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感动美国运动员的清华大学“粉衣小哥”,讲述志愿冬奥的故事|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孙泽宇,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大三年级本科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

2022年2月20日,在鸟巢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现场,我万分荣幸地作为六名志愿者代表之一,代表全体志愿者上台接受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新当选委员送给志愿者的礼物——一盏红灯笼。这盏很好看的灯笼就像是志愿者的缩影,点亮我,温暖你,传递爱与感动。那是我第二次置身在鸟巢冰蓝色的梦幻中,站在舞台上,向环绕在四周数万名的观众挥手致意。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十七天前那个无与伦比的夜晚。
我是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标兵志愿者的一员。作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在运动员入场仪式时站在运动员所行走流线的两侧,指引路线、活跃气氛。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但要全程以高质量的动作和精神面貌完成好任务。作为场上第一线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其实需要前期时间与体力的投入以及始终认真的训练态度。

最早报名冬奥志愿者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标兵组的具体工作,只是听“标兵”这两个字,觉得可能是要站得笔直,就像国庆游行时天安门广场上挺拔的士兵。当时心中充满了想为祖国这件露脸的大事贡献力量的热情,就义无反顾得报名了这个组。直到2021年10月3日,我们第一次训练时,我才真正知道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当时第一反应挺自豪的,我从小到大基本没有跳舞的经历,结果第一次正式跳舞就是在鸟巢。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责任。记得训练第一天,导演告诉我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你们的状态会随着转播信号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你们代表的不是自己,也不是清华,而是中国青年。你们代表了全体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你们代表着中国。”
“责任重大”四个字,意味着更加严格甚至严酷的训练。从10月的第一周开始,我们每个周末都有训练,一直到开幕式当天,训练时长足足达到270小时。进驻鸟巢后,往往周末在鸟巢一待就是一天,我们不光要在训练期间兼顾学业社工等事情,还要面临体能的挑战。因为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很长,同时“调皮”的转播镜头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照向你,所以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要时刻保持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状态。第一个月的训练每周末结束,下一周的周一都会腰酸背痛疼一整天。而增强体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更多的练习,更多的训练。到2022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戴着N95口罩充满活力地完成这一个小时的跳跃。对,不止是一小时,还要戴着N95口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口罩后面张大嘴吸气的样子,整个口罩都在随着音乐和动作有节奏地起伏。每次全流程排练下来,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湿透的口罩,和穿在最里面可以拧出汗水来的衣服。这四个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十分难忘的磨炼。
不过我依然十分怀念这段奋斗的时光。我认识了很可爱的朋友,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我们会在训练结束回到休息室后瘫在椅子上谈心,会在极度疲惫甚至想放弃时相互打气。同时,我们也一同分享着站在鸟巢这个舞台上的喜悦与感动。2月4日出征前夜,我发了条朋友圈,我写道:拥有星星的人,终要以约定如星星一般闪亮,在2月的开始,在备战的终章。

开幕式当天晚上真得非常梦幻,站在全世界最大的地屏上跳舞,真的是发自心底的骄傲和自豪。那天运动员们也很兴奋,都不急着往前走。平日训练是五十分钟,那天晚上足足跳了七十分钟。当中国队从冰瀑门出来的时候,鸟巢全场由冰蓝色瞬间变红,《歌唱祖国》的旋律慷慨激昂的响起。我,包括我能看到的我们每一个同学,没有感到丝毫疲倦,只有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激动和热爱。我记得我当时一直在用最大的力气呐喊“中国加油”,得到了我们代表团的回应。我不记得当时我有没有哭,但在那样的环境下,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我异常骄傲,我的国家能在全世界面前展现这样一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异常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因为和Tessa的友谊而被大家所知晓,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站在鸟巢中央,被梦幻般宏大的景象包围,我由衷地感受到作为东道主的自豪感。这些年来,我的祖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她真心向世界传递着善意与爱,传递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价值。身为一名中国人,传递这份爱,既是骨子里温良的流露,也是充满自信的真诚表达。
这十七天,我亲身经历了许多充满爱的故事,我收获了十分珍贵的友谊,我见证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温暖的互动,我感动着所有的爱因为北京冬奥会相聚在一起。在冬奥会的最后,我有幸作为志愿者代表参加了闭幕式,看到各国运动员将鸟巢的舞台玩成了一个大聚会。当“天下一家”“友谊长存”的焰火在鸟巢上空点亮,我和我身边的同学眼睛都是湿的。我们为所有人没有隔阂、没有偏见的相聚与团结而感动,更为我们的祖国可以饱含这样的热忱与情怀而无比骄傲。
从2008到2022,北京奥运会星光点点的五环与北京冬奥会雪花主火炬台在鸟巢上空交汇。从夏天到冬日,我们共同见证了许多的成长。我从坐在电视机前欢呼雀跃的孩子,成长为今天站在电视机里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青年昂扬风采的志愿者。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们的国家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自信且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2008年我们敞开怀抱,真诚邀请全世界了解这个可能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我们热切地展示自己的文化,期盼着世界拥抱中国;而今天的我们,在欢迎中充满了自信与从容,自信的展示着新时代的中国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风貌。这一年,在疫情笼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仍然用爱与真诚拥抱世界,向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倡议,带给了世界消弭隔阂的温暖与感动。

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歌曲叫《燃烧的雪花》。清华标兵组的同学们会调侃自己说在所有志愿者里,我们应该是最“燃烧”的那个。我记得开幕式结束,有朋友问我,你们大冬天的穿那么少不冷么?我笑着告诉他,一直元气满满的跳一个多小时,不光不冷,整个人都燃起来了!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的主题色是冰蓝色的,身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就好像在做一场美妙的冰雪之梦。我真的很喜欢“燃烧的雪花”这个比喻,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冰蓝色梦境中的一朵朵雪花,用热情的笑容与欢迎传递着足以融化坚冰的温暖,燃烧青春与活力向全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开放、包容,更团结。我对自己说,所有的爱因为北京冬奥会而相聚,我很骄傲,在北京冬奥会这个充满爱与感动的故事里,我是其中一朵燃烧的雪花。
十七天的冬奥之旅,对我来说真得很梦幻,冰雪之约会因春暖花开暂时结束,但我们终会因团结与爱在未来重逢。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清华大学团委供稿
编辑:申亚萍(华中师范大学)、龚婧岚(苏州大学)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