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情绪,现在不是按闹分配
这几天发现两件有意思的事。
一件是,有一个闺女实名举报,说自己老爹被害死了,结合之前的实名举报,网友都是站在她这边的。结果反转了,她老爹是做错了一大堆事,想跑没跑成,心脏病犯了,没救过来。
另一件是,一姐姐黄码闯卡,被拦下后开始大吼,整个过程被拍下来被发到了网上。这件事没有反转,整个过程很清晰,只是人们关注的角度不同,同情这姐姐的比较多。
因为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情绪管理的书,对一些事中的情绪也关注的比较多,这两件事,明显就是没有控制好情绪引发的。
在情绪这方面,我一直秉持的一点就是: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事就说事,我冲你吼,就是不说怎么回事,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大概率是不能的,除非本来就没有问题,是我臆想出来了一大堆问题,比如网上经常传的“你重启下试试”引发的分手大戏。
当然,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我就让各个平台的客服治得服服帖帖的,跟这些客服聊天,有时候我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后来干脆遇到问题不找客服了,权当对一家店,一个平台的试错,以后尽量不接触就好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就是那些大哥大姐吼两句,别人就都被唬的服服帖帖的,有问题能立马解决。
然后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看上去是真理,实际上呢?
只有自己家的孩子,他哭的时候,才会给他喂奶,别人家的孩子,哭得再惨,关自己什么事?就算有那个心,自己也拿不出奶来喂他呀……
《深蓝的故事》里就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一个阿姨对自己的待遇各种不满,觉得给她的各种安排都是在针对她,占小便宜成了常态,连派出所的便宜都敢占,但别人都不敢得罪她,怕她赖上自己。
结果呢?她虽然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是人们都知道她是什么脾气秉性,慢慢都不和她来往了,她赚的那些钱最后也都亏了进去,最后无家可归。
现在网络环境就是给人一种“按闹分配”的错觉:只要你嗓门足够高,只要你闹得足够大,别人就能最大限度满足你的要求。
真相、真理似乎都不重要。
但是他们忽略了,人家那些闹的热闹的,有的是真有那么回事,最后也就是按章办事,有的是没有那么回事,最后还把自己折腾进去了。
事还是那个事,不管闹还是不闹,该解决都会解决的。
再看看前阵子的宾利哥和劳斯莱斯姐,这是聪明人的玩法。
你打我,我就认怂,你推我,我就摔倒,我绝对不话赶话和你发脾气动手动脚,该谁来解决问题就谁来解决问题。
其实,这种事换在自己身上很容易想明白,和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在一块,绝对是一种折磨。
但是人又是一个特别爱双标的物种,希望别人都情绪稳定,不给自己添麻烦,但是希望自己能靠情绪获得一些额外的利益。
于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成了他们的座右铭,坚信“按闹分配”的真理。
我这几个月就一直在和朋友说,在外面,和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那些看上去情绪不稳定的,这都是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这两年也让有些人憋出病来了,各种压力都怼到了一起,又得不到有效舒缓,最后不定谁会遇上,遭大殃。
既然说情绪,那就多说两句。
不只是愤怒一类的负面情绪需要警惕,快乐一类的正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定的觉知,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决策系统很容易被外在环境影响。
想想那些人美声甜的导购、主播小姐姐介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还时不时夸两句“大哥有眼光”呢?最后大哥一开心,决策系统受影响,买了一大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到货后开始后悔,自己咋就着了道。
这段时间看的相关书越多,就越发现情绪管理多有意思。
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别信“按闹分配”那一说,以后朋友会更多,机遇也会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