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虽迟但到(附原游戏点评)

(全文约6400字,阅读约需16分钟)
设:满分为10分,我给动画和游戏的评分分别是:
动画分:2.0分
游戏分:9.5分(仅针对国服)
综合分:8.0分
由于这是动画下的长评,上面的星级评价以动画为准。

2019年9月1日。
此时,刚刚入坑LL系列不久的我,闲来无事搜了“Lovelive联动”,映入眼帘的就是“LLSS×影之诗联动活动”,看了下日期,当时恰好处在那个时间内。犹豫再三,最终我决定入坑游戏,虽说我以前从来没有玩过TCG游戏,但是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此时,正处于“荣耀再临”卡包的DLC时期。
2019年12月30日,此时我入坑已经有几个月,此时传来了动画化的消息,但是初看了PV和视觉图,我并不是特别满意——做工很粗糙,而且人设也有“子供向”的嫌疑,虽然后来证明了这部番就是子供向的。不过,身为影之诗玩家,再怎么嫌弃PV,那总还得看个几集嘛。
时间转眼来到了2020年4月7日。第一集播出,我也是第一时间马上打开番剧,耐心把第一集看完了。请注意我的说话重点,耐心。因为,光光是第一集就给了我很不好的观感——剧情太假,具体情况是,当时牙仓拓马战胜了女主天宫美森抢了她的手机,结果男主龙崎阳羽(以下称“阳羽”“洋芋”)愤愤不平就去找拓马算账。一开始拓马连续占据主动地位,铺了几个随从下去,眼看就要赢下对战。此时,洋芋右手直接来了一张接下来的对战中每次都会出现的神卡——伊格尼斯多拉贡。而且可以说是“现场印卡”,因为游戏中根本没有这张卡,更何况番剧中的环境是“标准卡包”时期,那时候的卡牌强度相对较弱,当时的虹卡可能还没有现在的银卡强,不过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实装了,比番剧里面的还要强(扫3变扫5,自动进化时还能抽卡,还能激奏,不过就大环境而言还不算强势,足以说明现在的环境有多假了)。


而类似的“神抽翻盘”还出现了很多次。比如第十集对战莫拉、第22集抽出了法鲁特(俗称“龙妹”)1血斩杀路西亚等等。类似的情节数不胜数,在此不多赘述。
除了多次神抽翻盘之外,还有一个诟病——假卡泛滥。且不说第一集登场的伊格尼斯多拉贡,后续还有很多假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4集对阵厨师的战斗,面对对面厨师的一张张token卡,洋芋直接拿出了这样一张卡——

就凭这一张银卡,还有对手放水——不看卡牌效果直接下牌,最后取得了胜利。且不说厨师放水,因为实际对战中面对一张陌生的卡,我们一定是仔细阅读卡面效果之后才想对策应对的,当然周宝君那样下饭操作的就当我没说。单单是这一张卡就让我直接拍桌——这只是一张银卡,但是效果不知道比当时的虹卡强了多少倍。(顺带一提,14集首播的时候最新卡包是《命运诸神》,龙的主题卡是《正义》)。而且如果是一开始就抽到的那还好,但是在这个时候抽上,相信所有观众只会说“现场印卡”。
而在后续的对战中,“假卡”更是凌驾于剧情之上。比如罗文(微笑绝杰)在27集送给洋芋的“因菲尼特多拉贡”,直接在洋芋受难的时候送上,直接令洋芋翻盘,后续的xcw(kmr)、亚里莎(亚里连德林克,或者伟大的神)、尤里亚斯(尤gay)、伊莎贝尔(大奶怪)、艾丽卡(保安)和伊丽丝(17岁)也都纷纷在主角陷入绝望的时候献上假卡而直接翻盘,主角团队与其说是靠实力和技巧取得胜利,倒不如说是靠运气取得胜利。这样就会给观众灌输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我没技术、没能力也能混下去,反正最后幸运女神是要眷顾我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懒惰、奢靡之风,实在要不得。

第三个诟病,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价值观不正确。首先是第12集中,在决赛时候洋芋对战路西亚的对话,大概内容是:
路西亚:我必须赢下比赛。
洋芋:但是你好像不开心啊?
路西亚:但是我还有个生病的妹妹需要救治,我要拿到奖金!
洋芋:我不管,你玩szb就是要塔诺西!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男一号的洋芋因为主角光环比男二的路西亚明亮而取得了胜利,自然奖金就是归洋芋了。
有些观众在看到路西亚的身世的时候联想到了《游戏王》的城之内——他也有一个生病的妹妹,而游戏也把赢得比赛的奖金全数给了城之内,好让他给妹妹治病。可这部番的洋芋呢?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拿走了奖金,而路西亚这边呢?好家伙,也直接成了“塔诺西人”,所以说塔诺西是种病,得了塔诺西,一个传染七。在洋芋面前,路西亚无意识弱势群体,自己一个人要照顾妹妹,还要承担高额的治疗费,但是洋芋却只顾自己的游戏感受而全然不顾对面,属实自私至极。这就好比是两个人打羽毛球,其中一个是国家级运动员,另一个是业余爱好者,两人对打,运动员一定是赢的,但是两人最后比分的多少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情商高低。试想一下,如果有两名实力相当的运动员(身体状况也都良好)分别和两名业余爱好者娱乐性地单打,其中一位打出了21-0的比分,另一位打出了21-15的比分,你愿意跟谁打呢?无疑是后面的那位,说明后面的运动员有所放水,照顾到了一般群众的运动体验,还能加强群众的信心——我还能打出这样的比分。而前者呢?我们都知道运动员比我们都厉害,再这样打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
还有一集也是我要狠狠骂的,那就是31集。洋芋和和辉联手战胜了两个对手——徒央和巧,就在此时遗迹崩塌,结果洋芋和和辉就只顾自己逃出了遗迹,至于徒央和巧两人,“那关我们屁事,他们爱咋咋地”。尽管徒央和巧在人设上很不讨喜,有些反派的意味,但是也还没到罪该万死的地步啊。毕竟,他们也是误入歧途之人,之后还有回改的机会,可是两个主角这样做,直接把他们置于死地——因为在后续的剧集中徒央和巧再未出现。如果这部番是一般的番剧我还不会骂,但是这部番是子供番,受众群体除了我们szb玩家,还有6-12岁的小观众,如果他们看了这种剧情,很有可能就会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安危,最后会“培养”出什么思想,可想而知。

第四,剧情设定重复乏味且虚假。每次主角一遭难,不是神抽一张假卡,就是对手放水错斩。首先是刚刚谈到的31集,徒央和巧就存在错斩的情况,所以说错斩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且,看洋芋的对战,1费准时珠宝龙,2费准时跳费,456费都能用满,7费伊格尼斯多拉贡总是会准时登场。总之,只要是主角的对战,基本就是“费用拉满,实在不行就靠神抽+假卡”,从第一集一直重复到第48集。如此虚假的设定,实在无法令观众代入其中。
在《宇崎学妹想要玩》的长评中,我就有说过,一个段子,大家第一次听能够为之捧腹,但是次数太多了,再好笑的段子,不仅不能激起观众的笑点,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为大家所厌烦;一样东西,初看可能会觉得很好,但是看久了也会生厌。更何况,火神龙一开始就已经饱受诟病——我当时也直接拿洋芋作为反面例子进行讨论。第一次的时候,你用火神龙解场,或许我们也会觉得有点假,但是至少还是赞叹这次神抽,庆幸主角光环的强大;但是次次都这样,我们就只有吐槽甚至会谩骂了。

更假的是,洋芋一开始是个根本就不会玩影之诗的人,但是刚接触影之诗不久就直接杀到了M段,从第一集到48集,从来就没输过一次。《影之诗》的游戏机制没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第一次玩的时候很多机制都不知道,包括卡组组合、职业特性、进化机制、入场曲谢幕曲、破坏和消失的区别,我都是在人机对战中做足了功课才敢上天梯的,即使如此,我第一次打天梯的时候非常艰辛,基本上胜率只有30-40%,有的甚至连30%还不到。而即便是游戏老手,比如饼佬、妮飘、5689、天宇技师等职业主播或者职业选手,也不可能“一直赢而连一次输的都没有”。回到动画中,哪怕只是让洋芋输掉一局对局,我相信这部番的分数也不至于那么低,但是,洋芋的主角光环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得太离谱了,假得已经不着边际。人生十有八九事不如意,动画这样灌输,相当于让人认为“只要是主角就可以无限顺利”,是非常错误的思想灌输。若真能事事如洋芋那样,那为什么Aqours在Lovelive地区赛夺冠之后还没办法拯救浦之星呢?为什么优秀素质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拿到第三名呢?为什么在爱丽丝和少爷的共同努力之下少爷还是无法脱离诅咒呢?




第五,剧情前后矛盾。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第2集的时候,路西亚一开始见到洋芋的时候就说“输给我的人都不玩影之诗了”,但是路西亚战胜了不少对手,比如11集中的雾岛士郎,但是后来27集士郎不还是和洋芋对决了吗?
如果说前面的剧情只是“路西亚的一句玩笑话”,那接下来这段又该作何解释呢?
在12集的时候,路西亚说“我要救我的妹妹”,此时洋芋也有听到这番话了。到了21集的时候,洋芋和路西亚再次对战,这时候洋芋这货竟然大言不惭说出:

哈???就在12集的时候你们刚刚对战过,这才过没多久你就忘记对面有个妹妹了?这编剧就算换成老年人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忘记了吧!

第六,频繁地迷惑发言。我就列举几个典型例子吧。说“瞎逗拔丝死给塔诺西”,还有“说什么szb不开心,那一定是骗人的”,具体龙骑洋芋还说了什么虎狼之词,我就不一一品鉴了。这样的后果是,在其他番剧中,只要有人提起“塔诺西”这个词,弹幕就会大量刷“龙骑洋芋”——

那么这部番是不是就毫无价值了呢?倒不至于,我也还留了2分。那么加分点在哪里呢?当然是大多数观众所说的美森和xcw贴贴啦~但是我觉得最好的点,是在16集结尾到17集一整集,美森和xcw对于“平凡”和“普通”的思考。对比12集中路西亚和洋芋的对话,虽说内容类似,都是希望对方放下心理包袱,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洋芋的所谓“劝导”,始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的,最后路西亚是塔诺西了,但是自己的妹妹却被遗忘了;而美森的劝导,却站在xcw的角度说话,最后让xcw放下了偶像的包袱,放下了“特别”的这一存在,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必想赘余的心事。洋芋赢了比赛,输了人品;而美森输了比赛,但是赢了人品。这也是这一集完结后分数直接涨了将近1分的原因所在。

那么说完了番剧的那么多槽点,游戏给我的体验又如何呢?
可以看到,我给游戏打的分数很高,比去年我玩过的PCR(公主连结,7.5分)的分数还要高。
首先先说,这款游戏是我目前为止坚持时间最久的手游,没有之一。从2019年9月1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零一个月,在此期间,虽说我很少打天梯,但是我却会每天上线做做任务。
游戏不能说没有缺点,最大的诟病就是平衡性问题——这也是不少卡牌游戏的诟病。现今的环境,往往是一卡定生死,只要上手了就是胜利,沉底了卡手了就是失败,而且指定环境一般7费结束战斗,至于无限制,那更是4-5费,最晚6费就能定胜负。以我目前的环境——灾祸黎明版本为例,吸血鬼内战,基本上只要有一方先拍下了黑暗帝王,对面就八九成直接宣告失败了;还有上版本的遗老——皇家的父女,如果没有针对的构筑,看到这张牌对手拍下,自己基本上就可以投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天梯职业过于单一,毫无特色,基本上就是T1卡组的内战,以及特化构筑对T1的针对。
说完了缺点,游戏的优点在哪里呢?
首先,游戏是TCG游戏,而不像RPG游戏,所以不需要过多的时间消耗,也就是“肝”。当然像茶叶哥哥那样想一夜上GM也行,但是更多的玩家玩这个游戏,图的是休闲,就是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休息时,打上几局,完成每天三胜任务就可以了;就算像我一样不打天梯,打开每日单人任务的开关,每天和人机打上几局攒攒金币抽抽卡,也是足够的。不像我玩过的RPG游戏,比如以前玩的幻璃镜、一梦江湖、PCR,以及现在玩的LLAS等,我每天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在这些游戏上。LLAS还好,有skip券,所以我可以很快完成日常任务,但是我每天还是至少需要打开三次游戏;更多的RPG游戏,消费的时间还更多,甚至想要变强需要大量氪金。比如,我以前玩一梦江湖的时候还氪了不少钱,繁重的日常任务一玩就是一整天。虽说给我带来了不少游戏冲榜的快感,但是却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在《影之诗》中,氪金并不能使自己变强,只能买皮肤或者其他装饰,最多就是金币不够的时候抽取卡包,但是这样就很不值——因为即使一分钱不花,每天只是做完任务,得到的金币也足以支撑抽卡。最重要的是技术和思路,以及少量的运气(不要太过卡手)。如果思路不清晰,技术不行,就算抽再多的卡,运气再好,也不能获胜。




第二,福利极其丰厚,尤其是国服。隔三差五国服就会举办国际没有的活动,只要打打天梯赢了得到箱子,有时甚至是做做任务,不论输赢,就能收获限定称号和卡背;而花费少量钱,就可以获得闪称号和闪卡背。除此之外,比起国际服,国服会在每个版本更新的时候额外再赠送9包卡包。而即使是国际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办一次大赛,并且门槛不高,哪怕只是进了B组决赛拿了0胜,还是能拿到限定卡背。此外,当时番剧播送到24集时,国际服和国服送了每位玩家3颗完整的次元石,而次元石是游戏内最为贵重的东西,一般都是最顶级成就才能获得1颗。

第三,自选皮肤作战。想象一下,如果你遇到的妖精都是亚里莎,皇家都是艾丽卡,玩久了肯定会觉着枯燥无味,当然你可以把这个开关打开,但是我反正不会。所以,玩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皮肤进行作战,而对手也会拿自己的心仪皮肤作战。当两人对战的时候,是不是就比起默认皮肤更有感觉呢?能体验到随从作为主战者战斗的独特感觉,甚至如果用的是联动皮肤,还能体会到“番剧人物互相battle”的快感。不过有时也会有主战者亲自下场打人的感觉,这好吗?这不好。


第四,丰富的联动活动。无论是社内(Cygames内部)的CGSS、PCR、GBF,还是社外的LLSS、Re:0、凉宫春日、辉夜大小姐等,都和影之诗有过联动记录,而每到联动开始之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卡包、限定异画卡、卡背和头像的赠送。有些联动甚至会额外开启一次大赛,或者是直接作为环境中的随从卡,比如PCR的联动。

刚刚得到的消息,说是《影之诗》的新动画要出了。我看了下简介,发现主角的人设还是和洋芋很接近,不过至少不是那么塔诺西了。而且,我也听周围玩过NS的玩家说“NS中的洋芋人还不错”。但是至少,番剧给了大家这样的观感,要我对洋芋有多好的转变,至少在亲手玩到NS之前是不可能了,也不可能对新动画抱太多的希望。重要的是,番剧不能过度要求主角必须取胜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公认的良知,至少,还需要加上真实的观感——经历挫折,多遭受苦难,才能换来胜利的曙光。此外,也需要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剧情,而不是“抽假卡一条路从头走到尾”。
至于游戏方面,我自身也是一位LLer,自从LLSS的联动结束后,我也一直在盼望后续的μ's、虹团和星团也能早日登场,以吸引更多的人能入坑这款游戏——也不能说没有缺点,但是至少它令我坚持了两年,至少还是没有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