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事件愈演愈烈,中国人家国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罪证被发现
有的人是真的坏啊。
这两天关于教科书的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波全民大辩论。
虽然插图让人着实感到愤怒和恶心,但民众的反应和广泛参与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国。
大家好啊,我是元仔。
最近一些牛鬼蛇神开始逐一跳了出来,有的说这不是丑是另一种美术风格,有的说这不是坏是小众的设计元素,还有的处于事件漩涡中心的人,至今尚未给出一星半点的回应和道歉。
不承认也罢,不道歉也好,我不但不会觉得愤怒,反而希望最好他们都倾巢而出,在这波被全民空前专注的舆论里统统粉身碎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切想要指鹿为马、PUA中国的人,都将迎来最彻底的反对和揭露。
事情发酵到今天,按照互联网热点2-3天的曝光期,如果是一般的事儿早应该凉下来了,可教科书插图事件依然越演愈烈,网友们丝毫没有从愤慨情绪中走出来的意思,而且讨论范围也早已经不只是吴勇和他笔下的唐氏风插图。
小学生课外读本涉及的性暗示
旅游杂志公然将靖国神社作为景点推荐
学雷锋用日本侵略者摆拍的宣传照
感谢发达的互联网,把一件事全方位无死角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并给予每一个人发声与讨论的能力,毒教材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它在我们的社会中已经使用了十年。
而这十年正好是中国GDP超越日本后、美国反复强调重返亚太、我们成长最快也是普通人生活变化最大的十年,在百年未有的变局里,年青人需要通过各种知识重塑对世界和中国的全新认知,教材、特别是小学教材无疑是整个民族的初乳,以后发育的好不好,能不能有强劲的体魄和坚韧的精神,这口初乳至关重要。
教育也是最廉价的国防,这十年本是军迷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个新阶段,五代机上天量产、军舰下饺子服役,各种大国重器、铁拳利器层出不穷,可万万没想到这些努力和成就却极有可能被一本小小的教材从背后偷袭粉碎。
我将毒教材事件称为偷袭,是因为坏人就隐藏在人群里
按照大众感官的滞后性,当这个事件被所有人听到时,这场阴谋应该早已开始,而且深深影响到了每一个普通人。
这次的教材事件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舆论波澜,并且愤怒的情绪不断蔓延扩散,除了其本身的恶劣影响外,也体现了大众对于权威那高高在上姿态的不满。
那一小撮人,总是想千方百计地淡化“爱国”这两个字。
为此,他们曾偷换我们语文课本,删去了志愿军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长征史诗中那枚《金色的鱼钩》。
他们这么做歹毒又高效,因为想要毁掉一个国家的未来,就要先从自己国家的英雄下手。眼前最真实的例子就是乌克兰,
2015年以来,乌克兰热情高涨地致力于拆除各种苏联英雄的雕像,比如列宁比如朱可夫,数量高达2500余座,为什么呢?
好忘记历史,心无罪恶感的快速投入西方的怀抱。
话说回来,教育一方面是最廉价的国防,另一方面也是成本最低的饱和攻击,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既要删减语文课本里的英雄,又要把数学课本里的孩子画成嘴眼歪斜的样子,甚至连国旗都要顺手侮辱一下,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犯罪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一旦东窗事发,就解释说是因为你们和我的审美不同,要是群众不买账,那就道个歉应付了事,要是还不行,那你就撤我的职,结果到时候真的一查,这个团伙竟然连个工作室也没有,
打游击还好歹需要一把枪,可他们门槛极低随便浪。
为什么这次群众反应如此强烈,因为这真的很危险
在教科书事件里,有不少元素都指向了日本,而日本自身就是一个被文化霸权扭曲了三观的典型案例。
错误的公共文化引导、导致扭曲的国民认知、然后又加速了错误的共识,最终形成了一个被大众默认的审美鄙视链。
日本动漫是其国家对外做文化输出的主力军,而在今天很多日本的动漫里,主角大多数情况下是金发、棕发、黄发,而和日本人一样的黑发角色只能做配角。
虽然不是每一部日漫都是如此,但这个现象的比例着实不低,说明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作者为了迎合观众,而观众为了寻找共鸣,全国上下人人潜意识里都觉得金发碧眼就是高人一等,黑头发有什么资格站在舞台中央。
形成这一切的根源原因,在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懦弱,在战争时期美国用原子弹核平广岛长崎,在和平年代经济上又被美国强制熄火,而离奇的是,日本人却从不恨美国。
2018年,有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4%的日本民众对美国有着天生的好感,不少日本小学生在最崇拜的人一栏填写的是麦克阿瑟的名字,这个来自美国的现代幕府将军。
我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们的影视作品里都是外国主角的脸,也无法接受我们的下一代都对日本的一切充满好感。
从精神和文化对一个民族动手是很高效的,你看只需要一代人家仇国恨就可以不复存在。
而这,正是今天广大中国家长最为愤怒和担心的事情。
不过好在,今天的中国不像日本那般自卑和懦弱,我们的人民知道什么是美丑好坏,也不像他们那么健忘,我们记得先辈是怎样穿过血海尸山创造了如今的生活,所以我们的教科书里容不得掺沙子,因为那一笔一划,哪怕是一个标点,都会被刻骨铭心,终生铭记。
最后,再多说一句,纵使今天的我们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挑战,可是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真正的危险从来都是在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