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再变得好一点点”
聚心的标志是两个人头上扛着一个耻字。
当初看到的时候,或许隐隐约约猜中了个中含义,但直到最后一集出来前,我都没来得及细想。
现在回头再想,也许就像是曾经看过的余华所说——
“谁也不愿意想成为一个病人。但你自己首先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是一个病人。有些人有一个毛病,他们总是在批判一些乱象是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其实首先应该知道,你也有一份。我认为只要说有人在认识到说,当一个社会中出现了有一个弊病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一份,那这样想的话就对了。”
正义到底是什么,这部剧也许到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足够深度的答案。
可是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本已几乎快要放下心中善念的刘浪,慢慢重拾起心中那一份良知的过程。
有的时候,良知确实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稀疏平常的话语、眼神、愧疚所堆积起来后,产生的那一瞬间莫名其妙的冲动。
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早已经变得幼稚了,但也许有的吧,同样被这部剧感染而变得幼稚的人。
我们曾经都是那些受了伤会哭、会无助、会想要有个人帮帮自己的人。
或许现在还是。
我们曾经也都是那些看到别人哭泣会感到难过、看到别人受欺负会想要打抱不平、看到别人过得不好会很想尽自己所能拉一把的人。
或许未来有一天也还会是。
——可是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放下一些东西,把一些东西忘掉的呢?
是像雯欣老师一样,想要对抗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自己无力破解的死局的时候吗?
是像林医师一样,在全心全意地付出了之后,却只换来一个骂名,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相信自己的时候吗?
是像连妍霏一样,被自己合作多年的伙伴抛弃落井下石的时候吗?
是像林小颜一样,明明再三警告却总也阻止不了自己父母的那一丝贪念而陷入诈骗风波的时候吗?
是像刘立伟一样,因为被骗被洗脑,被没钱逼到发疯,而即使明知道这一切都是骗局却也只能一错再错的时候吗?
也许在这样那样的一些时候,我们慢慢地选择了独立、冷漠、利益至上,过好自己的那一份生活,封闭起自己的内心,不再去为了那些自己有心无力的事情而搅乱思绪。
可是还是有的吧。
有那么一些人,似乎仍然,在冥顽不化般,为了那种愚蠢的良心而坚持,哪怕倾家荡产。
即使抛开林小颜不谈,聚心解散前后,慧芸姐的那几段演出,就一直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
“你们的事务所怎么能开得这么寒酸呢?”
是啊,到底怎么能这么寒酸啊。但凡如果自己愿意放下一些东西,都不至于落得于此。怎么可能连水电费都交不起呢。
可是叹一口气,拿起电话贷款,还是没有办法放弃残存的一丝希望。
“你要学会独当一面。”
也许慧芸姐也在林小颜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样子。所以她从未阻止林小颜去做她想做的案子,也许是因为她完全能理解那份自己曾经有过的心情。小颜或许现在确实很不成熟,即使声张正义也不是像她这样声张的,但总有一天,她会和自己走到一个台阶上。
“不要学我做公益了。”
可是又有些自嘲。或许心里也有那么一些劝自己放弃的声音。
“厉害哦,我佩服你。你真的很厉害。”
看向刘浪的时候,慧芸姐的佩服中又有几分羡慕。是羡慕刘浪的能力吗,也许吧。但或许更多的是羡慕刘浪能够放下那样的一些东西,而自己却似乎总也放不下。你真的很厉害,我要是能像你一样,不去挂念着公益案该多好。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不去挂念这些东西啊。
也许我由于个人情绪做出了很多主观的解读。
不过当时真的很想跳进屏幕里去抱抱慧芸姐,对她说,还有人和你一样放不下。
也是在这样的一些时刻,我没有办法置身事外,冷静地去分析个中利弊。
像慧芸姐这样的一些人,其实他们比谁都要清楚啊,自己在走的究竟是怎样艰难的一条道路。
所有那些在我们而言,只是稍受挫折,就已经避之不及的困难,慧芸姐、林医师,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抱着一腔热忱在为他人服务的人们,他们一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对抗。
我们今天看见了魔鬼,第二天绕道走便是。
而他们今天看见了魔鬼,明天还要再去见它,后天还要,每一天都要。
陈志豪的案子得到那样的结果,若是从前的刘浪,一定会觉得已经皆大欢喜了。但剧情进行至今,他没有高兴,心里憋着火,把怒气全都发泄在了健身器材上,累到瘫倒在地。
我想他一定想起了聚心的大家,想起了林小颜,想起了慧芸姐。
如果是她们的话,现在会轻轻松松地接受这样的结果吗?
魔鬼从来不会消失。
小时候的我也许会很严肃地去分析个中利弊,觉得有些时候主角的一腔热血没有意义,以卵击石,投石与海,不过是非常渺小的声音罢了。
但现在,看到像这样的一些人存在,我会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
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人该多好。
要是能像他们那样去做就好了。
至少,若自己做不到并肩对抗,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去给那些愿意与之对抗的人们泼冷水。
若不能一心为善,至少绝不为恶发声。
“我只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再变得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