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倒计时丨我们为什么要考研?最好的回答是?

媒体发布的《23考研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与2021年3.37:1的考研报录比相比,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8:1。考研报告预计,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

从考研趋势和考情分析推测的数据,大家怎么看呢?
大多数小伙伴还是积极面对,加入2023考研大队,一起卷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考研,那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研?
为了遇见更多优秀的人
读研期间会让你遇到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你以前对于世界的认知,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未来都有特别大的影响。虽然研究生每年都在扩招,我国研究生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每年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认真分析一下你会发现,研究生其实还是少数。
优秀的导师
你有机会遇见优秀的导师,让你的眼界、学识、人际圈都会更上一个层次。那些有资格带研究生的老师们,都是在自己领域深耕很多年的优秀的人,他们可以带你发论文,为你提供与业内大佬交流的机会,如果你足够优秀的话,毕业后他们的资源还可以为你的就业提供便利。
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有机会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你会发现在这里遇到的同学和本科同学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与不读研的同学相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跟他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更深入细化自己的专业,去思考去探索自己更适合从事哪类职业。
为了保持变优秀的习惯
读研,不仅仅是读书,漫长的备考过程会让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考上研究生真的就说明你很优秀了吗,当然不能,但备考的过程,能够体现你这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这很大程度上已经能证明你很不错了。
进步思维
当你到了一定的环境,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进步。无论是在备考还是在读研的过程中,这一路你都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因为你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很容易共同进步。
自我突破
读研是一个实现自我的突破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自己接受更多的批评,然后战胜批评,进而更好得把握自己。虽然也会有焦虑,但焦虑总是短暂的,进步则是持续的,学历也是持续的,对你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影响也是持续的。
为了练就处事不惊的心态
读研是一场心灵的修炼,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很难坚持到“天亮”。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都很急躁,都在努力追赶周围人的步伐,甚至很少能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练就平稳的心态
备考焦虑吗?读研焦虑吗?工作焦虑吗?但你想想做什么不焦虑呢?焦虑有用吗?还不如放宽心,把需要完成的目标一条条列下来,一步步地去落实。备考的过程你会主动读很多书,有时候可以在书桌旁一坐坐一天,这个过程很像在修炼,只有修炼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机会去跟业内的大神交流。而修炼的过程也会助自己练就一个平稳的心态。
培养学术思维能力
通过研究生的学习,可以培养学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你在面对不同声音的时候,产生“我理解,虽然不一定认同,但是我可以包容”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让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都能保持相对客观的认知,做出相对合适的决策,一定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为了有足够的底气去尝试
无论你承认与否,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头部企业在招聘时可能不仅对学历、甚至对院校都有具体要求。这是进入的门槛。研究生期间锻炼了我们方方面面的能力,在此期间,各种学界会议、业内实践都会非常丰富,这极大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获得自信
首先是有足够的底气去投递自己的简历。社会上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读研的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不会太差,毕竟一个人坚持复习,克服重重苦难考上研究生非常不容易。你会发现,研究生毕业后,相较于本科,你的选择更多了,平台的提高会给予更多的自信,以往不敢尝试的岗位可能现在会大胆尝试,甚至面试时也比以前更加有自信,面试成功的机率也会更大。
参与社会实践
其次就是有足够的底气去跟身边优秀的同学组队参与实践。每个专业都会有很多学术类或者技能类的竞赛,以前你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敢去尝试,但读研期间身边会有自带各种技能的同学,跟他们做项目的过程会学到以前未曾掌握的技能。研究生期间每个导师只带几个学生,所以不会出现本科期间学生太多,老师们指导不过来的情况。而且在参加一些竞赛时,有导师的指导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很多哦~

专业课复习规划
✔️基础阶段(6月)
(1)学习目标: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
(2)阶段重点: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3)复习建议:
①此阶段只用快速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知识点即可。不用纠结于某个知识点,可能读到后面你就懂了,也不用做过多的笔记,在第一遍就开始做笔记容易变成抄书。
②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每门课0.5h足矣。理论部分与研究方法部分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③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教材以外的业界大牛作品。
✔️强化阶段(7月-9月)
(1)学习目标: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
(2)阶段重点:通过师兄、师姐回忆的往年真题,掌握重难点
(3)复习建议:
①搜集专业课近10年真题。若官方没有发布真题,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或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②研究近10年真题,通过知识点出现的频率高低,结合近年行业热点,了解专业课的复习重点。
③利用整块时间搞定专业课重点或没有掌握的部分。
④推荐使用自己画知识框架图(逻辑图)的方法,来加深对课本的印象,同时建立起初步的知识体系。
✔️提升阶段(10月-11月)
(1)学习目标: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能用答题语言表达出来
(2)阶段重点: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
(3)复习建议:
①要大量练习真题。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
②该阶段要开始背诵和记忆相关概念和理论。
✔️冲刺阶段(12月-考前)
(1)学习目标:熟记必背知识点,搞定做题模式
(2)阶段重点:做题做题做题,狂背狂背狂背
(3)复习建议:
①此阶段应继续做真题,最好是用整段时间做一套文章的真题。
②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③利用之前做的知识框架图,检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

过程决定结果
在事情一切未定时
你不应该去担心假如失败了要承受的结果
你应该担心的是 自己不够努力的话 就要辜负明明可以更优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