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好,优大于劣

意外的惊喜,也再次改善了我对邓超的印象。
看来以后要称呼超哥叫邓导了。
和俞白眉监制的合作真的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首先说一说优点,我想多夸夸这部电影。
第一:选角认真,演技在线。这批演员年龄不一,但是无论大小都能做到在贴合原型人物的同时,表现自己的表演功底,此处特别cue@莽村李宏伟,台词念的确实好,情感注入的深刻饱满。而且最加分的是虽然演员动作不能跟专业球员一样,但是都很认真的学习了,最后呈现的标志性动作,对局,视觉效果是有一定专业素质的,这才叫表演,这才是演员工作的本分。
第二:不讲假大空,而是实事求是。电影肯定存在艺术成分的美化,但是对于当时国乒面对的国际乒坛形势,国内的条件限制和时代局限基本都一一展现出来了。并没有刻意夸大自身遇到的客观困难,有牺牲精神,但也没有过于激进的心灵鸡汤,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各有特点,训练也有小心思。
第三:没有以歌功颂德来绑架体育精神。电影实事求是的展现了国乒当时面对的困难后,并没有搭台唱样板戏,而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筚路蓝缕。采购设备没钱,只能”卖艺“拉赞助的无奈之举;科技落后,胶水硬件不足,也是后来慢慢靠国家自研,终于迎头赶上。没有逆天改命,天降奇迹,只有坚韧不拔,千磨万击。在人民社会的帮助和期许之中,一群懂的荣誉的人,在重重困难和压力之下靠实力赢得胜利。
第四:电影本身结构紧凑,叙事不拖沓,节奏感和松紧度把握的尺度不错,没有超哥之前电影或多或少的无厘头或者过分表演的片段打断,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感情线(我之前对超哥导演的有色眼镜)。这次超哥电影的感情线简短而有力,也描绘了女性的风采和温柔知性。对总线了起到很好的延展作用。
然后是缺点,就我而言,这片子最大的缺点是剧中几个主要角色都能撑起一大段内容,但是主次不是很明确,这就导致电影在时长有限的情况下,对各个队员的刻画过于平均了,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很能深挖吧,但是唯一的短线却用在了小高潮上,这就导致每个人虽然都有高光时刻,但是开篇一直以来埋设的明线暗线,实际上被削弱了,绝地反击的时候未能达到那个最高潮,实属遗憾。
码字码到这里,才发现这部电影的剧本有很多电视剧的影子,从体量上来看,拍成电视剧,刻画的更细节,成长与沉淀,屈辱与不屈,牺牲和拼搏的爆点更可能会更加出彩。但是作为一部2小时出头的电影,邓超导演,俞白眉监制,没白费你们这么辛苦路演宣传,是一部好看的电影。瑕不掩瑜,超哥导演事业加油,中国电影事业加油!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