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知识总结(十一)——功、机械能

下面我们来学习力学中的有关能量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功的概念:
假设人搬动一个物体用了5N的力,搬起物体后,在竖直方向上将物体举高2m,然后放下物体,在人将物体举高的过程中,结果是物体从地面到距离地面两米高的空中了,这是最后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工作的成效,为了衡量工作成效的大小,引入功的概念。
我们说,如果一个物体在某个方向受力,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着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这个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写成公式就是:
功的单位是牛米,也叫作焦耳(),力的单位是牛顿(
),距离的单位是米(
)。
这里请大家注意,做功一定需要有力,但在有力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做功,例如:
人们拎着一桶水在路上行走,这里人们为了拎起水桶,需要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而在路上行走,距离是水平方向的,力和运动距离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
再如:人们搬一块大石头,用了力,但没有搬动,此时有力施加在石头上,但是没有运动的距离,所以这个力也不做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移动距离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不是在其它方向上的距离。
在理解了功的概念之后,我们下面来研究功率:
所谓功率,就是指人或某种机器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做多少功,也就是用来衡量做功速度的一个物理量。
我们把在某一段时间内做的功除以做这些功用的这一段时间,就得到了功率,写成公式就是: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功的单位是焦耳(
),时间的单位是秒(
)。
比瓦特更大的单位是千瓦(),它和瓦特的进率是1000。
下面我们来介绍能量的概念:
前面已经提到,人或者机器都有做功的能力,自然界中也有不少物体可以做功,凡是这些可以对外做功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就有能量的。
物体能对外做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下面来介绍几种类型的能量:
我们直观的认识到,运动速度快的物体比运动速度慢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大,这种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我们称为动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物体的质量这两个因素决定。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高处的水流下来比低处的水流下来更具有冲击力,这种因为受到重力,并受到高度影响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拉紧的弓弦比没有拉紧的弓弦需要更大的力来维持,这种因为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我们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下面我们介绍能量转化的相关问题: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机械能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那么机械能就是前面两者的合称。
当我们从高处下落时,速度会变大,所以动能会变大,这部分动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随着速度的变大,我们的高度也在降低,而高度决定了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也就是是能的大小。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势能转化为了动能,而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反之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