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在运动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肌肉和身体其他组织对葡萄糖利用,有良好降低血糖作用。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从而加速身体脂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维护心血管健康。而且运动能让人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信心。那么,高血糖患者在运动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1、做好身体检查
高血糖患者在运动前要做好身体检查,若血糖控制的不好,在运动后反而会导致血糖控制更加紊乱。若还伴有心肌梗死、肾脏疾病、眼睛障碍等并发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避免加重病情。
2、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高血糖患者适合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像散步、慢跑、踢毽子、爬山、跳舞、做伸展操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相反高强度运动则会容易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会诱发身体不适,严重的还可能会加重病情。正常运动半小时左右,降血糖效果会较好。若是每次运动时间过短,时达不到降血糖作用;若运动时间过长,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3、掌握好运动时机
高血糖患者进行运动可在在餐后1小时进行,因这段时间食物消化、吸收较快,尤其糖分吸收非常快。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运动,可以加速糖分分解代谢,有利控制餐后血糖。高血糖患者还需特别注意,要避免清晨空腹运动,不然容易发生低血糖。
高血糖有哪些危害?
要知道高血糖对身体危害是多方面的,会损害我们的血管,导致血管出现损伤,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并发症;还会导致神经损伤,从而影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功能;还会影响眼睛和皮肤等组织器官健康。
高血糖的原因是什么?
高血糖常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一种能调节血糖激素,但当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也会导致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