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云雷:泥泞中绽放美丽人生

2020-11-23 11:51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本篇全部是我的主观感受。

杨九郎:选择成就人生

如果说杨九郎有很多选择,那么张云雷就是没有选择,命运给他什么就是什么,每一个分岔路,都是别人推他过去的,没人管他愿不愿意。


写《心病》的时候,我和闺蜜怎么也理不清这个逻辑。

为什么一个孩子小学都没上完,就会给送到外地去当学徒。那时候老郭和王惠可还没结婚呢!

为什么看起来很受宠,细琢磨却全不是味儿。老郭说张云雷小时候,家里人叫他“眼珠”,我没见过谁家的眼珠是像煤球一样得自己滚着长大的。

为什么倒仓的时候明明才十几岁,却没再学个手艺。大鼓三弦相声,看起来是什么都学了,然而哪一个都没学个长短。

为什么突然就走了,突然又回来了。那陶阳不倒仓?烧饼不倒仓?

都说父母之爱儿,必为之计深远。他的未来在哪里?彼时的张云雷看不到,我们现在回头去看,也还是看不到,只感到深入骨髓的寒冷和绝望。十三岁的孩子,路在哪里,似乎并没有人在意。 

当事实和逻辑对不上的时候,一定是逻辑错了,不能是事实错了。


拉完时间线,我和闺蜜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云雷。

什么贵公子,屁,根本就是个没人疼的野孩子。

搞清楚这一点,我和闺蜜忍不住大哭一场。


把张云雷当个人,而不当他是个红角儿,再去看他。

学大鼓、学三弦、学太平歌词、学相声,是别人给他做的选择。

离开,回来,是命运逼他走的路。

可能他唯一做过的选择,就是去找杨九郎搭档吧。

虽然后来九辫口径一致,是双方都有意,但是17年说到这个问题,张云雷的原话是“还是我求的你。”《花花万物》里也说过这件事情。

这个选择改变了张云雷。


和杨九郎在一起,张云雷有了安全感,开始自我修复。

用现在的育儿理论说,张云雷是一个高需求宝宝,敏感,细腻,渴求热情及时的情感回应。

老郭对此的态度是:把你磨成一个“铁罗汉活金刚”,因为他就是这样被磨出来的。

九郎对此的态度是:宝宝要什么?我给!因为他就是这样被爱出来的。


就我从有限的资料里看到的,杨九郎说张云雷那时候就几岁,没错。

13年底,张云雷出现了幼童化的神情。

14年,用我闺蜜的话说,看不出张云雷想裂穴,只觉得他像个要去春游的宝宝,开心死了,看一眼九郎就笑裂,赶紧回头看观众。杨九郎一逗,他由不得看九郎,就又笑。

15年,张云雷有了点小少年的样子,年底进入叛逆期,一路叛逆到16年。

16年是个劫,不是这件事就是别的事,躲不过去,因为张云雷必须探到杨九郎的底线。

他探到了,杨九郎对他没有底线。

从此,张云雷定了下来。然后一路长大,反抗父权,他成了大家后来看到的二爷。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我修复过程。

当有了足够的感情和安全感支撑,出现明显的人格退行,从头开始,把该有的过程全都补上。

张云雷面对杨九郎的很多神情动作,不是女性化,是幼童化。


张云雷,他真是非常了不起,赤诚勇敢刚强热情。

虽然,他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抓住。没有路,就去自己走出来一条路。


2013年,他选择了杨九郎,这不容易。

杨九郎出身好业务强,在老郭心里分量重,性格么,看起来对谁都好,但那是他的敬业,不是他的感情。可以说,杨九郎所有的真实情绪,只能给张云雷,也只有张云雷接住了。


2016年,他选择了站起来,这很不容易。

写《心病》的时候,几乎所有能找的资料我都去找去看,只有这里,我只看了一篇康复相关的资料,就没了勇气,最后,跳过去,没写。我无力用文字描述我对这个时间段的感受,我只知道我写15年到17年这一段,几乎每一天,都在和闺蜜说我想死。

每一天都在哭,每一天都想死,和她说我要是走在前面,请她照顾我的孩子。

写文的我尚且如此,不敢想张云雷本人这一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然而,他一字不提。给人看的,都是他笑得最好看的样子。


张云雷越来越红,他越来越夺目闪耀,但是面对杨九郎,他始终都是那个贱兮兮的小傻子。

别人要警惕自己不忘初心,张云雷不需要,他始终都是那个天真纯粹赤诚勇敢的青蛇,他不用想,不用选,那就是他。


杨九郎这样的出身,有现在的成就,百里挑一。

张云雷这样的出身,有现在的成就,万中无一。

了不起。


感谢甜甜的9b、huajiao12、82哗哗啦啦哗哗啦啦、古道fatimah、小慢慢屋给我充电。

感谢朋友们路过点赞。

感谢朋友们踊跃评论。

感谢朋友们投喂美图,不够,还需要!

另:神凡凡,快来点菜啦!

张云雷:泥泞中绽放美丽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