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战11,寒冬腊月ROG Z11分体水冷装机

2021-01-07 21:16 作者:youzhusky  | 我要投稿


前言

     ROG Z11 是2020年1月初发布的第二款纯血ROG机箱,也是第一款纯血ROG ITX机箱,但是因为疫情问题到6月份才正式上市。折腾的2020终于过去迎来了2021,本人准备了两个多月的Z11分体水冷终于装好了。本人这台Z11其实Z11十月份就准备好是给C8I上5950X的,奈何这是2020年。ZEN3上市的当天没有买到,后来想双十一买吧,应该有货了哈,后来到双十二买吧,哪怕5900X也行,哈哈。期间买了一颗5800X,始终没有去开箱,这还不如3950X至少还有一股旗舰的味道就用他配Z11吧。

    在给ROG Z11分体水冷折腾的过程中,也是得出一个心得,Z11还是一体水冷比较简单,11°机箱上分体水冷在上满冷排的过程中不是一般的折腾。本人这台Z11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折腾点):

1、冷排规模上使用了顶部BP240薄排+侧面EK240薄排+底部BP120冷排,水冷头使用的是BARROW的POM CPU冷头泵箱一体,显卡是使用PG132公版PCB的RTX3080影驰金属大师OC,冷头选择了BARROW的公版冷头

2、因为顶置240冷排位置尴尬且会阻碍显卡和主板IO走线,所以在顶部位置大费周章布局两个240冷排的进出水接头非常不方便。这里的方案是BARROW的1个延长+2个钢琴键90°弯头+1个90度弯头+1对丝共5个接头进行串联,使得我只要等同布局480规格的进出水即可

3、底部的BP120冷排位+14CM的海韵FOCUS GX-1000刚好够走定制线,如果使用超过14CM的电源则底部不能再安装冷排(不过15CM的电源,定制线只走电源上面一边的话有可能可以,因为冷排位置刚好在电源下面一排模组接口一边)

其实有很多注意事项就不多写了,记得风冷就挺好

以下是整机的配置清单:

CPU:AMD 锐龙9 3950X 处理器

主板:玩家国度(ROG)CROSSHAIR VIII IMPACT主板 C8I

内存:影驰(Galaxy)星曜 DDR4-3600 16GB(8G×2)套装 台式机内存条

SSD:影驰(Galaxy)1TB SSD  PCIe4.0 名人堂HOF Pro

显卡:影驰 RTX 3080 金属大师OC

电源:海韵 (SEASONIC)FOCUS GX1000 1000W电源

机箱:华硕 ASUS ROG Z11战11电竞ITX机箱

水冷:BARROW 全家桶(BARROW POM CPU水冷泵箱一体)

冷排:EK 240 SE+ BP 240 +BP 120

风扇:ZeroZone幻刃BD-120机箱风扇黑灰

水冷走管,做的时候没有仔细拍,放完水才发现内部走管很难拍:

机箱的三处ROG标,前面板RGB灯和电源位RGB灯还有理线挡板ROG标
水冷走管
前面板上的ROG灯
C8I的扩展卡ROG RGB灯

桌面图:

Z11直立摆放
分体水冷内部
分体水冷局部
分体水冷局部
直立摆放桌面
横向摆放

主机展示图(直立摆放,我挺喜欢这样摆放的)

Z11直立45°
Z11直立正面
Z11直立45°
Z11直立摆放后视图,很喜欢这块侧板,拉丝、ROG、通风孔、雕线都非常有质感
Z11直立摆放前视图,一半铝合金一半钢化玻璃透视显卡
Z11直立摆放后视图,IO口可从上面走线孔或者右下的走线孔穿出,底部海韵GX-1000电源,ROG CASE铭牌

主机横置摆放图:

Z11横置摆放正视图(因为喜欢直立摆放,所以电源处的ROG标没有更换成横置位ROG标)
Z11横置摆放后视图

Z11横置摆放前俯视图
Z11横置摆放后俯视图

局部展示:

分体水冷布局,CPU冷头出水-EK240-BP240-显卡-BP120-barrow过滤器-CPU冷头进水
机箱底部的ZeroZone进风BP120和海韵GX1000进风口,顶部的BP240出风口的两把ZeroZone风扇
直立摆放的机箱底部电源ROG RGB灯和海韵电源,这个横置摆放的脚也是相当厚实的铝块,因为可能阻挡横置摆放的电源线,机箱配有转接头
水冷的走管,使用的是BARROW电镀铜管,没有使用成品弯管(对比了成品弯管和双头手拧对接座,还是对接来得方便吧)
成品图

配件解析

C8I

C8I唯一纯血ROG AMD ITX板子(不对是DTX。。。)
C8I主板全貌,上市已经一年多依然是旗舰,X570I和B550I依然是弟弟
ROG旗舰标志的背板也有大眼睛
供电处也有ROG标,同时供电为8+2相(TDA21472最大电流70A)
主板全家福,SODIMM.2子卡也有ROG标,顶部也有RGB灯

3950X

淹没在沙海中的旗舰,但是仍然排在桌面多核领域的最前沿 ;

难能可贵的良心AM4插槽,ZEN3还在坚持,希望5950X早日除去疫情之难


RTX3080金属大师OC

5499的首批3080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像上个月的6800和6800XT一样,影驰的3080金属大师也没有了,现在只有RTX3080金属大师OC
开箱全家福,使用3080金属大师OC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使用了PG132公版PCB,水冷头比较好找,不止有高端进口EK、BP,也有国产BARROW、BY
显卡本体摸一摸,金属大师用过几款,今年的30金属大师是个人觉得集颜值与低调于一体的显卡,高度标准,挡板有三槽和两槽更换,唯一需要考虑的是长度能放下就行,剩下有没有货的问题属于无解
RTX3080金属大师OC的背板,尾端贯穿镂空通风用途的金属大师标还是比较低调,不仔细看以为就是个普通图案
标准的显卡,三槽以内厚度,因为公版PG132受限设计了双8P供电
金属大师的11叶设计风扇
金属大师的11叶设计风扇

影驰星曜DDR4 3600内存

影驰的星曜内存,支持个人送保,支持华硕微星技嘉华擎的RGB,频率上有3000MHz、3200Mhz、3600Mhz
星曜内存本体,本次使用的是星曜销量最多的DDR4 3600 8G*2套装
星曜内存的铝合金散热器有磨砂质感,为灰黑色,并设计有多面切割
星曜内存本体的另一面,BOOMSTAR即为星曜
导光罩也是有设计多面砖石切割,一层散热器内还有一块透明三角形导光罩比较独特

HOF PRO 名人堂 PCIE 4.0 1T

名人堂HOF PRO 1T,现在980 PRO 和SN850 1T的价格都在2K以上,所以PCIE4.0下1200的名人堂性价比就凸显了,也可能是即将迎接新款名人堂群联E18主控的到来而对E16主控做的促销
HOF PRO 的本体,白色PCB和银色散热器
散热器本身配有铜管增加导热,但在我的C8I主板上稍有不和谐所以没有安装散热器只将PCB装入C8I的SODIMM.2插槽

海韵Focus GX-1000电源

海韵Focus系列的GX-1000 电源,现在各种1000W电源脱销,特别是海韵的旗舰系列比如旗舰钛金、旗舰白金、旗舰金1000W都很少有货
Focus GX-1000全家福,十二年质保和全日系电容、温控风扇启停、全桥LLC、DC-DC等等功能自然是一个都不能少
电源本体,进风口SS海韵标,进风风扇为FDB轴承
海韵Focus GX-1000铭牌,金牌认证
电源出风口,SEASONIC标和海韵标志性的混合模式开关
海韵全模组接口,海韵系电源的接口规范基本通用,像华硕电源、追风者电源等使用海韵方案的模组线基本都能通用
电源侧面Focus标

ZeroZone  幻刃BD-120风扇

这次原本使用的是祖传冷排风扇GT1850,但因为没有RGB所以改成了这款新上市的ZeroZone幻刃BD-120
此款风扇为FDB轴承2000RPM设计,风压和风量都不错
扇叶支持ARGB,框体有硅胶包裹很适合减震,也可以保护冷排或者机箱避免划痕产生,不过也是因为有硅胶包裹风扇厚度从正常的25mm厚度增加到28mm厚度
风扇排排坐

BARROW 水冷

这次水冷件除了三个冷排(EK240\BP240\BP120)基本使用了BARROW全家桶
BARROW AMD冷头泵箱一体,这款冷头高度集成,我选择的是兼顾耐用的POM泵盖,还有亚克力款还支持ARGB,也有intel款或者2011款,接头先因为通用所以排线比较宽,使用的IDE口供电(如果是SATA口就好了)
一体冷头上的ABC三口,A口为注水口(这里本人使用了两个45度钢琴琴键弯头)、B口进水口(进水口处使用了一个BARROW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水泵)、C口出水口(出水口进入BP240-EK240-显卡-BP120-进水口的过滤器)
底部的冷头接触面,冷头49条微水道 ;这款冷头其实是为紧凑的A4机箱设计,所以水箱相当小,排泡需要相当注意,本人这里也是注水口引出来接口,注水后必须要盖上才能排泡,否则很容易在停止供电之后回水冒出,需要很仔细的排泡,切不可操之过急
3090/3080 PG132公版冷头及背板
冷头及背板反面,这块背面相当厚足有2mm,不过我其实还有点担心如果是3090背面的显存是否得加个小风扇
RTX3080影驰金属大师OC显卡解体
右边有标识NVIDIA CORP MODEL:PG132(此公版非彼FE公版哈)
正面清理干净涂抹硅脂和导热垫
PCB及冷头合体
合体的背板
BARROW 14MM快拧接头,双胶圈的大小适中,这款也是可以更换彩色接头帽
BARROWCH的钢琴琴键转向接头,这个接头之前用过觉得很不错,主要是非手拧,两个方向对准之后用六角螺丝刀拧紧即可,在小空间内特别是Z11这种不适合手拧的地方就挺不错,颜值也是高于其他转向接头

ROG Z11机箱

Z11机箱的包装,很ROG。这款Z11没有上市就引起了玩家的注意,毕竟不同于ROG太阳神,Z11可是颠覆很多人对于ITX机箱的认知。但是在说明之前我还是要说一下想要用好机箱一定要好好看说明书,说明书很简单的没多少字的英文,但是涵盖了整个机箱内大部分的“机关”设计也是华硕设计师的精华
包装上的特点描述,Z11最大的特点是内部主板11°倾斜设计,不仅利于散热也利于走线
尺寸及参数,这款Z11很不ITX,因为他达到了194mm*531mm*386mm的尺寸,8.6KG。最大支持32CM显卡、13CM风冷、240水冷、16CMATX电源
打开包装,很有仪式感,JOIN THE REPUBLIC
这样是竖放,看到电源位置的ROG标,我觉得ROG设计师是希望大家优先使用竖放吧
撕去各种贴膜和标签,整机使用了两块4MM钢化玻璃和全铝合金箱体,上下两块盖板有塑料覆以铝合金面板
横置摆放,前面这里是双140出风口
横置摆放的另一面,这款侧板真的挺有设计的,如果是不带钢化玻璃,我一定将次面超自己摆放
横放的底部铝合金面板,这里同时也是240的出风口和电源出风口,中间和右边有设计两个出线孔设计;两个横放脚是全铝合金的很厚实。这块背板拆下只要注意机箱内部的一个手拧螺丝就行
底部和顶部的两块盖板,这个卡扣是左右握紧卡扣内收往上提即可取下
顶部可以看到拆卸前左右三块面板都各需要拧下两颗螺丝。两个14CM ROG风扇,不过这个位置不支持280冷排,而且240冷排也是只能上六颗螺丝,右边的两颗是空着的不能上,除非是安装两颗单独的12CM风扇或者单独的两个120冷排。
底部的14CM进风ROG风扇,考虑到安装的时候不会安装底部盖板,所以左边还是有四个脚垫防止机箱膈应桌子或者导致桌子有划痕。右边是电源进风位置
前面板的ROG标,前面板可以拆下,内部中间有一颗螺丝和顶部的两颗螺丝拧下之后底部卡扣往外提再往上推即可拿下
前面板的IO设计非常多,从左至右分别是RGB模式开关(四秒切换模式单按切换颜色六秒开关)USB2.0口、音频口、typeC口、USB3.0口、重启按钮、开机键,这块面板都是铝合金的。中间是一排显卡的进风口
铝合金背板的显卡进风口,这。。。是整块铝合金背板的线条一样CNC铣刀铣出来的和
ROG标,也是CNC铣出来的,这块板我觉得是整个机箱的灵魂所在
机箱内部设计,主板位为11°倾斜,中间一块挡板为遮住24P供电设计同时也兼顾2.5寸SSD支架
背部设计,底下因为11°设计所以底部理线空间比较大
中间是一块扩展卡,左下角设计有USB2.0扩展为双USB2.0(主要是考虑例如水冷需求的USB2.0和机箱前面板USB2.0)、ARGB一转三、4P PWM风扇一转六
配件全家福,配有水箱支架、ATX2SFX转接架、ROG螺丝刀、各种螺丝、底部冷排支架、电源位ROG换向灯板,电源延长线,说明书需要仔细看反正一共就41页
这是安装完成时拍的内部图
前面板内部,能看到前置IO的PCB板和显卡冷头,这里前置钢化玻璃面板拆下来时内部有一颗螺丝,没想到在上完显卡冷头之后螺丝够不到了,还好钢化玻璃面板顶部有两颗螺丝固定底部有扣子,搬动时也不是手拎面板的
背面,中间EK240薄排出风,底部海韵FOCUS GX-1000

大家好,我是youzhusky,第一次在B站投稿,但是不会拍视频,文章篇幅所限只有100张图,测试的成绩就不放了,大致就是3950X+3080的性能,也不玩显卡超频刷BIOS之类的,只是将3950X小超了一下,15度室温烤机显卡测试基本不超41度,5个风扇吹到外面差不多可以感受到暖风。


全文完

2021战11,寒冬腊月ROG Z11分体水冷装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