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景文旅:“沉浸式”风起,文旅项目应该如何打造?
近年来,“沉浸式”包罗万象,成为热词。我们已经逐渐进入一个全域沉浸的时代,一个万物皆可沉浸的时代。放眼国内,“沉浸式体验”几乎覆盖文旅新兴消费的所用领域,正成为文旅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目前,沉浸式文旅项目繁多,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场景故事沉浸、技术互动沉浸、心灵感受沉浸、教育体验沉浸四种方式。
一、场景故事沉浸
沉浸不仅仅是科技沉浸,通过场景的营造,塑造沉浸感,至关重要。-文旅的开发需要有革命性的开发思路和突破式的开发路径。文旅场景应该更具沉浸感,围绕文旅故事主题,实现场景的营造,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我们所设计的白塔公园人文景观,以营山邑令杨上容修建白塔为核心,辅以“进士”的成长经历来诠释修建白塔对营山人才成长的影响。吸取营山人文历史的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打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城市文化。

沉浸式的景观体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打造一些特色景观,可以通过艺术手法的介入,使原有的花卉苗木、乡村农舍、溪流河岸、园艺场地、绿化地带、等自然、人文景观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以此为核心,融入文化、旅游、休闲元素,打造艺术节、文化村等活动与项目,为旅游者构建以艺术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也可以将景观与科技智能相融合,营造出人景互动的场景体验。
二、技术互动沉浸
近些年,元宇宙、VR和AR等技术深入文旅项目中,不再仅仅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多感官奇妙体验,无论是爬个珠峰,潜个深海,去外太空来场星球大战,只要戴上VR眼镜即可一秒置身于电影中的虚拟场景,随意切换成任何角色,穿梭过去未来。
文旅项目也开始聚焦年轻家庭和活力青年,引入各种新科技,VR体验馆、全景展示等,同时,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VR、AI等高新技术赋能,线上线下服务运管多平台联动,系统集成数据对接,软硬件有效集成,全面助力智慧景区升级,把目的地打造成为以科技创新、潮玩体验、活力社交、亲子共创的新潮体验和数字化社交生活空间。

例如我们所设计的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翰林苑展陈,“德泽流长”展区就采用VR展示及试穿的形式,展示古代科举服饰和状元服饰,供游客互动或者试穿,增强互动性,加强了多重感官体验。
三、心灵感受沉浸
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和强压下,催生出了巨大的减压市场,花钱买快乐、买放松成为城市新生代年轻人消费的热点,强调心灵感受的沉浸业态层出不穷,文旅项目也频频聚焦减压和治愈业态,宣泄情绪、治愈心情等业态出现细分趋势。
减压治愈业态本身,字面意思是可让人动起来释放压力的业态,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让人乐于停留、心情变好的业态。毫无疑问,体验类场馆能够凭借其新奇玩法迅速吸引喜欢尝鲜的年轻消费群体。

萌宠治愈:撸猫撸狗撸猪等业态。近年来,能边喝咖啡边“撸猫”的咖啡馆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兴起,对于不少喜欢萌宠的消费者来说,这些地方逐渐成为年轻人周末放松、休闲的新去处。
国潮服饰体验馆和摄影馆: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国潮摄影体验馆的网红打卡地。
音乐治愈:面对非专业歌手的音乐录制工作室开始受职场人欢迎。
四、教育体验沉浸
生活在城市的亲子家庭,每周都要考虑带孩子去哪里玩的问题,无动力乐园?购物中心?动物园?科技馆?生态教育空间?亲子文旅目的地?随着85后、90后新生代家长成为亲子消费主力军,对形式新颖的亲子体验具有较强的付费意愿,场景体验、情感体验居潮头,儿童亲子业态整体呈现纵深化、细分化、品质化、复合化发展趋势。
“家长陪同经济”下,城市中也陆续出现“亲子+”服务潮业态、儿童场景式体验消费、亲子文旅综合体等。文旅项目打动亲子市场,不再仅仅是研学旅行,而是开始深耕沉浸体验,让孩子沉浸场景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新交流。

部分内容来源于: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