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官方地图剖析之战斧行动(battleaxe)
地图剖析顾名思义,就是解释一些你忽略的,科普一些常识。本篇涉及到非基地补给点的位置、双方战场态势和双方战术探讨(战术优先可行性,不可行的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分析下战场态势:双方对峙,均试图突破敌人阵地,通过控制据点来消耗对手兵力值。
常态兵力对比:坦克飞机数量一致,在这个图是十分均衡的,所以这个图很多的修改也是均衡的。兵力值也是一样的。
地图态势对比:英军基地地势不如德军,机场前置,一旦被突破,将丧失制空权。德军基地虽然地势高,但是基地被攻破,坦克是有很大概率落入敌手的。德军机场由于略高于英军机场,可以进行开局快速偷袭(指敌人无防备的情况下)。据点方面来说,平衡,所以没有太多可以讲,只是看双方的攻击策略和突破速度。
最终得出结论:在有限的战场资源情况下,使用步兵或者坦克突破敌人阵线来引诱敌人出击,并加以摧毁,是夺取战场优势最佳的办法。同时要辅以其他的攻击手段,比如钳形攻势,穿插等等。防守反击也是很重要的,敌人夺取一个据点后,是不能让其喘息的,必须马上进攻,拿回据点,坦克在这个图里面的作用虽然不如飞机,但是是引诱敌人出击最好的诱饵,必须保存好使用,在敌人飞机无法顾及你的时候马上出击。飞机作为最终的打击类武器,也要多隐藏自己来确保己方仍有一些制空权(原版飞机刷新时间是很长的,所以后续的机场保卫战也是会发生的)。火炮其实在战斧是需要进行指引的,直瞄射击会使得自己很快暴露而被飞机炸死。值得注意的是侦察兵在这个图的作用有所增多,然而大部分平庸的“煮鸡手“仍然在盘算着怎么打步兵,而不是去打一些有价值的步兵,大部分的狙击手点位基本围绕战区附近的山峦上以及基地内(碉堡里面打狙的真当别人坦克炮打不进你的碉堡吗?),其实这个图来说,侦察兵第一是提供指引,第二是狙杀对手的AA和机枪位,打步兵的问题实际上交于其他兵种更合理。
再谈谈据点:靠近对手的,即第一线阵地,双方各有2个,这几个主要是进行阻遏敌人进攻和作为进攻发起点的。作为二线阵地后备队的,即第二线阵地,双方各有1个,主要是提供预备队和反击点的(原版占领敌人的是不会刷新出坦克的)。这个图的据点没有什么太多亮点,有几点值得交代:1.据点两侧有机枪,用处不是很大,但是注意不要被爆炸物弄的机枪爆炸殉爆而炸死。2.每个据点都有一个弹药箱,德军在碉堡左侧,英军在碉堡后面。3.第二线碉堡都有医疗柜。4.抢点的时候要注意隐蔽。
关于中坦克的应用部分:实际上按照正常的起飞路线,对手是不能直接了解你坦克的动向的,所以坦克开头就要隐蔽好,要快,全速往山峦下躲避,条件合适的坦克可以通过山峦下和山上绕道(山上的话一般要对手没有发现才行)进攻。偶尔能够到敌人飞机的情况下要注意进行补充射击以消耗对手血量。(曾经走山路偷袭一举击毁对手所有坦克,虽然后面被飞机干掉,但是马上进攻敌人无兵可挡迅速失败)
关于机枪的应用部分:这个图机枪很多,一旦攻取了对面据点后可以形成机枪交叉火力,对敌人的制空权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生存能力堪忧,需要多次转场。
关于AA的应用部分:原版只有2个AA(其他改图会多一些),甚至德军机场是没有AA的,在有AA的地方,敌人飞机经过时要记得换AA防空,否则敌人一定会返回再次攻击。
关于步兵的应用部分:战斧中场壕沟纵横,适合躲避各种水平维度的打击,值得注意的是手雷和自行火炮的威胁。而敌人的手雷也存在角度问题,一般来说在远处效果杀伤力更大,近处需要考虑来自碉堡内的武器射击。

另外一点由于地形引发的选择是 德军左侧(英军右侧)更适合发动进攻

另一侧则显得有点起伏

山峦两侧实际上有个羊肠小道


战斧的地形算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地图了(有兴趣可以自己开飞机去转转),但是其作战范围仅仅在地图的一偶,多余的地方用处不是很大。
总论:这个图是一个平衡模式下的对攻图(大征服),双方都得不惜代价突破对手防线并扩大和巩固优势,不进攻的必须挨打,是一个屠村地图,各种残暴的战例都发生在这里,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成功夺取对手所有据点并防守住3分钟以上就能锁定胜局。还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己方落后的情况下,需要马上调整,马上去夺回阵地,以免差距继续扩大。敌人反扑的时候,要及时黏住对手,利用对手立足未稳,发动打击快速夺回据点。更多战术请在游戏里面自行挖掘,这个图由于对称性很强,所以篇幅不是很多,至于COOP服的岸炮战斧也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