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观看《消失的她》这部电影(有剧透)

《消失的她》据说,是翻拍自1990年的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

只看简介的话确实有点像《消失的她》第一场戏,刚结婚去旅行,妻子消失。非常遗憾没有找到资源,有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谢谢~
话不多说,直接说结论!
平心而论
普通!非常普通!从整个电影发展史来讲,一点都不惊艳!这个电影最惊艳我的是文咏珊真的很漂亮,但是拍出来太low了!这绝对不是她的错,她最大的错就是接了这部戏,信错了这个团队,那些撩人的戏码太过于屌丝了,在朱一龙面前晃来晃去,说的那种台词,像是从郭敬明书架上摘抄下来的散文,尴尬的我头皮发麻,“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和当初看三体时的“倒计时的尽头是什么!?”对我来说一样震撼,这两个声音在我脑内盘旋,是本世纪最无意义的两声叫嚷。
镜头的运用也很怪,非常紧张的描述现状的时候,却用快速平移的半身镜,上次见到这个手法好像是在《疯狂的石头》,喜剧。然后有些大远景,突然推到全景,再加上推进的音效,这种手法我以为我在看综艺,而且是浙江卫视的综艺。在开场十分钟左右就用了一个希区柯克变焦,我觉得这种变焦用在观众和角色共情后比较合适,刚开头我们还没和这个男主共情呢,突然来这一下是达不到震惊的效果的,只能理解为炫技和宣告对希区柯克的致敬。
在同类型片里,如果说《少年的你》是写给东野圭吾的情书,那这部《消失的她》顶多算是发给希区柯克的骚扰短信。(我这么类比和演员无关,和导演编剧对外国优秀作品的借鉴行为有关,请大家不要说我饭圈,我也没觉得《少年的你》有多么的好,只是《消失的他》更差)
这部电影针对的受众群其实很模糊,如果你是有一定阅片量,大概看到三分之一就能猜出结局,你甚至会怀疑“真的这么简单吗?特意说曼曼是导演,不就是想说这是个局吗?不会这么肤浅吧”,(这里插播一下,如果喜欢看翻转,推荐大家去看《九号秘事》)如果你是阅片量较少并且比较年轻的观众,你可能也没有猜剧情的习惯,有防着一手的打算,经历那个所谓翻转也就像你在听一个内娱的八卦,会震惊会疑惑但不会有那种被导演编剧欺骗的巧妙感觉,而这种感觉恰恰才是悬疑片的精髓。很遗憾是这片子骗不了有经验的人,没经验的人又提不起兴趣(朱一龙粉丝除外)。
我个人其实不太建议没怎么看过悬疑片的人看这部电影,会容易把自己观影习惯养坏,可以先去看一下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悬疑片,提高一下自己的经验,别说看到一群人骗一个人,就只会想到内核不太贴切类型也不太相同的《楚门的世界》,而不会想到更像的《最佳出价》或者是《媒灯之下》。(说起《消失的她》里那个棚子,我当时想到的第一个是《美国队长》里那个哈哈)看过几部后,再来看《消失的她》会更好。
说个搞笑的,如果有一定的阅片量,其实也可以得到反转再反转的感觉
看片名,以为是《消失的爱人》的翻拍,一开场确实妻子就失踪了,看下去发现内核不是讲婚姻的,顶多是讲爱情,不要当傻白甜。
在找不出一张妻子的照片甚至是结婚证的时候,我以为是像《蝴蝶梦》那样围绕着女主但又不会出现女主的手法,憋了一个小时候后很随便就看到她的脸了。
而且木子长得并没有很让人难忘,不是说不好看,是说到不了一见钟情的程度吧,就像《独行月球》里沈腾看见马丽就一见钟情了一样荒诞,而且这个一见钟情的镜头反复用了三次,却都在揭晓男主是坏人之前,三次朱一龙的表演居然没有变,我以为揭晓男主是坏人之后会再放这个片段让他表演出其他内涵,给个第三人称角度什么的,像《罗生门》那种,结果也没有,或许是想表达男主对木子确实是一见钟情吧(如果让文咏珊来演就好了)。
女二和女主有同样的把柠檬片放咖啡里的习惯,还给了一个两个名字写在一起的镜头,我还以为曼曼和木子是一人,或者是一体两面的人,发现不是,纯朋友,铁子。
当发现曼曼是导演,大家也都能猜到这一切是局吧,我就在想这里会不会有几个不是他们的安排的人,会不会像《误杀瞒天记》那样其实是有很多不是他们的人,但是是被影响了呢?毕竟提了好几句曼德拉效应呢。结果还真都是他们的人,连酒店服务员书店老板都买的。
男主演出了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样子、以及穿上病号服的时候,我还以为最后会是精神分析片,是他自己杀了妻子但是又忘了这件事。结果也没有,纯坏人,脸部抽搐只不过是紧张的表现。
假老婆这么牺牲,又是挑逗男主又是爆自己头的,都快为了折磨男主去死了,应该和女主很铁吧,也没有吗,说起来是真老婆的朋友的朋友,倒是挺豁的出去的。
特别是这个彩蛋,你以为是什么美好的如果吧,又不对劲,拍照这两人不是曼曼朋友吗跟女主不熟吧,曼曼都不在现场他们能在吗?完全无法解读甚至过度解读都不行。
这个电影从让人失望的角度来看,确实很多翻转,堪称“没有翻转就是最大的的翻转”。
而且有很多角色的戏份非常古怪,女二这个假律师,跟着她的当事人在躲!子!弹!诶!男主一点都不怀疑的吗?如果是个正常律师已经放弃这个钱都没谈到过案子了吧,如果她这个身份换成警察我还能理解,诶?或许ta这个角色在原剧本里是个警察。

毕竟是悬疑电影,我就大胆的“揣测”一下主创团队拍这个电影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我乱讲的——————
原剧本里,原剧本里有一个暗恋木子的警察(男女都可以),应该是青梅竹马或者接手过木子父母的案子巴拉巴拉,得知木子和坏男主出去玩木子就失踪后,联合木子的好朋友曼曼攒了一个局骗男主,先让曼曼去扮演假老婆(假老婆的牺牲挺大的,在已知男主可能是杀人犯的情况下,就算是被弄死也不奇怪,所以她关系一定和木子非常好),再由警察和男主结伴侦破国外勒索案,最后掏出男主杀害木子的事实。
但现实状况来了,根据陈思诚该死的直男品味,一定要拍挑逗男主的各种戏码(陈思诚:没办法,观众爱看),但是呢,请到的演员里,肯定得让倪妮当女主角啊,但倪妮本人不想演充满男性凝视的戏,于是不能让她演假老婆,于是曼曼的戏份就改了,曼曼不是假老婆了,但假老婆是必要的元素啊,怎么办呢?于是就把曼曼和假老婆拆开成两个角色,再请文咏珊演假老婆的戏,假老婆的角色就变成了木子朋友的朋友。
但现在女主角曼曼的戏份少了,怎么办,诶?让她顶替那个警察的角色不就行了。但是一个杀人犯旁边待着一个警察好像怪怪的,emmm,那就改律师吧,反正律师也可以查案!(主创刚看的《看不见的客人》),警察的戏就分出来,让杜江演少一点,反正没什么动作戏,都是文戏。
突然又有个人说:“不行诶,纯文戏不刺激诶,这个外国犯罪集团,不杀人怎么行,改!开枪!必须开枪!是律师也没关系,听我的没错!反正这是一个骗局,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正常。”
“但是男主不会察觉到吗?”
“emmmm,那就让男主降智!说他有病!让小朱演的时候多一点张狂,表现点快发疯的样子”
(电影拍了一大半)
又有个人说:“不行诶,我们难得请朱一龙,不能让他演疯子吧,还想让他有一段救赎的戏份呢(看见孩子后悔爆哭)”
“害!那就改!把精神病的戏删掉,小朱没档期补拍了没关系,就用那些表演也没事,看不出毛病的。”
(又拍了一大半)
“不对啊,电影才九十分钟,不够两小时诶,卖片会有困难的喔。”
“那就想办法拉长到两小时!加戏!对了!把原本删掉的警察暗恋木子的那段戏,加在曼曼身上,让倪妮回来补一下,两个小姑娘有这种分不清友情爱情的戏是最卖钱了,这要是有个黑人说不定能冲击奥斯卡,我们真牛逼!”
(补拍完)
“不行诶!还是不够时长!还差个几分钟!”
“烦死了,那就加个彩蛋!现在的电影都爱加彩蛋!彩蛋内容就是平行宇宙里木子美满的爱情!让这几个主要角色都出场,大家开心一下!”
“不行了!倪妮补完上次的,就走了,现在来不及回来补上了”
“啊那就这样,让那两个不相干朋友拍就好,反正想突出的是男女主的爱情,观众不会管的,能等到彩蛋的也一定是朱一龙粉丝,想看朱一龙而已,谁管这些。好吧,就这样送审吧!”
“但是……”
“你还想熬夜加班剪片子吗?我跟你说现在可没预算到你这种较真的人头上,我们的预算全给宣发了,我们电影端午节一上,铺天盖地都会有人推荐,并且会清一色好评!放心吧!到那个时候拿到钱再给你提成。”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我编的,我不是在造谣大家不要信我。
最后还是要说,朱一龙演技其实是不错的,但我觉得没有在《峰暴》里演的好,这部有点过分卖力,在这种团队的品味笼罩下,认真演出反而显得很滑稽,有几个地方我差点笑出来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电影好看,其实不是错,也不要自责,也不要去谩骂那些指出它毛病的人,只要大家都是在说实话就没有必要互相指责,毕竟一部电影一个作品是绝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你如果有看到你喜欢的地方,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优点,方便的话请告诉我,我也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