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一句《道德经》-81章 言知

每况一句《道德经》-81章 言知
老沙
老聃言:81章 言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是“人”+“言”,即人话。我们看到抖音视频里,嬉皮笑脸的人打哈哈哈,说了一堆听得云里雾里的话,就给他训斥一句:“说人话!”。他才正经的说出内心想表达的话。
鬼话连篇,见鬼说鬼话,见猫狗说那啥话。
例:
小明说:“小红,我感觉自己和放假之前一样的轻盈啊!”
小红:“说人话!”
小明低声嘀咕:“作业没写……拿你作业来我瞟一眼”
信言是人的直接表达,内心最直接的表述,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本为最朴素、直接的表达,然而却因为是太直接了,没用经过周全的洗礼,没有先通过听众的感官分析,没顾忌听众的感受,没有从天地伦理、时风礼俗等角度考评,所以让人听起来,有点刺儿,未经打磨不受人待见。
然而美言,就是从听者的角度出发,听者觉得是美言、梵音,那才叫美言。演讲人觉得自己说的好,觉得自己说的漂亮,觉得自己说的妥当的,那都不算数……只有听的人,或者说旁观的世人觉得是美言,才叫美言。
显然,美言是从听者的角度,磨合听者、世众的世界观、人生观、知识架构、癖好……等因素,撮合而成的美言可餐。
由此观之,信言是发自内心的说出,而评价美丑的标准在别人手里,没有照着别人喜欢的方式、或者照着世人的标准,进行吹舔、遵循,那何寻其美?
由此反观之,美言,是基于听众、观众的角度看,那些美丽的话语,都贴合了听者内心原定期待的美丽阈值……如果你听到的话,都是美不胜收,难道不应该深思、细品一下,为啥别人说的话,每一句都贯透了你的底线?言者如此之用心,是否是别有一番欲求与谋划?(例如,张三叫李四在你面前,帮美言几句。你听到李四一直在夸张三,甚至夸到你身上,还夸你独具慧眼、行业翘楚,你想想这美言美语,是否隐藏了言者(李四)的其它谋求?)
听到美言,记得提醒自己,不管美谁,世间本无美丑,若是觉得美,是私心在作祟;
听到不美之言,记得提醒自己,这是刺耳声,才是天然之声,若有该进取的地方,莫要错过;
“善言不美”,言之出口,务必要记住,任何直言不讳的表述,在听者那头都是刺破耳膜之声,固有古人言“三缄其口”! 出口莫要直出心灵,凡人受不住。
今日至此,提醒自己谨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