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培行业真的快“散伙”了吗?

2021-10-08 14:53 作者:播优私塾秦老师  | 我要投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司马迁的“断言”在国内教培行业得到印证。

9月1日,瑞思教育宣布,CFO王枫因个人原因决定辞职。

9月23日,一起教育科技披露,联合创始人兼董事肖盾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9月24日,好未来发布公告,罗戎将于10月29日卸任首席财务官,寻求其他职业发展机会。

就连曾经教培行业的教父级人物,国庆期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哈哈,天天喝大酒。”

有意思的是,俞敏洪配发的图片是自己的一张网上广为传播的照片,照片上的标注文字是:“新东方计划裁员四万人。如果转型失败,我们喝顿大酒散伙。”

“如果转型失败,我们喝顿大酒散伙。”这句话出自俞敏洪之口。

在9月25日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品牌升级发布会上,亲临现场致辞的俞敏洪说:“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

此时,俞敏洪配发这张照片,并称“天天喝大酒”,言外之意显然是天天都有人来求“散伙”。

精锐教育董事长,张熙曾发了一篇长文,向精锐的客户、员工和自己的亲友致歉。

张熙表示,自己一心做教育,但因为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张熙一直把精锐作为自己的唯一,从没想过贪图享乐,只想把事业做好,结果反而走向反面,甚至为了做好教育,已经倾家荡产。

此言一出,外界纷纷猜测精锐是不是前途堪忧。

不过,情况又出现了反转,张熙在另一个号上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进行澄清。

截止目前,精锐对两条朋友圈都没有做出辟谣,那就可以从侧面佐证了都是出自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之手。

但两条朋友圈的情感又显得不同,一条稍显抑郁,一条又积极向上,很难揣测张熙的真实想法。

或者是,两条朋友圈的对象不同,其中一条是专门给某些人看的,做到投石问路,其中的奥秘我们就也不得而知,或许只有那些身处风暴中的人才能看明白吧。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在政策对资本的驱逐下,校外培训回归到公益属性,因而难再高额的利润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教培机构关停退出在所难免,那些“合伙人”们“散伙”也属情理之中了。

在北京,提到学习,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海淀黄庄”,同时在这站地铁的方圆500米内,里面就有近百家的教培机构,而在海淀黄庄的周边更是围绕着上千家教培机构。海淀黄庄的崛起,和这里的几所中学有很大的关系,以海淀黄庄地铁站为中心,方圆1公里汇聚了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同时向北4公里还有北京101中学和清华附中,当然除了“海淀六小强”的这4所学校,还有八一学校、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

散落周边的名校是最好的活字招牌,但现在,早已没有从前的盛景。

一些机构开始开源节流,比如选择将租用面积缩小,之前场地面积租了600平,现在直接换成300平,或者直接把机构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方去,据悉,在银网中心,年后退租的面积早已超过了1000平。

在58同城,只在北京就有不少教培机构转让,一些从业者想把机构、团队都一起转让,中间分文不取,却无人敢接手。但在之前这些机构想转让,光转让费就要收10~20万元,可现在即便是免费,也难出手。

当然有些机构,连选择的权利也没有,还没有开门就直接死掉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调查了疫情中1459家教育机构的情况,发布了《疫情期间培训教育行业状況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 29%的机构可能倒闭;36.6%机构经营暂时停顿;25.4%经营出现部分困难处于勉强维持状况。报告还显示,79%的机构账上资金仅能维持3个月以内,13%的机构能够支持3-6个月,只有7%的机构能够支持6个月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在海淀,大概每天会有1~2家的机构关停。在二手的市场上,培训机构转让出售桌椅板凳的数量比往年增加了好几倍,价格极低。

有专家认为,在国家倡导义务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背景下,资本无序扩张、加剧教育焦虑的学科类课外辅导机构,进入寒冬其实是必然。如何推动相关机构的良性退场,也是当下必须紧密跟进的难题。

8月底,罡得教育分布在广州各区的27个培训中心里,工人们在其中进进出出,他们一趟又一趟地将可变卖的音响、投影仪、空调、桌椅沙发等设施搬运出来。

这家经营5年的广州知名本土课外辅导机构,在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一天,关闭了所有的门店。

8月25日,罡得教育发布《致罡得学员家长的一封信》,宣布于8月31日关闭所有门店,请还未退费的家长前来办理退费。


教培行业真的快“散伙”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