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531)漫川古镇
文游天下(531) 漫川关古镇 文/石岩磊 陕、鄂交界处的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是穿越秦岭的重要关口,又是南来北往货物的中转站,因此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超级大国时时在此交手,经常出现它上午被秦军占领、下午又插上楚旗的状况,所以催生了“朝秦暮楚”的典故。而变幻无常的战事,既令当地人的归属感比较淡薄,又使其本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这从现存的古建里可窥见端倪,更能在风土人情中得到佐证。 漫川关古镇因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其背倚峻岭,面朝江河,不仅踞群山之要塞,而且扼水路之咽喉,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明清至民国初年,漫川关商务最为繁荣,拥有300多家铺户,“泉盛源”“樊盛恒”“洪顺泰”“金隆昌”“黄聚兴”“徐贸源”等商号远近闻名。镇中至今仍保留着众多代表当年繁华景象的古建筑,比如武昌会馆、湖广会馆、骡帮会馆、杨泗庙、三官殿、朝阳洞等等,其中的骡帮会馆最值得一看。 它位于古建林立的明清街上,建于清光绪年间,由陕西、山西和河南的骡帮共同出资修建,为陕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会馆。里面的大殿、献殿、厢房、戏楼无不精雕细琢异彩纷呈,处处可见飞檐翘角藻井顶,灰砖青瓦马头墙,以及木雕彩绘石头墩,令人惊叹不已。并排而立的“双戏楼”更是博人眼球,其还被称作“鸳鸯戏楼”,每逢重大节日,上面都有戏剧表演。一边是咿咿呀呀的秦腔,一边是水袖长舞的楚剧,台下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而最让游客感兴趣的是漫川关古镇的风俗习惯,尤其是饮食方面的习俗最为独特。漫川关人吃饭十分讲究,一日三餐都要四菜一汤,遇有红白喜事更是场面宏大。先是摆上四样干鲜水果、四样凉拌小菜,供早到的客人闲聊消遣之用,等宾客到齐,著名的“八大件”上桌,有:刮刀丸子、肉丝大炒、豆油卷子、干炸鸡块、甜醪糟肉、红薯丸子、红莲蹄子、肉片小炒,同时再将水果凉菜碟换成家常热菜碗,满满的一桌美味佳肴让人大快朵颐,也尽显主人豪迈的待客之道。 精美绝伦的建筑是硬文化的体现,热情洋溢的风俗则是软实力的表征,但它们都掩盖不住战火频仍带来的苍白。会馆聚集说明商人在险恶的环境中需要抱团取暖,讲究面子折射出的是当地人唯恐被抛弃的无奈,朝秦暮楚并非他们主观上的意志不坚定,更多的是特殊地理位置造就的左右摇摆。大国的崛起总要伴随边民的苦痛,他们是无辜的羔羊,被薅的同时还要强颜欢笑,如墙头草般献出带血的谄媚。 漫步古镇的老街,人们似乎看到斑驳的木板门上镌刻着叹息,溜滑的石子路上书写着倔强。尽管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但生活还得继续,漫川关人日复一日地下田务农,年复一年地上街经商,在质朴中掺进狡黠,在圆滑间留有憨厚,这看似矛盾的风土,浸渍着无尽的怅惘失落与坚韧不拔。漫川关古镇便化作一部鸿篇巨著,令人久看不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