣王阻拦杀苏妲己验明真身之后便主动说明自己有七窍玲珑心,选择掏出来喂给苏妲己吃,就这样直接牺牲掉了自己,而他的牺牲就是为了让太子认清纣王真面目,然后被午门问斩。导演你确定千年狐妖吃了之后不会功力大增吗?明明是掏心,衣服一点没破,血全都从肚子流到腿,这是七窍玲珑心还是七窍玲珑肠?没有姜子牙的帮助,比干掏了心还可以一直撑到纣王露出真面目,偷蛮王大招了?七分真男人吗?更是在这一部分将纣王双标的人设立的棒棒的,前面刚为了验证封神榜的作用杀了无辜的太监,到这儿就说出了“如果她不是狐妖,岂不是滥杀无辜”的台词,别告诉我这是因为在古代除了有权有势的人,其他人的人命都如同草芥,那我觉得这个表达方式实在是不妥。 如果说殷寿想当大王,想当全天下的王的念头是苏妲己唤醒的,那之后的种种行为又是因何而来?结发妻姜王后在设定上无任何过错的死掉,没有任何反应,昭告天下是因为自己有愧溺死了。处理四个意欲谋反的诸侯的方式是命令他们的儿子弑父,这和坐实自己同样是弑父坐上王位有什么区别?三朝元老比干,自己的叔父死在眼前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在宗庙之中说出“祖宗在哪儿?让他们出来说一句话”的台词,将自己的亲生孩子午门斩首,然后对着崇拜自己的姬发说“杀了姬昌,我就认你做亲生儿子,立你为太子”,弑父一词可谓是贯穿整部影片,苏全孝跟着纣王讨伐自己的父亲;纣王杀兄弑父得以成为大王;质子杀四诸侯,杀封诸侯,不杀一起死;殷郊得知真相也想仇杀殷寿。这种情节是怎么想的出来的请问,是看什么得到的灵感,编剧是出于一个什么想法来创作出这一个又一个的“金句”的? 《封神》中的姜子牙也是第一次如同废人一般的存在,看到这里就会有人说,元始天尊在开完大会的时候就有说过,一旦姜子牙接过封神榜下山那么就会变成一个凡人,但是这个铺垫并不能合理的让他存在于剧情之中,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姜子牙是西岐日后的灵魂,是最重要的军师,而在这里却是一个既无打神鞭也无坐骑四不像,甚至于没有一丝法力的普通人。在第一部里对整个剧情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搅局者”。本该作为他同门师兄弟的申公豹摇身一变成了互不相识的道友,首次回到金鳌岛得到了师傅给的“移魂符”,在结尾复活了两头石狮子来追杀姜子牙,试问这两头石狮子追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是极具威力的,那前期所营造出来的气氛究竟是在掩盖申公豹自身能力过弱,还是远在金鳌岛的师傅本就不强呢?就连本不该在一开始就出现的哪吒杨戬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跟班,全片的作用就是保护姜子牙和送快递,影片中间送了雷震子,影片尾声送了殷郊。姜子牙是一点用处都没有,除了搅局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时不时的作为谐星提供几个看似诙谐但是压根儿就不好笑的笑点,一直想用但用不出来的招式叫掌心雷,上来就拿着封神榜进献商纣王,结果封神榜摇身一变成为了吸人魂魄的魂器,编剧是斗罗大陆看多了吗?魂导器设定让你用到这里了是吧? 看完电影等了很久的彩蛋,可谁曾想除了最后一个闻太师回朝的预告之外,剩下的两个都令人无语。第一个是苏妲己靠舌头舔起死回生了纣王,意外的是真的靠舔就令人起死回生了,而不是纣王复活了,纣王不活试问后两部如何进行。第二个彩蛋是申公豹的乌鸦找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之后戛然而止,只能说好,我再等第三个。闻太师回朝的场面很宏大,可是左右跟着的四大天王是什么?按照巨人族设计的吗?连城门楼子都可以拱塌,张着嘴大吼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你这是魔家四兄弟还是奇行种啊? 只要看过就不难发现《封神》中的演员大都是很有实力的,老戏骨也非常多,更是有李雪健老师饰演姬昌,黄渤的姜子牙,夏雨的申公豹和袁泉的姜王后等等,可诸多实力派演员都是露个脸就杀青。尽管演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人物的塑造都是很成功的。 这么庞大的投入和制作,为什么就不能在剧本方面多下下功夫呢?不论后面有没有续集,单就第一部的剧情真的很差强人意。是,封神演义的整体故事比较庞大繁杂,那为何就不能多留出时间来拍摄一个系列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将一个电影出到第七部,第十部呢?既然是要打造国民ip,仅仅只有三部的国民IP未免有些过短过小了。更何况是为了将这个庞大的故事压缩在三部内讲完而导致情节趋于崩坏的现如今的剧本呢? 影片的宣发固然重要,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但是宣发并不是为了去误导观众,去指鼠为鸭,去颠倒黑白般的引导舆论风向。甚至于众多评论之中有的人应该是只看了预告并没有看到原片的,可是却卖力的对任何批判这部电影的人进行口诛笔伐,去将原本针对于影片的争论转变为人身等其他方向的攻击,无法得知这样的现象究竟是出于对这部影片真心的喜爱还是出于某些利益上的雇佣。 好的作品需要宣传与热度,但不是只靠宣传与热度,打铁还需自身硬。

《封神》并没有打开中国神话的大门,更不是奠基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