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叛逆极可能是抑郁症前兆!

每天将分享推荐权威精神心理相关的治愈经验、科普资讯
如果有一天,你八岁的儿子对你说:“妈妈,我觉得我的心理生病了。”
你会不会觉得是自己家的傻孩子在胡说八道?其实这是很多妈妈的正常反应,毕竟没有哪个妈妈会认为一个八岁的孩子心理有病。
但是,正常的反应不一定是正确的反应!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容易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法来判断孩子的行为。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17岁就得抑郁症的女生的帖子。
她在十二岁那年就察觉到自己的心理状态跟别人的不一样。她特别敏感,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泣。十二岁那年,她跟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觉得自己的心理有问题。”她的妈妈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摸摸她的头,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她欲言又止。从此以后,她没有再跟家里人提过这件事。
她每天像个没事人一样,上课学习,甚至还拿过一两次班级第一。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去上学,面对家人的询问,她也是一言不发。
一开始,家里人以为她这是叛逆期了,所以才不愿意出门去上学。
她说,直到自己被心理医生确诊得了抑郁症。她的爸妈还是不愿意相信。
我想,她的妈妈应该很自责吧!如果当初她把女儿跟自己讲的心理问题放在心上,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现在,她接受心理治疗,吃抗抑郁的药。但是,她爸妈依旧很不明白,当初自己经历过那么艰苦的岁月都没有得抑郁症,怎么生活条件优越的女儿就得抑郁症了呢?
这是很多父母的心里话,认为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么安逸的环境,怎么可能得抑郁症!抑郁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大家关注!2018年12月9日,香港“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公布一份报告显示,香港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有17.6%人有抑郁症状,其中症状严重者则有12.3%。

还有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是叛逆期的表现。其实这是轻度抑郁症的早期表现。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自杀才是抑郁症的症状。但是,如果当孩子已经想要自杀了,那已经是重度抑郁症了!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太多了,对待事情的态度和父母一辈更是天差地别。如果父母不经常和孩子交流,那就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孩子主动跟您交流,那更要引起重视,不要等问题变得更严重的时候再后悔!
我一个在小学当老师的大学同学,曾经跟我说过:“有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因为做错事,被老师批评了。回家之后,她用头撞墙、拿刀划自己的手臂!”她的自残行为,把她爸妈吓坏了!
面对孩子如此极端的行为,她的父母只有满满的疑惑:“为什么一向乖巧的女儿突然会变成这样呢?”
她这样的行为绝不是一天之内就会形成的,但是她的父母对自己的女儿的心理状态却一无所知!
孩子的心理不仅脆弱而且敏感,一点小事都可能让他们情绪崩溃。孩子心理也会生病,这就跟感冒、发烧是一样的。
在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为34.57%,甚至比成年人的抑郁发病率都要高。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脆弱,他们极其需要父母的关注与鼓励。
近几年,学生自杀的惨剧频频发生。
学生自杀的原因多为学业压力过大、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氛围过于压抑。有的父母,甚至连孩子自杀身亡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症。前段时间,江西九江就发生了一起十八岁花季少女烧炭自杀的事件。女孩的父亲说:“在事故发生之前,女儿就对什么都不上心,整天郁郁寡欢。”
女孩父亲表示,他身为一个父亲,没有及时发现女儿已经得了抑郁症,这是他的错,
但是抑郁并不是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病。抑郁症患者在任何中都感受不到快乐。
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了解抑郁症的表现对父母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抑郁症表现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二、反抗父母。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
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三、适应不良。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四、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
如果你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确实出现问题了,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不要以为孩子自我太调节就可以恢复,也不要以为孩子的抑郁只是孩子的娇气,不加理睬!
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身边有患抑郁症的人,以下的方式来帮助到他们:1、清楚地表明你想帮助他;只倾听不判断,不要在孩子与你交流的时候对他描述的事件给出意见或干涉。
2、了解更多关于抑郁症的情况。
3、如果按照规定药物治疗,帮助孩子按处方吃药,一定要有耐心,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几个星期才能起作用。
4、鼓励孩子到户外运动,多参加社会活动。
5、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自残的念头,千万不要将他们单独留下,同时拿走药物以及尖锐的器物。现在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还是非常少的。如果你想要更直接地了解抑郁症,可以花4分钟看看世界健康组织关于抑郁症的宣传片《我有一只黑狗,名字叫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洪水猛兽,但同时,对于抑郁症也不能轻描淡写不闻不问。假如您身处逆境,一定不要害怕求助,这一点都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