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外耳畸形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面对
耳畸形是容貌缺陷的一种表现,且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给患者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影响,严重的可能引发社交障碍、自闭等心理疾病。
耳畸形儿童中不少孩子都有胆怯、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交流等特点,甚至一些成年耳畸形患者,患上了自闭症。
患上耳畸形等容貌有些许小缺陷的患者,其心理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最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对个人的学业、就业以及后续的家庭、社交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孩子,往往会通过其行动、言行等表现出来,下面梳理了耳畸形儿童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九大症状,家长可一一对照,如发现相关信号,应及时应对。

1.发现孩子耳朵形态畸形后有哪些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如果发现刚出生的宝贝耳朵的形态有点突兀、畸形,很多的家长都会认为可能过几天孩子耳朵就会长好了,有些老一辈会说,多给孩子揉揉,就会长好看了。这是明显错误的处理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孩子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以往报道来看,治疗时机越早效果越好,6个月以后随着孩子依从性降低,矫正难度加大,父母护理难度也较大。有部分的患者需等到6岁通过有创手术矫形,为时已晚且有创。
如果婴儿出生之后发现耳朵形态畸形,其实通过拉揉的方式不完全能让耳朵长回正常的样子,反而容易因受到外力影响造成二次畸变。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早发现,早就诊。接受专业的医师指导建议,选择合适的无创耳畸形矫正器佩戴进行矫正。
说起耳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简单和局限。
耳朵最外面的部分叫做耳廓,它不仅仅是托眼镜腿,带口罩,最主要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郭志华博士
2.耳廓形态畸形的类型?
耳廓形态畸形有8种,分别为:垂耳,Stahl's形耳,耳轮畸形,环缩耳,杯形耳,招风耳,conchal crus耳,隐耳。很多耳廓畸形是混合存在的(含2种或以上的畸形)。
以下是部分耳廓形态畸形的治疗案例
3. 导致耳廓形态畸形的原因?
4、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矫正?晚点不行吗?
新生儿期耳朵具有可塑性,这是耳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透明质酸在起作用。而透明质酸和体内的孕激素有密切关系, 在孕激素的刺激下透明质酸增高。

婴儿脱离母体后72小时内,婴儿体内孕激素达到最高水平,6周后会迅速下降。
如果是母乳喂养,孕激素下降速度会延缓些。在美国大量临床使用证明在出生7天后的婴儿塑形效果最佳。
5、如果父母特别在意,想方设法遮盖有病的耳朵,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少一个耳朵很丢人,很难看。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少一个耳朵,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对待有病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最要紧的是看父母的态度。我遇到的一部分父母很想得开,根本不在意孩子小耳这件事,这种家庭的孩子心理很健康,能够很好的应对周围小伙伴们对其小耳的好奇甚至是不友好的举动。

也有一些家长实际上没想开,很内疚、也很痛苦,但他们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不在意,把痛苦留在内心,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发育一般也比较正常。
父母在孩子的心里就是天地。如果父母心理上没有调节好,并且毫不掩饰的暴露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觉得少长一个耳朵是很丢人的事情,妈妈的痛苦完全暴露在脸上、暴露在孩子面前,想法设法帮孩子遮盖患病的耳朵,这在心理层面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问题一定很严重,也感觉得了病见不得人,心理很难健康发育。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完善,小耳畸形已经不是大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解决。患儿的家长应该有勇气面对这一天生瑕疵,做孩子正确面对这一疾病的榜样,而不是因为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向孩子发出强烈的心理暗示,导致孩子心理发育的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