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语语法第 26 讲:被动语态

2022-06-07 23:12 作者:SunnieShine  | 我要投稿

Part 1 被动语态的意义

中文我们学过“‘被’字句”和“‘把’字句”吧,我们回顾一下中文这样的语法是怎么说的:

  • 我吃了鱼。

  • 鱼被我吃了。

  • 我把鱼吃了。

这样三个句子。我们中文说,如果需要强调主语(主题)和宾语(对象)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添加“被”和“把”字来表示,不过“被”需要把主语和宾语倒过来,来达到表述强调宾语的目的。

英语实际上也是有这样的说法的,它在英语里面称为“主动和被动”。如果说“我吃鱼”的话,就算作一种“主动情况”,因为是你自己自身做的事情;而“鱼被我吃”就是一种被动。

Part 2 被动语态的构成

我们回顾一下动词。谓语动词在描述的时候,一定会产生 16 种时态,我们没有任何情况下使动词不使用任何时态吧。所以任何一种情况下,谓语动词一定是有时态表示的,所以每一个时态都会对应一个被动语态形式。

被动语态的写法是 be done,添加时态的后面。先把时态写法写好之后,再添加到时态后面去。比如我随便举个例子:

  • I have eaten the fish.(我已经把鱼吃掉了。)

这样的一个句子,用的 have eaten 的时态,表示现在完成时。那么,这个时候能不能用被动呢?当然是可以的,但写法要稍微变化一下。

首先,我们得交换主宾语。

  • The fish have eaten I.

肯定还没完,下一步是用被动语态结构 be done,添加到 have eaten 之后,这也就是我之前讲到的,如何做加法。

%5Cbegin%7Bmatrix%7D%20%5Ctext%7Bhave%7D%20%26%20%5Ctext%7Bdone%7D%20%26%20%5C%5C%20%26%20%5Ctext%7Bbe%7D%20%26%20%5Ctext%7Bdone%7D%20%5C%5C%20%5Ctext%7Bhave%7D%20%26%20%5Ctext%7Bbeen%7D%20%26%20%5Ctext%7Bdone%7D%20%5C%5C%20%5Ctext%7Bhave%7D%20%26%20%5Ctext%7Bbeen%7D%20%26%20%5Ctext%7Beaten%7D%20%5Cend%7Bmatrix%7D

好了,最后得到了 have been done 的结构,嵌入到句子里面。

  • The fish have been eaten I.

注意,变为被动语态之后,动词肯定就不再需要宾语了。因为宾语在最前面去了。而此时被动语态的主宾语是被交换了的,所以 The fish 此时作主语了,而同时本身应为“逻辑上”的宾语,所以此时动词在使用被动语态的时候,是不需要宾语的,所以这个I怎么办呢,给它变成非主语、非谓语、非宾语就可以了。不是主谓宾就只有定状补表了。怎么让一个短语变成这些形式呢?介词。我们加个 by 来试试看(只有 by 才能表示方式,被谁如何)。

  • The fish has been eaten by me.

很明显,介宾结构的 by 后一定是宾语,所以 I 变成 me 了。

那么,一个句子的被动语态的写法就写好了。最后注意一下fish的形式(这里明显是单数,表示“这只鱼”,所以谓语动词必须主语单复数的变化)。

当然了,如果有些时候哈,如果不是非要强调“被谁怎么样了”,而只是说明这是被做的一种状态,by 结构不要就可以了。比如

  • The fish has been eaten.(这鱼已经被吃掉了。)

Part 3 其他表示被动的结构

另外,表示被动的还有另外的结构,它们不同于时态,而是直接单独用。比如动词 get/have,这个词有时候可以直接被看作为一种被动。因为我们有一种说法是 get/have sth. done,有些书上翻译为“某事情被做”,或者是“某事被别人做”之类的。

  • I have my hair cut.(我的头发被剪掉了。)

之类的。注意,cut 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是原形 cut,不变。也就是说,实际上这里的 cut 已经是过去分词了,只是因为 cut 的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长相完全一致,所以看起来是原形一样,但实际上已经变过了。

Part 4 被动和系表结构的异同

我们会经常发现,被动和系表结构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有些时候,它们并不是一样的。比如这个:

  • The book is well written.(这书写得好。)

  • The book is written by me.(这书是我写的。)

你会发现它们有明显的不同,但的确都用了 is written。前面这句的 written 此时只能被当做形容词看待(分词性形容词),表示“写得好的”,也就是说这里的结构应该是把 well written 当成一个形容词短语看待。虽然翻译依然翻译为“这书写得好”,而其实按照语法层面上看,这个句子应该被直译为“这本书是写得好的(书)”。

而这样的系表结构,多数都可以在后面加 with,而不是 by。比如 be crowded with,表示“什么东西很拥挤”。

而甚至,be done 的 done 如果是不及物动词的话,那么它通常都是系表结构了。因为被动语态是将主语和宾语交换,言外之意是,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才可能后接宾语;而如果是一个不及物动词,肯定就不可能有宾语了,也就没有被动,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说,“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这样的说法。而如果你看到了不及物动词用了 be done,那就一定不是被动语态,而是一种系表结构。比如:

  • Her money is all gone.(她的钱钱都花光了。)

这里 go 就没有被动语态。go 本身是不及物的,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系表结构罢了。

再来看一些示例加以区分吧!

  • The bank is closed.(这银行关了。)(系表结构,表示银行是处于一种关闭的状态。)

  • The bank is closed at six.(这银行于6点被关闭。)(被动语态,表示银行在6点才会被关掉。)

  • He is married.(他结婚了。)(系表结构,表示他是处于一种已婚的状态。)

  • The moon is risen.(这月亮升起来了。)(系表结构,表示月亮是高高挂起的一种状态。)

Part 5 我咋感觉我不知道啥时候用被动?

可能你会有一种想法。咱中文里主被动是混着用也不会错,比如说:

  • 会议将于下午三点举行。

  • 会议将于下午三点被举行。

按道理来说,会议是一个事物,举行举办的主人公应该是人或者团体,所以会议应该是这次会议里被举办的一方,因此被动才是严谨的语法。但是在中文里,因为咱们早就明白和知道,会议是不可能主动去做一些事情的,所以举办一词即使不用被动,听起来也是明白的,从道理来说,它会自动加一个“被”上去,口语则完全不必说出来。

但是在英语里,因为语法的严谨性,所以这个被动必须要变化得到。也就是说,这里的 hold(举办)就必须用被动语态(will be held)。可是,我在学英语的时候,我知道语法应该是这样,但我平时在口语里根本反应不过来要用被动。这怎么办呢?

我来告诉你办法。第一,多练习。这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来它一百个被动的句子,自己就找到感觉了。当然,这个大家都懂的大道理就不必多说了。

第二是什么呢?第二是看这个句子的主语到底是什么。一般来说,被动语态多以事物或者没有行使此项能力的人作为主语。而反过来说呢,如果是事物或者是没做这个事情的能力的人作为主语了,那么自然而然就比较适合使用被动语态了。

还是刚才的例子。“会议将于下午三点举行”。在这个句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句子的主语是“会议”。在你说这个话的刚开始就会提到这个词。当你说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会反应过来,这是一个事物。事物作为主语去做事情肯定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在说动词之前就可以提前考虑到是不是应该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述。

不知道你看一些新闻介绍的时候发没发现什么,主持人会念提词器上的东西来念新闻,但是光照着读肯定不是主持人当时想的事情。主持人会在念新闻之前思考下一个新闻的相关内容。是的,这是一种两个事情同时在做的这么一个情况。在你说英语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状态。你必须在说句子的主语的时候,快速反应出来它是不是应该适合使用被动语态。比如在这个句子里,因为“会议下午三点开”是你要告诉别人的话。而这句话其实你已经提前就准备好要说了,对吧。那么,你在说之前就大概会有一个思维,主语是“会议”,那么多半是被动,因为它是事物,事物是不能主动做什么事情的;接着是谓语动词“举办”。我们都说“谁谁谁去举办会议”而不是“会议举办什么东西”,所以应该用被动。虽然这两点看起来在思考层面来说会比较困难,看起来不容易思考得那么清晰,毕竟你可能会觉得,边说话边思考比较难。但是,其实用习惯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就这两点需要你去考虑。所以说,多说就会掌握这门技能。

你一定要记住。被动语态适用于主语不会自己主动做事情的情况。这一点非常类似于日语的他动词的概念。日语有自动词他动词,可能学过日语的小伙伴对这个点比较熟悉。当然没有学过的话,这段话就当我没说。你就记住最开始的这句话就行了:

被动语态适用于主语不会自己主动做事情的情况。


英语语法第 26 讲:被动语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