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应届生入职比亚迪,就业趋势将如何发展?
今年比亚迪招聘了3.18万名应届生,其中硕博比例达到了61.8%,研发岗位占到了80.8%,在如今国内经济转型时期注入了强心剂。
从猎聘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个时间点对于高端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基本上为先进、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实体行业居多,而且都有一定的门槛,也符合我国对科技立国这一国策的发展方向。
当然,就业难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解决,也不是通过一两家企业就可以解决,是需要我国发展更多的高端产业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数量。本人是在2010年毕业的,当时的应届生人数就有631万,而2023年达到了1158万,几乎翻倍。
一方面是大学扩招,另一方面是国内不可能一直处于国际上做附加值低的产业生态位,做衬衫换飞机之类的,就有必要培养更多的人才,等产业起来了再培养人才太迟,人才不够,产业也难以发展。而处于产业转型时期,则是非常痛苦的,需要投资发展产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之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而制造业,科技行业这一类实体行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足够多,才能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待遇。毕竟,提高就业待遇和解决就业问题不可能只靠金融行业,游戏行业这些,这些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 回到比亚迪招聘这件事上,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高端人才就业今后的去处将会有一大部分进入新能源车行业。
国内发展新能源车的好处就在此。来做个对比,目前比亚迪上半年销量达到了125.56万,在国内已经是新能源车的第一梯队,今年就吸纳了3.18万应届毕业生,而且研发人员比例达到了80.8%,也就是2.57万人左右,而过去在国内叱咤风云的丰田,其研发人员大部分都是在日本国内,在我国有一个研发中心,在常熟,按照百度百科的介绍,人员有200名,计划未来扩充到1000名,即使就按其计划的1000人来对比,2.57万vs1000,这个差距也很明显,同时也说明了就业问题以及就业待遇难以提高的关键:那些外资大企业都把高端就业岗位留在自己国内,给我们的只有那么点。 如果吉利,埃安,哪吒,零跑,蔚小理等自主品牌车企可以将业务做的更大,那么以后能提高的高端就业岗位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这3.18万个就业岗位遍布37个城市,岗位涉及的专业超过50个类别,这是个好兆头。这样一来,可以使得一部分应届生可以实现返乡就业,就不需要非得去北上广深飘,经济层面上来说这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就业开始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面倒,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能够在家,或者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实现就业,也降低了以后成家的难度,所有应届生都往特大城市跑,这不现实,而且也很难留下来。但是放在内陆的城市,不说轻而易举,至少难度也降低了不少。
比亚迪今年招聘3.18万人,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取得突破的一个迹象,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行业,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科技行业发展取得更多突破,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有更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