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六十五)争论比赛舆论沸满盈天 协调人事国乒重组中层

2020-10-06 14:04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首先祝我们女乒的第三位大满贯张怡宁和男队的秦志戬指导生日快乐(我知道我拖更了),其次,这次是过渡章字数不多,还望见谅。

—————————————————————————————————————————

巴黎世乒赛国乒收获四金。

相较于赛前蔡振华报上去的保三争五的目标,国乒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但是凯旋回国的国乒,尤其是男乒被各路人马喷了个狗血淋头。

原因很简单,男乒丢掉了世乒赛男单冠军,丢掉了圣博莱德杯。

如果要是放在六七十年代男单冠军丢了也就丢了,保住团体就行,但是随着国乒进入偶像时代以及国乒在团体上的统治力日趋稳固,单打冠军越来越被大家看重,你这丢了冠军实在是让大家难以接受。

光新浪网上各种有关于国乒男单输球的报道就有数十篇,甚至有人趁机大放厥词大骂孔令辉无用,王励勤无能,国乒外战输球,内战安排,国际上还没啥人玩,还不如解散算完。

还有中国媒体造谣施拉格是娶了中国姑娘才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的,结果气得人家施拉格和被造谣的姑娘田媛找律师打官司辟谣,一堆中国媒体也是先宣传,又辟谣,滑天下之大稽,丢人丢到国际上。

欧洲那边施拉格算是被彻底捧上了天,甚至当时有奥地利媒体将在巴黎夺冠的施拉格称作乒乓球界的欧根亲王。

欧根亲王是谁咱们这里不多做科普,我们就知道两点就行了,第一,这位带兵从多瑙河畔打到了贝尔格莱德,取得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东欧七百年都未取得的辉煌胜利。第二,这位在布伦海姆会战的胜利粉碎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梦想。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称赞了吧。

当然,这个比喻其实不是很贴切,人欧根亲王其实是意大利人,跑法国找工作没找到,才去的奥地利,人家施拉格是正理八经的奥地利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施拉格在巴黎确实打出了统治级别的表现,当世第一攻球手王励勤和第一削球手朱世赫都倒在他的手下,可以说从十六强开始的每一场比赛都足以竞争乒史百大经典比赛。

而从技术上来说,施拉格也是当时反手弧圈化的代表,虽然综合性比不上波尔,先进性比不上科贝尔,暴力性上比不上格林卡,但是不得不说施拉格的成功也让大家发现,原来练到极致再结和一流的前三板水平也是可以角逐世界冠军的。

而施拉格和格林卡两位正手不太给力,反手非常给力的选手打进四强也让当时的国乒教练组目瞪狗呆。

难道时代变了?

公允地讲,由于改了大球正手的旋转下降,再加上反手大家无法都保证高质量出球导致了反手重要性的提升,但是现在还是正手占据主导的时代。

不过有和没有还是有区别的,我不否认王励勤的反手能抗,马琳的反手能拖,但是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御,你再能抗再能拖也有防不住的时候。

再者换了大球,国乒之前的积累瞬间清零,大家重回同一起跑线进行技术摸索,出现翻车的情况很正常(就像当年英国搞无畏舰一样)。

其实总体而言这次世乒赛国乒翻车属于技术问题,而且国乒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没办法男单冠军的份量实在是太重了。

六月二十二日,在国乒四大巨头(国乒总教练蔡振华、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乒羽中心乒乓球部主任李玉环和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在上海几次磋商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正式宣布改组国家队教练班子,取消原男队女队一队教练组组长职位,重新设置男队女队主教练统管一二队工作,成立国家乒乓球队备战2004年奥运会教练领导小组,乒羽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出任组长,陆元盛、尹霄、李晓东任副组长。刘国梁接替尹霄出任男队主教练,副总教练陆元盛重新兼任女队主教练。

六月二十三日,蔡振华分别参加了在上海和正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和内部通气会,向新闻媒体和一二队的球员通知了最终决定。

虽然蔡振华对于外界表示二人属于正常调用,但是大家也不傻,基本都是按照下课写的。

巴黎世乒赛和釜山亚运会输成这样,混双决赛赛场气氛紧张到像外战,你说这不叫下课这叫正常调用,就是白宫发言人他都不信啊!

陆元盛重新执掌女队大家并不意外,虽然之前吕林接任的呼声很高,但是大佬们也不傻,谁也不敢赌吕林接任出来的结果是蔡振华在巴塞罗那还是郗恩庭在千叶,雅典奥运会近在眼前,北京奥运会的人才也要培养,而吕林这几年二队干得一般,再加上男队已经用了刘国梁,一向求稳的国乒不太可能两个主教练位置都上新人。

刘国梁成为男队主教练其实多多少少也是国乒的无奈之举。


和吴敬平一起观战的刘国梁

悉尼奥运会之后,男一队的教练组组长是尹霄,几位主要教练是吴敬平、施之皓和韩华这三位,吴敬平岁数有点大,韩华虽然和大家关系不错,但是位置有点边缘,孔令辉2000年后的战绩也是勉勉强强。

至于施之皓……老蔡虽然有私心,但是也知道施之皓的能力是个什么水平,就算自己能过,领导也不干啊!

毕竟世乒赛男团决赛胜率为0,这种记录真不怎么光彩。

这时候蔡振华想起了刘国梁。

首先,国乒不成文的惯例主教练一般都是世界冠军出身,尹霄和李晓东都是例外,结果部分验证了这个道理是有意义的,而刘国梁是地地道道的单打大满贯与世乒赛全满贯得主,虽然职业生涯末期有点拉跨,但是当年取得的荣誉不是作假的,再者刘国梁五年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对于欧洲那一票横拍双反虽然确实短,但是放在国乒的直拍正胶之中已经算是正常发挥了。

其次,刘国梁人缘比较好,大家能服众。虽然国乒的四大巨头可以强行任命,但是女队强行任命李晓东的后果大家也都看见了,搞得女队上下鸡犬不宁,釜山亚运会要不是张怡宁顶住压力,蔡振华阵前夺帅,搞不好女队要被剃光头。刘国梁和孔令辉、马琳与王励勤三大主力的关系都不错,王皓和邱贻可两大新星也对记者说过,刘国梁是自己的偶像,是自己打球的目标。再者刘国梁也是尹霄的徒弟,他接尹霄的班于情于理也都能说得通。


刘国梁在巴黎世乒赛

最后,也是一个可能不算最重要的事儿,但是也可能最终影响了蔡振华的决定。

早在世乒赛之前国乒讨论强敌的时候,尹霄认为庄智渊会比波尔和老萨威胁更大,但是刘国梁却认为庄智渊这种速度型的选手是不可能长时期发挥稳定的,只要他一场没发挥好,他就会被淘汰,这种选手打世界大赛不会有太出色的成绩,反而认为萨姆索诺夫对中国威胁最大。

这句话其实也算是说对了,毕竟要不是格林卡正手超水平发挥,我还真不认为朱世赫和陈卫星能战胜老萨,老萨起码占一个决赛名额,其次庄智渊巴黎的表现确实一般。

当然,蔡振华考虑得肯定比我多,不过结果没有疑问,刘国梁走马上任出任中国男乒的第七任主教练,开始了他十四年的男队主帅生涯。

相较于自己的恩师蔡振华接管国乒之时一片愁云惨淡,刘国梁面对的局面倒没有那么紧张,但同样也是群雄并起,名将云集。

刘国梁上任第一届大赛,2003年江阴男子单打世界杯。

不得不说男队为了这次世界杯是厉兵秣马,在上海呆了小半年,《中国体育报》更是认为这次世界杯的份量不亚于1989年的肯尼亚男子世界杯。

没办法,男单2002年之后已经连着丢了三次国际大赛冠军了,再丢明年奥运会单打就别打了。

这次孔令辉没去,二王一马主力出战。

虽然国乒可以换人,但是最终也没让孔令辉去,倒不是孔令辉实力不好,而是孔指导2000年后的单打战绩实在是不太给力,虽然也不是没有过高光表现,但是就是没有冠军。

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搞竞技体育这一行当的人都比较迷信,一年没冠还算正常,两年没冠也能理解,三年没冠……

咱们还是算了吧!

本届世界杯小组赛堪称明年奥运会单打的预演,没有你想不到的冷门,只有你不敢想的冷门。

世乒赛后连得两站公开赛冠军的马琳发挥倒是没有什么问题,除了输给庄智渊一局以外,一局不输,和后者携手晋级。

第二组打完,大家都傻了眼。

波尔、蒋澎龙和黄文冠三员名将的战绩都是1-2,唯一一个全胜的竟然是来自俄罗斯的斯米尔诺夫。


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

这里说个题外话,蒋澎龙算是半个主场作战,他父母都是江阴人,1949年去了台湾省,这次打得实在是让故乡的父老乡亲失望。

斯米尔诺夫,俄罗斯人,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台内球技术出众,两个小三角的短球挑打成功率极高,正手起板爆冲直线比较多,反手位上手后快撕和弹击两条线长球很具威胁。

总体来说这哥们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东欧选手,正手虽有强化,但是仍然略有不足,所以这哥们也没走远,一出线就被格林卡4:0一顿暴打出局了。

不过一年后的奥运会和两年后的欧洲杯上,这哥们将捞到不少的戏份。

书归正传,波尔最终还是凭借小分优势出线了,当然状态差到这个地步的波尔你让他和马琳PK那和送人头没什么区别,但是波尔硬是在0:3落后的不利局面下连扳两局,要不是状态实在太差,还真有可能逆转马琳。

第三组打了一堆4:2,就王励勤打朱世赫打了一个4:1,朱世赫就因为多输了这么一局,让自己的手下败将格林卡逆袭出线。

第四组施拉格拿了世乒赛之后high过头了,三个月没系统训练过,后果就是除了德国的沃西克,王皓和柳承敏两个小年轻他一个都打不过,打柳承敏仗着自己前三板和反手好还打满了七局,面对王皓直接被4:0横扫。

王皓和柳承敏锁定出线之后,来了场火星撞地球一般的BO5,最后王皓险胜也算是报了1999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的一箭之仇。

可能这场比赛的二人都没想到,一年之后的雅典,他们将在奥林匹克之巅一较高下,而他们两位最后距离大满贯都是那么近,却也那么远。

不过此时的两人还略显稚嫩,王皓被老顽童塞弗给打得晕头转向,出身八一的王皓是很难见到打球那么不正经的,虽然之前和塞弗打过,但是明显公开赛塞弗不算上心,这次世界杯塞弗是真上心了,王皓硬是2:0领先被犯了盘。

王皓这个心理素质问题从这一刻开始就在一直折磨着他。

柳承敏则是1:4不敌王励勤。

没办法,对抡弧圈这种事儿王励勤确实更在行,而且刘南奎也没来江阴,只能朱世赫上去指导。

虽然2018年朝韩联合组队的时候朱世赫指导金宋依的场面很和蔼,金宋依也很受用,但是效果大家懂得都懂。

半决赛,王励勤面对马琳的近台爆冲是真没啥办法,而且越打越迷茫,后两局完全被马琳打崩了,马琳时隔一年再次打进世界杯单打决赛。

格林卡则是延续了自己面对斯米尔诺夫时的优秀状态4:0击败了塞弗。

不能说塞弗不用心,其实塞弗半决赛和铜牌战的发挥都算不错,除了对格林卡的最后一局和对王励勤的第一局没过八分以外,其余都打到八分以上了,但是岁数摆在这儿,每局末尾精力撑不住啊!

虽然马琳对格林卡战绩占优,但是这次比赛马琳开局相当不顺,台内短球控制竟然控不住格林卡,结果连续被格林卡连输出势大力沉的前冲弧圈球,拿到了9:5的领先,虽然马琳玩命追分,但是关键时侯一个反手拔直线还是拿下了最后一分,以11:9先胜首局。

好在马琳世界杯上的状态一直不错,脑子也活,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强行控制了,而是要和对方拼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一策略果然奏效,格林卡虽然刚猛,反手爆冲弧圈的威力天下无双,但是稳定性确实不是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过不了朱世赫,马琳抓住机会连连上手,连下三局。

第五局格林卡真没什么机会了,马琳越打越主动,刘国梁关键时刻暂停用的也很果断,11:4,马琳第二次捧起了世界杯的男单冠军。


夺冠的马琳

结果刚高兴没多久,总决赛男队几大主力疯狂翻车,马琳上来就被瑞典的伦德奎斯特暴打出局,而王励勤却输给了自己世界杯上战胜过的柳承敏,随后柳承敏又击败了刘国正打进半决赛。

这是一场在当时不算重要的比赛,毕竟最后王皓也是拿到了总决赛的男单冠军,柳承敏也没能迈过郝帅。但是短短九个月之后这场比赛再次被人挖了出来,由此引发的后果成了王励勤一辈子的遗憾。

好在这次上阵的六小龙们发挥不错,当然六小龙这次总决赛就来了四位。

郝帅搞定了柳承敏和庄智渊,陈玘打掉了施拉格,邱贻可和郝帅打掉了香港第一男双李静高礼泽,陈玘则是带着马琳拿下了男双冠军,王皓更是拿下了男单。

刘国梁初掌帅印波澜不惊,陆元盛再度挂帅也是风平浪静。

女子那边总决赛也是小将当家,王楠状态是真的不好,女单0:4不敌张怡宁,女双决赛都快被牛剑锋郭跃打哗啦了。

而牛剑锋则是加冕双冠王,而这也是她职业生涯唯一一座国际大赛单打锦标。


2003年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牛剑锋

如此糟糕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世界杯。

不得不说,王楠在当时无愧于其大场面小姐的称号,虽然世界杯小组赛上楠姐又玩起了突然掉线输给了高军,甚至被观众喊起了下课,但是小组赛出线以后先是拿下了当届比赛全胜出线的帖雅娜,又横扫了张怡宁终结了老张三连冠的梦想,决赛击败了牛剑锋第三次捧起了女子单打世界杯的冠军。


包揽前三名的中国女乒(我能说这是我觉得国乒最难看的一件领奖服吗)

这也在当时创下了一个记录,王楠也在当时成为了获得单打世界杯最多的人。

而张怡宁也在铜牌战击败了淘汰高军最后一次进军国际大赛女单四强罗马尼亚名将斯蒂夫,获得了女单铜牌。

说真的,这没啥好意外的,中国女乒的硬实力摆在这儿,这时候外协的选手们是真的不算给力,此时海外兵团第一战力林菱无缘参赛,高军虽然没了心理压力,但是三十五岁的人了,顾得了这场,顾不了另一场,李佳薇又是个上限很高下限也很高的主,帖雅娜虽然技术很野,但是战术却很平常,欧洲那边巴蒂斯库是真老了,欧洲双星在2003年之后状态就开始下滑,实在是没啥威胁。

2003赛季尘埃落定,国乒上下也是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是谁都没有想到2004年对于国乒来说又是全新的动荡。

—————————————————————————————————————————

老样子,先是求个三联,然后17号之前木有更新,大家体谅一下,S10了,作者可能要写点电子竞技的稿子,大家见谅。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六十五)争论比赛舆论沸满盈天 协调人事国乒重组中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