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469-2016 英文版 塑料 聚氨酯原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
GB/T 32469-2016 英文版 塑料 聚氨酯原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
GB/T 32469-2016 英文版 Plastics-Polyurethane raw materials-Toluene diisocyanates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氨酯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5/SC 8)归口。
塑料 聚氨酯原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甲苯二异氰酸酯(以下简称TDI)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甲苯二胺(TDA)经光气化制得的一种或几种规格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产品以及由此再经物理方法制得的其他规格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产品。
TDI英文名称:Toluene Diisocyanate。
结构式:
分子式:C9H6N2O2
相对分子质量:174.16(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325.3—2010 包装容器 钢桶 第3部分:最小总容量212L、216.5L和230L闭口钢桶
GB/T 605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2009.2 塑料 聚氨酯生产 用芳香族异氰酸酯 第2部分:水解氯的测定
GB/T 12009.4 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 第4部分: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
GB/T 12009.5 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 第5部分:酸度的测定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32471 塑料 用于聚氨酯生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比的测定
GB/T 32477 塑料 用于聚氨酯生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总氯含量的测定
3 分类
本产品根据2,4-TDI含量分为TDI-65、TDI-80、TDI-100三个规格,用途见表1。
表1 三种规格产品的指标和用途
产品规格 主要指标 用途
TDI-65 2,4体含量65%,2,6体含量35% 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
TDI-80 2,4体含量80%,2,6体含量20% 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
TDI-100 2,4体含量98%,2,6体含量2% 聚氨酯弹性体、涂料、粘合剂等
4 要求
4.1 外观
本产品为清澈、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4.2 理化性能
TDI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TDI的理化性能
检验项目 指标
TDI-65 TDI-80 TDI-100
TDI含量/% ≥99.5
异构比(2,4-TDI含量)/% 65.0±2.0 80.0±1.0 ≥98.0
总氯含量/% ≤0.05
水解氯含量/% ≤0.010
酸度(以HCI计)/% ≤0.0040 ≤0.020
色度/黑曾单位 ≤25
注:TDI异构比即其中2,4-TDI与2,6-TDI的摩尔含量之比,本标准中以2,4-TDI含量表示。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目测法。
5.2 TDI含量的测定
按GB/T 12009.4和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GB/T 12009.4中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法。
5.3 异构比(2,4-TDI含量)的测定
按GB/T 3247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5.4 总氯含量的测定
按GB/T 3247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5.5 水解氯含量的测定
按GB/T 12009.2规定的方法进行。
5.6 酸度的测定
按GB/T 1200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5.7 色度的测定
按GB/T 60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本标准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表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注:●为必检项目;—为不检项目。
6.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装置投产时;
b) 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装置大修后开车或停产一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3 出厂检验
6.3.1 批
相同原料、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总量不大于500t;若为间歇生产,则每一次的生产量构成一批。
6.3.2 采样
按GB/T 6680进行采样,采样瓶必须干燥清洁,总取样量不少于500g;桶装TDI产品按GB/T 6678—2003中7.6.1确定抽样单元数。
6.4 判定规则和复验规则
产品检验结果按GB/T 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修约,产品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为合格。产品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复检,对桶装产品应自两倍量的包装桶中采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 标志
包装桶外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标志应能防水。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规格、批号、净质量、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及符合GB 190的有毒标志和安全说明。
每批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以及本标准编号等。
7.2 包装
TDI产品用槽车灌装或钢桶包装。用槽车灌装时应使用专用槽车,槽车应用氮气保护并密闭。钢桶为应符合GB/T 325.3—2010的技术要求的208L闭口钢桶,桶内应无锈、清洁、干燥并充氮气保护,每桶净重(250±0.5)kg。
7.3 贮存
本产品需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存放环境温度为15℃~40℃,应保持容器的密闭,避免阳光直晒并远离火源。
本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在上述贮存条件下保质期应不低于6个月。
7.4 运输
产品以桶装或槽车运输,装卸中防止猛烈撞击,严禁日晒、雨淋、倒置,其运输应符合GB 12463中的有关规定。
8 安全警示
8.1 TDI为清澈、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紫外线照射下变黄。相对密度(4℃):1.2244;凝固点:TDI-65:3.5℃~5.5℃;TDI-80:11.5℃~13.5℃;TDI-100:19.5℃~21.5℃;蒸气压(20℃):0.01mmHg;闪点(开杯):132℃;沸点:251℃,折光率(20℃):1.569;化学品危险性类别:6.1。
8.2 TDI蒸气高浓度时会刺激眼睛,吸入之后会严重刺激鼻子和喉咙,可能产生胸闷,进而引发哮喘,甚至支气管痉挛。液态TDI也可对皮肤、眼睛产生严重刺激,食入有低毒性更能刺激肠胃。
8.3 对于皮肤污染者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对于眼睛污染的患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然后就医;对于食入TDI患者其症状一般会于食入数小时滞后出现,不要催吐,须让患者休息并就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TDI含量的测定
A.1 方法提要
本方法是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TDI产品中TDI含量。用氮气做载气,样品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流经毛细管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分离,用FID检测,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A.2 仪器
A.2.1 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数据处理装置或色谱工作站,带毛细管接口和分流装置。
A.2.2 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um,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或其他类似的固定相。
A.2.3 微量注射器:10μL。
A.3 试剂
A.3.1 丙酮:分析纯。
A.3.2 二氯甲烷:分析纯。
A.4 色谱工作条件
A.4.1 载气:氮气(经净化和干燥),纯度在99.999%以上。
A.4.2 柱前压:68.94kPa。
A.4.3 燃气:氢气(纯度在99.999%以上),流速40mL/min。
A.4.4 助燃气:空气(经净化、干燥),流速400mL/min。
A.4.5 柱流量:1.0mL/min。
A.4.6 汽化室温度:280℃。
A.4.7 检测器温度:280℃。
A.4.8 分流比:1:40。
A.4.9 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50℃保持6min,以20℃/min速度升至260℃保持3min。
实际操作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仪器,使色谱条件最优化。
A.5 测定步骤
A.5.1 开启气相色谱仪,设定色谱工作条件。
A.5.2 待仪器稳定后,将样品摇匀,用微量注射器抽取0.2μL样品注入色谱仪,进行样品测定。
A.5.3 进样后,快速用丙酮或二氯甲烷清洗微量注射器,备用。
A.6 结果计算
TDI含量以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A.1)计算:
(A.1)
式中:
Ai——样品中TDI组分峰面积的数值;
∑A——各组分峰面积总和的数值。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1%,取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