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末四案07】史料汇集

2022-11-20 12:59 作者:胡风南渡  | 我要投稿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隆庆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居正,上疏曰:“臣闻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民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

 

《张太岳先生集(张居正)》,陈六事疏:

臣闻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民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恭惟我皇上践祚以来,正身修德,讲学勤政,倦倦以敬天法祖为心,以节财爱民为务,图治之大本,既以立矣。但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谨就今时之所宜者条为六事,开款上请,用备圣明采择。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纳忠,似不必更有建白。但臣之愚昧,窃见皇上有必为之志,而渊衷静默,臣下莫能仰窥;天下有愿治之心,而旧习因仍,趋向未知所适。故敢不避形迹,披沥上陈,期于宣昭主德,而齐一众志,非有他也。伏乞圣慈垂鉴,俯赐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计开:一、省议论……

 

《张太岳先生集(张居正)》,陈六事疏:

一、固邦本

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虽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

仰惟皇上即位以来,凡诸斋醮、土木、淫侈之费,悉行停革,虽大禹之克勤克俭,不是过矣。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加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益征办,一切停免,敦尚俭素,以为天下先。

仍乞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惟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与上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止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自行输纳,完日发遣发落,不但惩贪,亦可以为实边之一助。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隆庆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疏入,上曰:“览卿奏,皆深切时弊,具见谋国忠恳,该部院看议以闻。”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疾大渐,召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至乾清宫受顾命,拱等疾趋至宫。左右奏召辅臣至,上倚坐御榻上,中宫及皇贵妃咸在御榻边。东宫立于左,拱等跪于御榻下。

命宣顾命曰:“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

拱等咸痛哭叩首而出。是时,上疾已亟,口虽不能言而熟视,诸臣颔之,属托甚至,盖自孝庙顾托三臣之后,仅再见也。

 

《病榻遗言(高拱)》,顾命纪事:

至二十七日,冯保打出一报,内开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阁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怠荒,保守帝业。”报出,人心大骇……

 

《国榷(谈迁)》,隆庆六年六月:

工科给事中程文、雒遵、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御史刘良弼,各劾太监冯保恣横不法,疏七上。

保大恐,使所善问计于张居正。居正方嗛拱,欲乘间逐之,因计授保,明日变作。

庚午(六月十六)。罢大学士高拱。拱在直,张居正引疾。俄召诸大臣于会极门,众皆至,居正独后,屡促之,掖而入。

拱尚未觉也,语居正曰:“今日必因昨科道弹文,我且正对,必忤旨,公可即处我。”

居正佯惊曰:“公何言也。”

太监王蓁授旨,居正启之曰:“皇帝圣旨、圣母皇太后懿旨、皇贵妃令旨:我大行皇帝宾天前一日,召阁臣御榻前。我母子三人亲受谕云:‘东宫尚幼,惟赖卿等辅佐。今高拱擅政,专制朝廷,我母子惊惧不宁。高拱即回籍闲住,不得迟留。尔等受国家厚恩,当思报国,何阿附权臣、蔑视幼主?姑不问。”诸臣愕然顿首谢。

拱又顿首出,缇校迫逐,不及束装,立就道,乘骡车宿城外。

明日,居正请给驿,且曰:“拱系顾命大臣,未有显过,遽被斥放,亦非先帝付托之意。”

报曰:“卿等不可党护负国。”

拱至良乡,始具威仪。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六月廿三:

遣中官视大学士高仪疾并赐诸食物。

 

仪疏谢,寻卒。

 

《国榷(谈迁)》,隆庆六年六月:

丁丑(廿三)。遣中使问大学士高仪疾。

是日卒。

仪字子象,钱塘人。嘉靖辛丑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礼部尙书。先帝初,郊社分合,大祀之配享,元配继后之祔别,裁酌古义。

预顾命,即疾甚,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六月初十:

一、户部召买并各处采买金珠、宝石、祖母碌、猫睛等项,及隆庆五年钦降式样烧造江西瓷器,诏书到日,除已买采烧造者照数起解,其未完者悉行停止。

一、各处织造绒褐、纻丝、纱罗、绫锦等项,除额办岁造并工部奏派之数照旧解运外,其陕西、苏、杭、嘉、湖并应天府等处差人坐守织造者,悉皆停免。已织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并已征物料,交与所在官司准作岁造内支。差去内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

 

 

《国榷(谈迁)》,隆庆六年六月:

庚辰。召见张居正于平台,议两宫尊号。

张居正既柄政,慨然任天下之重。专尊主权、课吏实。尝言:“高皇帝真得圣之威者也,世宗能识其意,是以高卧深宫之中,朝委裘而不乱。今上,世宗孙也,奈何不法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十二月十七:

上御文华殿讲读。毕,大学士张居正率讲官进《帝鉴图说》。

先是,居正属讲官马自强等考究历代之事,撮其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从阳数;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从阴数。每一事为一图,后录传记本文,取唐太宗以古为鉴之意,名曰《帝鉴图说》。

是日,具疏进。上展疏,朗诵数十语,顾谓居正等曰:先生每起。

于是,居正前近御案,为竟读。已,奉图册前。

上遽起立,目左右展册,居正一一指陈大义,上应如响,其不待指陈,能自言其义者十居四五。

次日,报曰:览卿等奏,具见忠爱垦至。朕方法古图治,深用嘉纳。图册留览,还宣付史馆,以昭我君臣交修之义。

已,又手谕嘉奖赐金币有差。自是日,置图册于座右,每讲辄命居正解说数事以为常。

 

《朝鲜宣祖大王实录》,隆庆六年十月十五:

千秋使金添庆还入京启曰:“皇帝性禀英明,亲自听断。凡章奏,命下该司,该司奉圣旨施行,别无垂帘摄政之事。先朝废斥之臣,多被召用,民情欣幸。以为年虽幼冲,非隆庆之比云……。

《朝鲜宣祖大王实录》,万历元年正月十七:

贺登极使朴淳启曰:“皇上年方十岁,圣资英睿,自四岁已能读书,以方在谅阴,未安于逐日视事,故礼部奏,惟每旬内三六九日视朝。仍诣文华馆,御经筵,四书及《近思录》、《性理大全》,皆毕读。自近日,始讲《左传》,百司奏帖,亲自历览,取笔批之,大小臣工,莫不称庆。然年尚幼冲,慈殿太后,虽不权同听政,而事皆禀裁,实多内赞之力。仁圣太后不为干预。凡公事出纳,司礼监掌之。奏禀之后,誊送一本于阁老,仍为可否。太监冯保,全掌出纳,或云窃弄威柄……”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十一月廿八:

内承运库太监崔敏请买金两珠石。

 

疏下内阁。张居正言:前项珠宝六月间已奉旨停止,今忽有此举,则前日之诏令不信。今户部钱粮十分缺乏,各边求讨,月无虚日,实难支持。乞暂停此举,少苏民力。

因封还敏疏。遂报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十二月初六:

上视朝。

文武官抚宁侯朱冈等一百七十三员以失朝,各罚禄俸三月。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隆庆六年十二月廿二:

大学士张居正等奏:日讲节假接上元灯假,恐圣功间断,命正月初旬即开讲。居正又以先帝服制未过小祥,节间请宫中勿设宴,并免元霄灯火。

 

诏:烟火灯架,昨已谕免办。困(应为“因”)历叙宫中侍圣母膳甚简,每斋素蔬食,或遇佳节小坐,但增甜食果品一桌,亦不用乐。

 

居正言:如此,不但见陛下追思先帝之孝,且节财俭用自是人主美德。愿陛下常持此心。

 

上嘉纳之。

 

寻谕光禄寺:节间宫中酒饭桌俱免办。凡省七百余金。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元年三月初三:

诏增供用库黄蜡岁二万五千斤。

岁用黄蜡八万五千斤,折色一十一万五千斤,每斤价银二钱;白蜡三万五千八百一十六斤,折色一十二万五千八百一十二斤,每斤价银四钱。二项浙银俱解太仓库济边。

署库太监殷平称岁用不敷,欲于旧额外增本色黄蜡五万四千斤。

 

户部执奏。不从。科臣贾三近复疏谏止。亦不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元年四月初三:

武清伯李伟奏讨修理房屋工价。

 

上诏工部查例。

 

工部言:皇亲房屋不载会典,累朝赐给,系出特恩,并无修理事例。所称陈万言、方锐事体俱各不同。万言辞居而更给,方锐屋狭而增买,皆非修理。今伟先次所给楝宇,焕然安居岁久。后次所给爽垲闳邃间数甚多,方陈二家难援为例。

 

上以伟房屋旧敝,量给修理银四千两,不为例。

 

工部执奏,科臣朱南雍亦谏阻之。俱不从。

 

《谷山笔麈(于慎行)》,记述一:

上即位时,方十岁,以英明闻宫中,谓之小世宗。

一日,穆庙恭妃院遣一内使持金茶壶闯出禁门,遗其私家,为门者所奏。

上曰:“此器虽妃所有,然大内器不当闯出。”诏笞内使三十。

乃使使以百金遗妃曰:“即妃家贫,以此给赐。先帝所赐器,不可出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元年五月廿一:

工部奏:内织染局传成造上用龙床顶架、轿椅帐幔、铺陈缴壁轿衣等件,合用各色纻丝、纱罗、绫锦、绢线诸物,比照开数,除纱丝、纱罗外,多开白生素绫一百匹、细绢一百五十匹、平罗一百匹、细线七十斤、衣线一百斤。

南局岁造钱粮有限,若使额外多造,势必加派小民。宜照例免行派造,以苏民困。

 

上从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元年十一月廿六:

 

光禄寺少卿王缉等奏:本寺供应器皿,工部岁造八千四百件,南京工部三千六百件,共一万二千件。倘有不敷,题请添造。前此一岁,用至一万一千五百七十余件。皇上躬先俭约,亲裁冗滥,自正月至十一月用,不满五千件。比之往年,减省大半。经管内使仰承德意,发出甚多,俱堪再用。今库贮器皿共一万五千四百余件,收存完好,尽彀供应,且库房充满,无复贮处,乞将明年分器皿量造二千件送用,其余一万件俱暂停止。

 

工部覆如缉议。报可。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二年二月十九:

工部覆织染所太监宋润等题请增添蓝靛物料:查得本所蓝靛料物隆庆三年题准,扎委司官验收。及隆庆六年,复行该所酌定的数,题奉钦依。至万历元年,恭遇皇上御极,俱经照例题办,永为遵行,岂得奏加?以滋烦扰。

 

诏从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二年二月廿三:

上视朝,御史纠查文武官失朝者抚宁侯朱冈等凡二百七十四人,各夺俸一月。

 

《谷山笔麈(于慎行)》,记述一:

上一日御文华殿,语辅臣曰:“先帝雅好珠玉,朕思此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好之何用?”

居正等奏:“圣谕甚善。第恐有妃后时不免要用。”

上曰:“亦不用也。”时圣龄十有一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二年闰十二月二十:

上御文华殿讲读。

是日,上从容问辅臣张居正等:“元夕鳌山烟火,祖制乎?”

对曰:“非也。始成化间,以奉母后。然当时谏者不独言官,即如翰林亦有三四人上疏。嘉靖中,尝间举亦以奉神,非为游观。隆庆以来,乃岁供元夕之娱,靡费无益,是在新政所当节省。”

上曰:“然。夫鳌山者,聚灯为棚耳,第悬灯殿上,亦自足观,安用此?”

 

太监冯保从旁言:“他日治平久,或可间一举以彰盛事。”

 

上曰:“朕观一度,即与千百观同。”

 

居正言:明岁虽禫,继此皇上大婚、潞王出阁、诸公主厘降,大举尚多,每事费数千万金,天下民力殚诎,有司计无所出,及今无事,时加意撙节,稍蓄以待用。不然臣恐浚民之脂膏不给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二年十二月二十:

上曰:“朕极知民穷如先生言。”

 

居正曰:“即如圣节、元旦旧例,赏赐各十余万,无名之费太多,其他纵不得已,亦当量省。”

 

上悉嘉纳,明年元夕,罢烟火鳌山。

 

《明通鉴(夏燮)》,成化三年:

辛丑,杖翰林院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㫤。

时以明年上元张灯,命词臣撰诗词进奉。懋、仲昭、㫤同疏进谏,略曰:“陛下命撰鳌山烟火诗,词臣等窃谓非陛下本怀,或以两宫圣母在上,欲备孝养,奉欢心耳。然大孝在乎养志,未可徒陈耳目之娱以为养也。今川东未靖,辽左多虞,江西、湖广,赤地数千里,此正陛下宵旰焦劳,两宫圣母同忧天下之日。至翰林官以论思为职,宣宗皇帝御制翰林箴曰:‘启沃之言,惟义与仁。尧、舜之道,邹、鲁以陈。’张灯岂尧、舜之道?诗词岂仁义之言?帝王谨小慎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乞停止烟火,移此视听,明目达聪,省此资财,振饥恤困,则灾祲可消,太平日致矣。”

 

上以元夕张灯,祖宗故事,责懋等妄言,杖之阙下,谪懋、仲昭知县,㫤通判。时以与罗伦言事被黜相先后,人称为“翰林四谏”云。

 

《菽园杂记(陆容)》,卷十二:

又闻之故老云:洪武年间,国子监生课簿倣书,按月送礼部。倣书发光禄寺包麵,课簿送法司背面起稿,惜费如此。永乐、宣德间,鳌山烟火之费,亦兼用故纸,后来则不复然矣。成化间,流星爆杖等作,一切取搒纸为之,其费可胜计哉。世无内官如此人者,难与言此矣。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永乐十年正月十五日:

庚子。元宵节赐文武群臣宴,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

户部尚书夏原吉言侍其母往观,中官言以闻。

上曰:“此贤母也。”命中官赍赐钞二百锭,即其家赐之。

 

《皇明通纪集要(陈建)》,成祖文皇帝:

壬辰。永乐十年正月,元宵节赐文武群臣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二月廿七:

永运库以上供缺乏,移揭户部郡太仓备边银两。户部尚书王国光开列嘉靖以来京库拖欠数目,且云:“所挪于太仓者,几二百万矣,倘有意外,何以待之?”

于是下诏:金花银两系正供上用,且折纳甚轻,又分季征解,何尝重累小民?而势豪恃顽不纳,领解员役侵欺,节年积逋至一百六十一万。一加查核,辄称朝廷催科严急,鼓惑流言,敢行阻抗。乃以备边银两借供上用,国家常赋惠养奸豪,论我祖宗法度,当得何罪?今次姑依拟补进。

你部便行与各抚按官严督有司,照季完解,以前拖欠,照考成簿对依限完销。如有势豪抗拒侵欺,抚按官参奏拿解重处。抚按徇私怠玩,部科参来,以不职论。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三月廿二:

初,武清伯李伟请价自造生茔,工部拟价银二万两。

至是,中官孙斌以部疏至内阁,口传上旨:“该部折价太薄,从厚拟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三月廿二:

大学士张居正等奏:“先朝锡赉外戚,惟玉田伯蒋轮家为最厚,正与圣母家事体相同,故本爵亦据蒋轮例为请。

及查嘉靖二年蒋轮乞恩造坟,系差官盖造,未曾折价,当时该部处办木石,估价二万,卷案见存,故尚书郭朝宾凭此为据。今奉圣谕,欲令从厚,臣等敢不仰体皇上孝心。且臣等犬马之情,亦欲借此少效微悃于圣母之家。而旧例甚明,倘从厚,惟陛下奏知圣母,特加优赉,非臣下所敢擅专也。臣等又惟玉田伯乃世宗皇帝亲母家也,当时章圣皇太后母仪天下,世庙奉事母后,笃厚外家,何所不至,而所给仅止于此数。

想祖宗以来,相传恩例,难以逾越耳。今以世宗皇帝之所不能加,章圣太后之所不可逾,而圣母与皇上必欲破例处之,此臣等所以悚惧而不敢擅拟者也。夫孝在无违而必事之以礼,恩虽无穷而必裁之以义。越分之恩,非所以明厚逾涯之情,非所以自保。

 

于是上批部疏,准照蒋轮例,折价三万两,自行营造。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三月廿五:

工科臣执奏:武清伯李伟造坟给价三万,与蒋轮多寡悬殊,乞收回成命,再加议覆。

 

章下所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五月十六:

上视朝。时未辨色,庭中犹举燎,群臣多失朝者,御史劾奏。

上命锦衣卫、鸿胪寺查点,不至者二百八十三员,各罚俸一月。

 

《万历起居注》,万历三年五月二十日:

时制慈宁宫暖阁仙桥,内官监奏行工部具料,揭称该用板片数百,木植倍之,诸襍物称是。

上曰:“一仙桥所费几何,而侈用至是耶?”命减半与之。

又诏:“自今各衙门凡有造办等项,该部勿得曲徇所请,致耗财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八月初七:

司礼监传奉圣旨:内库银两缺乏,光禄寺银暂取十万来用。

 

户科都给事中光懋、给事中周良寅俱疏言:该寺所贮三十三万,尚不足支三年之费,若一番索取动至十万,何以为继?乞收回成命。

浙江道御史朱光宇亦言之。

 

上曰:你每说的是。该银两偶以缺乏取用,后不为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三年十二月廿三:

上视朝,点文武官失朝者二百五十员,各罚俸有差。

传谕:近来人心颇懈,各衙门官出入禁门,拥带多人,托病不赴朝参。公座往来,宴会职业渐隳。着吏部、都察院严申饬,有违犯的,参奏处治。

 

《万历起居注》,万历四年十二月二日:

万历四年十二月二日庚申,上御文华殿讲读。

上举御袍以示辅臣居正等,曰:“此袍何色?”

居正对曰:“青邪?”

上曰:“紫也。服久而渝,遂疑于青耳。”

居正曰:“此色既易渝,愿寡制之。

世宗皇帝服不尚华靡,第取其宜久者而用之,每御一袍,非敝甚不更为,故其享国久长,未必不繇于此。窃闻先帝则不然,服一御辄易矣。伏愿皇上惜福节用,惟以皇祖为法。且御服之供,所费甚钜,皆取之民,皇上能节一衣,则民间有数十人受其衣者,若轻用一衣,则民间即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

时左右亦盛言:“方今民穷,至有鬻妻子以应尚供者。”

 

上深然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闰八月初三:

上视朝,命查文武官失朝者,襄城伯李应臣等五百八十七人夺禄俸各一月。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一月十四:

先是,皇亲武清伯李伟使家人揽纳布花,多所乾没,军士大哗,内使以闻。

上命取布一匹验之,不堪。上即谒太后言状。

太后怒甚,遣谕内阁:“尽法处治,吾不私外家。”

 

是日,上御讲筵,毕,顾辅臣张居正等言之。

居正力为解救,第坐诸为奸利者,革该库内臣三十余人。

太后乃召武清父子立宫门外,遣中侍出数之。

武清父子惶恐服罪,自此少戢矣。

 

以内府钱粮揽纳滋弊,巡视科道验纳部官不行查核,命部院考察汰黜。

得户部员外贾实等四十八员,命致仕、闲住、降调俱如例。

 

《谷山笔麈(于慎行)》,勋戚:

丁丑,武清舍人任军士布花僦人,多所乾没,军士大哗,内使以闻,上命取军士所支布一疋验之,果纰缪不堪,上即谒太后言状,太后怒甚,遣谕内阁,欲革武清之职,上御讲筵,亦召相君言状,江陵为营救乃止。

太后乃召武清父子立宫门外,遣中侍出数之,而抵其家人于法,武清父子服罪,至此少戢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二月二十:

二十日壬寅,上御文华殿讲读。

上与辅臣从容论所讲《酒诰》篇戒崇饮之说。

辅臣张居正等因言:“往者百官多以宴会妨废政事,自罪郭子直等之后,大小诸臣皆夙夜竞竞,勉修职业,直有不惟不敢,亦不暇之意。”

 

上曰:“朕比奉圣母慈训,宫中饮宴一切省减,及元霄灯火,往时犹设,今岁悉罢之。

 

居正等言:“此皇上遇灾而儆、减膳彻乐之意。”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二月二十:

上复言:“顷者星变,占云应在吴地。圣母因念吴地数被水灾,小民困苦,即如织造一事,犹恐烦费扰民,相应裁省,近彼处有司奏织造者仍令解进,其饮未造未征者,咸令停止,以苏民困,不但蠲所少二十万而已。”

 

居正等因言:“圣母与皇上盛德节俭,轸民恤艰,思固邦本,即此一念,上与天通,天心必然感格,灾沴自无不可弭者。”

 

上又言:“宫中袍服尚多,不能尽御,近所解进,试之亦往往长不适体,徒久贮笥中,殊可惜耳。”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二月二十:

居正复言:“愿皇上回宫奏知圣母,尝好作佛事,盖欲广资功德也。然不知佛事之功德有限,至于恤民一念,胜造千层宝塔,乃无穷之功德也。但圣谕欲俟孙隆等运袍服至,令臣等拟旨停免,臣愚窃以为,圣母、皇上既轸念彼中民困,宜早发德音,庶使穷民得速霑恩惠,请不候孙隆本至,即传谕户、工二部施行。”

 

上欣然纳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二月二十:

是日,谕户、工二部:“朕念东南民力困敝,苏杭织造病民,前差太监孙隆,着查已派及在于应织的,上紧织完回京,其未派并应措处钱粮,尽行停免,以苏民困。该地方官都着仰体朕敬天恤民之意,加意节爱,不许借称上用,横征苛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六年三月十三:

是日,大学士张居正出京,上遣司礼监太监张宏郊送,赐甜食点心各一盒。

 

《万历起居注》,万历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二十五日丙午,辅臣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题:“今早文书官孙斌散本至阁,内有户部覆内承运库请买金珠宝石、及江西道御史李学诗等请停止各一本,口传圣谕:‘每节供进两宫及各宫例赐,岁不可阙,内库委是缺乏,须下部取用。’令臣等议处。

 

《万历起居注》,万历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仰惟皇上天植盛德,自临御以来,躬履节俭,御服、供膳,率从省约,臣等叨侍近列,仰见圣性自然,非由勉强,私相庆讚,以为宗社万年之福。至于上奉两宫,备极诚孝,尤为帝王盛节,臣等敢不将顺?第揆事度理,窃所未安,审势察时,有必不可继者,臣等谨为我皇上直陈之。

宫中岁节进供赏用之例,未知起于何时,原非祖宗旧制。即如嘉靖初年,奉有两宫太后在上,徽称尊礼,节行增加,册后建嫔,懋典迭举,然亦未有采买珠宝之令行于外也。于时帑藏丰盈,人民乐业,庶几太平。及十年以后,虽间有之,然亦不过数岁一行,则已帑藏渐虚,闾阎愁悴,四方遂以多事。此近事之明验,中外诸臣所共知也。我皇上春秋方富,如日初升,将隆尧舜之业,当以世宗初政为法。况帝王之孝,不在备物,在于畏天勤民,继志述事,使百度修明,万方安堵,贻亲令名,奉之百顺。不然,万一四方有意外之虞,仰廑慈虑,虽日奉其金宝,恐无以承其欢也。且猫睛宝石等物,惟其希有,故为珍奇,若堆箧积笥,寘之无用,亦似无益。乃其价费浩穰,取用不已,必致上下俱诎,所损不细。

 

《万历起居注》,万历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今次臣等屡奉圣谕,不敢牴牾,及照该部欲行出产地方采买,又恐延缓日久,臣等拟令陆续收买进用,将该监原拟数目量为减损,用昭我皇上恭俭实德,不得已而后取于外也。臣等又惟,两宫圣母万福无疆,而我皇上致孝悦亲,尊养方始,愿扩不匮之孝思,立为可久之定制,及一应宫闱赏赉,酌量京库所入,悉加撙节,务使以后岁时经用,无烦外求,此实康时垂后之永图,在圣明一加之意而已,非臣等所敢与议也。谨将原本拟票呈览,伏候圣裁。”

 

《万历起居注》,万历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上谕内阁:“卿等说的是。但朕方以天下孝养两宫圣母,岂敢俭其亲?况祖宗旧制都是如此,圣母在先帝时,何等享用?朕亲见的。如今一旦薄了,岂得为孝?皇祖初年内库丰盈,后来自用,每年进金花银一百二十万,还常要买办采取,朕恐是劳民,祇着户部每一季加银五万两,一应买办及进用赏赉,都在内库,立为可久定制,以称朕不匮孝思。卿等仰体此意,务如谕行。”

 

调阳等奏:“伏奉圣谕,臣等祗诵再三,仰见我皇上奉亲念民,仁孝兼至。第欲岁增金花银二十万两,则视昨该库所开珠玉等费反至增倍。臣等蝼蚁微诚,不能仰感天听,不胜惭惶惴惧。臣等前次钦奉圣谕,令凡大事悉待首臣张居正来行。兹欲增加岁入,立为定制,事体甚重,及照居正葬期已过,计当遵奉钦限来京,少待旬时,俟臣居正至日定拟,然后人心帖服,免烦圣虑。今次该监所开珠玉等项,且令户部照数买进,不必量减。臣等谨改票呈览,伏乞圣明裁夺。”

 

《万历起居注》,万历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上复谕内阁:“卿等说这系大事,待张先生来才行。朕意也是如此。但目今要用,且将夏季金花银加五万两,一并进来。睛碌珠石不必买了。就买,金花银也要加进才足用。又买又加,恐非节省之道,朕再三酌量,这们行,不必又说。”

 

调阳等回奏言:“臣等祗遵,已将户部本改票呈览,伏候圣裁。臣等恭睹谕末念及节省之道,寔宗社无疆之福,斯世斯民大庆,伏望我皇上自今以往常存此心,见诸行事,臣等不胜幸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五年十二月二十:

是日,谕户、工二部:“朕念东南民力困敝,苏杭织造病民,前差太监孙隆,着查已派及在于应织的,上紧织完回京,其未派并应措处钱粮,尽行停免,以苏民困。该地方官都着仰体朕敬天恤民之意,加意节爱,不许借称上用,横征苛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七年七月廿一:

是日,工部覆礼科左给事中顾九思、工科都给事中王道成等疏,请罢苏松及应天织造,取回京差内臣。

 

传谕内阁:“织造袍服,未可遽罢。若如部议,取回内臣,改属抚按有司,则织造不精,谁任其责?且见有钱粮,不必加派,先生拟票来。”

辅臣张居正等言:“该部为地方灾伤,故如此议覆,请得面奏,为皇上从容开说。”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七年七月廿一:

有顷,居正等持工部疏并拟票入至御前,奏云:“近日苏松等处水灾重大,百姓困苦流离,有群聚劫夺者,地方钱粮实难措处。且自前年星变时,亲奉明旨:停止织造,着孙隆回京。至今尚未报完,是诏令不信而德泽不宣也。

臣等谓宜从该部所请,以彰皇上敬天恤民至意。”

 

上曰:“朕未尝不爱惜百姓,但彼处织造不久当完,远不过来春耳。”

 

居正言:“皇上德意,臣民无不欣仰。即孙隆在彼,亦能仰体圣心,安静行事。但地方多一事则有一事之扰,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彼中织完,十未四五。物料钱粮,尚有未尽征完者。灾地疲民,不堪催督。

愿皇上且取回孙隆,其应天被灾稍轻,许坤仍旧可也。”

 

上乃许之,曰:“近降去花样银两,皆御前发出,并不加派扰民。候此件织造回京,余悉停罢。”

 

居正等顿首曰:“幸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七年七月廿一:

是时,宫中自大婚以来,应受赐者皆籍记以待,又当供奉慈宁岁币益不足,尽仰东南织造,上心亦难之,乃从中发银五千两,畀孙隆,约用尽更请,一不以烦百姓,外廷莫得知也,故上指此为言。

 

《张太岳集(张居正)》,答织造太监孙东瀛:

近有旨停罢织造,实出圣母、皇上轸念小民至恩,孤面奉圣谕行之者也。

承示在今年已派,上既完解,则上供不致匮乏,民困亦可少苏,慰甚。

先君葬期在四月十六,孤拟候大礼告成,即疏请归葬矣。顷承翰贶,深荷雅情人旋,草草附谢,别具疏稿一册,有近奉圣谕,谨奉一览。

 

《张太岳集(张居正)》,请酌减增造缎匹疏:

伏蒙发下工科都给事中王道成等请酌减织造段匹一本。臣等查得先该承运库太监孔成等,以赏赐夷人,段匹缺乏,题请行南京、苏、松、浙江等处增织,于内又将上用袍服等项,并请织造,共该七万三千匹。奉圣旨:“工部知道。”今科臣王道成等,因见东南地方,灾伤重大,民力罢敝,恐加派扰民,故有此奏。

臣等看得岁造段匹,原有定额。祖宗朝计一岁所造,赏赉诸费,尚有赢余。至嘉靖年间,赏赉无时,每称缺乏,乃行文于该地方增织,谓之“急缺段匹”。然亦间一行之,非可为常例者也。今查万历三年,该库已称缺乏,请于岁造之外,添织九万有余。其时以大婚礼重,赏赐浩繁,该部不得已钦遵明旨,设法措处。然闻之各地方库藏,搜括已尽,经今四年,方得织完。而添织之旨又下,计该库所开数目,度其所费,非得银四五十万,不能办此。索之库藏,则库藏已竭;加派小民,则民力已疲。况今岁南直隶、浙江一带,皆有水灾,顷蒙特恩,破格蠲赈,又取回织造太监,罢困之民,方得更生。乃又重复加派,子惠之恩未洽,诛求之令即施,非圣慈所以爱养元元、培植邦本之意也。民穷财尽,赋重役繁,将来隐忧,诚有不可胜讳者。科臣所奏,宜留圣心。

 

《张太岳集(张居正)》,请酌减增造缎匹疏:

臣等看得该库偶因三卫夷人赏赐段匹,缺少虎豹一样服色,及近年北虏俺答款贡,岁增赏赉,溢于旧数,故题请添织。以上二项,委不可已。至于上供御用等项,则近年南京太监许坤,苏杭太监孙隆织进御前者,已自足用,不必又取办于岁造矣。

臣等愚见,伏乞圣明再谕该库,查北虏俺答宗赏赐,一岁约该几何,及三卫夷人虎豹服色缺少几何,照数行该地方添织,即作岁造之数,其余可停止。惟复俯从科臣之言,一概减半织造。其支费银两,敕下户工二部酌处,免复加派小民,庶近日蠲恤之旨不为虚文,罢极之民少得苏息也。臣等职在帷幄,蒙皇上心膂之寄,岂不知国用浩繁,事在难已,敢故为节省之言,以沽违拂之誉?但事关邦本,不得不为深长之虑。伏望圣慈宥其愚昧,裁酌施行。

奉旨:“东南地方既有灾伤,段匹准减半织造。其支费银两着户、工二部措处,毋得加派小民。”

 

《万历起居注》,万历七年三月初一:

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题:“该文书房官姚秀口宣圣意:‘以圣躬万安,两宫圣母例有进奉,及内外人等合行赏赉,目今内库缺乏,欲传取光禄寺银十万两进用,着臣等拟旨行。钦此。’

臣等看得,该寺积馀银两,本以供办天庖膳羞用度。圣躬康豫,增福延龄,又国家大庆,因此进献两宫,颁行赏赉,亦事之不常有者,臣等不敢抗违,谨以钦遵,拟传帖上请施行。但臣等葵藿之愚,窃以朝廷之费用无穷,而国家之财赋有限,若不加意撙节,即使财货山积,譬之酌江海以实漏巵,日见其不足矣。方今内外积贮,尚属空虚,而小民膏血剥削已尽。数年之后,潞王之国,公主下嫁,皆费用之必不可已者。又脱不幸,有四方水旱之灾,边疆意外之变,将何以支之?臣等日夜念之,无可措处。若取用不已,将来之事可为寒心。

此后惟望我皇上,上奉天道,下轸民穷,凡百用度,痛加撙节,凡无名之赏、不急之费,可省者省之,可裁者裁之,庶仓库得以渐实,临事不致仓皇。俗语云:‘忍得一时之费,免受百日之穷。’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伏惟圣明留意。此后若再有取用,臣等亦决不敢奉诏矣。

是日奉圣谕:“朕体大安,两宫圣母礼当进献,及赏赐等项费用,今内库缺乏,着光禄寺将积剩取十万两来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八年十一月初六:

时以慈圣皇太后圣节赏赉,及皇三妹装奁所需,谕户部(太仓库)、光禄寺各进银十万入内。

部臣以溢取太仓非旧制,且悖明旨。

上从之,令光禄寺以十五万进。

科臣郝维乔、蔡时新、张鼎思等各有疏请停。

不听。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九年十一月廿七:

增云南岁进九成金一千两。云南旧不贡金,自嘉靖元年派进一千两,十三年后加成色金一千两,寻奉停止。

至是,奉旨再加二千两。

该部备陈采办之苦、输贡之艰,且言事必系国家典章,生民休戚,一时议定,世守不刊,始谓之例。今取金非惟正之供,加派非惠民之政,著以为例,后世何观?节年内府供用渐逾旧制,不可胜纪,今又增买前金以为年例,臣等若阿顺不言,亏皇上节用爱人之德,是上负国恩,不忠之甚者。臣等实所不敢,亦所不忍。

上是之。然终以宫中岁用不敷,命且着加九成金一千两。

 

《国榷(谈迁)》,万历九年十一月:

增云南岁进九成金千两。云南始嘉靖元年征千金。

至是再加二千金。

户部言民困。

上终半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九年十二月初七:

以皇女诞生,上具吉服告奉先殿,仍御皇极门,百官致词称贺。赐三辅臣及讲官陈思育等花币有差。

 

命太仓、光禄寺各进银十万两,备宫中喜事赏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九年十二月初七:

巡视太仓、兵科给事中万象春等奏言:国家内外帑藏供用自有定规,如金花子粒贮之内库,专供御前之用;京边钱粮贮之太仓,专备军国之需。

前者,圣母诞辰,恭祝万寿,皇妹婚礼,制办妆奁,犹谓太仓不可借支,旋从停止。今奈何取之,充皇女赏赉之用乎?

且太仓虽有赢余,不过仅支本年应用。若不及时节省,备三年、九年之蓄,脱有水旱盗贼,何以应之?

会光禄寺少卿袁三接,巡视光禄、给事中高尚忠亦交章争之。

 

未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二月初八:

辅臣张居正等题:窃闻致理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年来圣明轸念元元,特下明诏清丈田粮,查革冒免……

 

《张太岳集(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迩年以来,仰荷圣慈轸念元元,加意周恤,查驿传,减徭编,省冗员,惩贪墨。顷又特下明诏,清丈田粮,查革冒免。海内欣欣,如获更生矣。

然尚有一事为民病者,带征钱粮是也。所谓带征者,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也。夫百姓财力有限,即年岁丰收,一年之所入,仅足以供当年之数。不幸遇荒歉之岁,父母冻饿,妻子流离,见年钱粮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完累岁之积逋哉?有司规避罪责,往往将见年所征,那作带征之数,名为完旧欠,实则减新收也。今岁之所减,即为明年之拖欠;见在之所欠,又是将来之带征,如此连年诛求无已,杼轴空而民不堪命矣。况头绪繁多,年分混杂,征票四出,呼役沓至。愚民竭脂膏以供输,未知结新旧之课;里胥指交纳以欺瞒,适足增溪壑之欲。甚至不才官吏,因而猎取侵渔者,亦往往有之。夫与其敲扑穷民,腹其膏血,以实奸贪之囊橐;孰若施旷荡之恩,蠲与小民,而使其皆戴上之仁哉!

 

《张太岳集(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昨查户部,自隆庆元年起,至万历七年止,各直省未完带征粮一百余万,兵、工二部马价、料价等项不与焉。而苏、松两府,拖欠至七十余万。盖以彼处税粮原重,故逋负独多,其间固有豪右奸猾恃顽不纳者,然穷民小户不能办者亦有之。而有司之令,但能行于小民,不能行于豪右,故催科之苦,小民独当之。昨该应天巡抚孙光祜具奏请蠲,户部以干系国计,未敢擅便议覆。臣等窃谓,布德施惠,当出自朝廷,若令地方官请而得之,则恩归于下,怨归于上矣。臣等愚见,合无特谕户部,会同兵、工二部,查万历七年以前节年逋负几何,除金花银两,系供上用,例不议免外,其余悉行蠲免。止将见年正供之数,责令尽数完纳,有仍前拖欠者,将管粮官员比旧例倍加降罚。夫以当年之所入,完当年之所供,在百姓易于办纳,在有司易于催征,闾阎免诛求之烦,贪吏省侵渔之弊,是官民两利也。况今考成法行,公私积贮,颇有赢余,即蠲此积逋,于国赋初无所损,而令膏泽洽乎黎庶,颂声溢于寰宇。民心固结,邦本辑宁,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伏乞圣裁施行。

 

《张太岳集(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奉圣谕:朕闻各处带征未完钱粮、苦累小民者,户部查节年所欠几何,即今应否悉行蠲免。止将见年正供之数勤恳完纳,还会同兵、工二部一并议处来说。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二月初八:

从之。此视汉蠲租之诏不啻过之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六月二十:

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

上震悼,辍朝一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八月十一:

未时,皇元子生,恭妃王氏出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八月十二:

谕内阁传示:取太仓银二十万两、光禄寺银十万两充赏。

 

户部言:旧例,岁征金花银一百万两,续增买办银二十万两,每年共一百二十万两,皆供皇上赐赏之用。但近年金花拖欠数多,已借过备边银一百余万两,尚未补还。今年二月钦奉蠲免带征等项,本色绢布一百四十二万七千二百余匹,本色颜料、蜡、茶三十三万七千一百六十余斤,起存本折各项银一百三万六千六百余两,本色粮米六十五万五千二百余石,马草一百七十七万九千一百三十余束,未入考成拖欠钱粮约计本折南有二百余万两,伏望节省。

 

报闻。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九月十二:

加皇亲固安伯陈景行岁给粮米一百石,荫二子锦衣卫百户;左都督李鹤食米六十石。进封皇亲武清伯李伟为武清侯。升都指挥佥事李文全、指挥使李文贵左都督,副千户李文松指挥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年十一月十三:

先是,有旨谕户部取潞王婚礼金珠。

 

户部题:潞王婚礼妆奁等宜丰厚,以广因心之爱。第自万历六年至今,除金花银五百万外,增进过买办金珠银九十万两,系挪借备边正项之数

《大明会典》开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今虽数倍于前,亦不至如该库所开之多。且内府各府库俱有额设买办钱粮,承运库自六年始增前银,未增之先,该库原未告匮,既增之后,何以反称不足?若细查节年花销细数,必有不系买办正支者。

据款开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块各样珍珠八万五千余颗珊瑚珍珠二万四千八百余颗。京师虽百货所萃,此等珍奇与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凑买,安从时刻取盈?且奸人乘机坐索高价,无论凑完前数,所费不赀。虽仅完一二,必用银数万。

近加升锦衣卫职官至五百余员,每年增俸已逾万臣等日夜筹思,一二年后,必有掣襟露肘之忧。今又增买金珠银至十余万两,皇上留神深思,必有悚然不宁者。

 

不听。

 

《帝鉴图说》,卷首(李维桢):

是以辛、壬(万历九年、十年)而前,主无失德,国无秕政,斧藻琢磨,此图未为无助。相臣以骖乘芒刺种祸,而继之者,礼貌事权不能与江陵伍。

癸、甲(万历十一年、十二年)而后,朝讲稀御,宫府睽隔,《图说》之善者,行不十一,而不善者,往往邮而效之。比年与乱同道,横政日出,荩臣哲士,直言极谏,唇燥舌敝,若罔闻知,而于图何?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万历十二年八月廿七:

顺天府房山县民史锦奏请开矿。

 

命抚按查勘以闻。


【明末四案07】史料汇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