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华青玉谈诗词】格律诗平仄格律总论(番外篇①)六言绝句篇

我思来想去,还是应该把六言绝句和六言律诗作上来,因为毕竟要严谨,六言绝句和六言律诗也属于格律诗范畴,正是因为莫得多少人知道所以我更加要发扬光大!先看六言绝句的吧!
六言绝句这种体裁很少见,课本里我也出来莫得见到过。不过这个体裁还是不乏好篇佳作。
《喜晴》
南宋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八至》
唐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春景》
唐 李白
门对鹤溪流水,
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
惯看山鸟山花。
and so on.

六种格律
1.平韵平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2.平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3.平韵仄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4.平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5.仄韵平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6.仄韵仄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7.仄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8.仄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注:蓝字两种格律根据我的推理加考证是存在的。证明在文末。

(一)平韵
1.平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2.平韵仄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3.平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4.平韵平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二)仄韵
1.仄韵平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2.仄韵仄起首句入韵六言绝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3.仄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4.仄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韵脚]
证明:假设“仄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与“仄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不存在
则“不存在仄韵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
这与“存在平韵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不相符(存在平韵格律诗,则必定有相应的仄韵格律诗)
假设不成立
所以“仄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与“仄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存在
且“首句不入韵六言律诗”是真实存在的
鱼玄机(唐)《隔汉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根据“绝句与律诗”的关系可以证明“首句不入韵六言绝句”的存在
注:如果有更加有力的证明的话,可以驳倒或者支持我,但是不要骂人,谢谢合作~

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六言绝句凡是首句不入韵的,前面两句必须要对仗,这是其他几类绝句所不具备的,所以请注意一下。
实际上六言绝句其实就是七言绝句去掉每一句的第五字,这和一些词的格律由来有点像,有点像“减字”。
六言绝句一般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分明”,但是再再强调一遍:这不是金科玉律,还是要考虑犯孤平和三平调等特殊句式的。
如果是第五字没有按照给出格律的平仄,不允许拗救!!!反正“一三五不论”,这里你就不要救了。但是还是要考虑是否会犯孤平和三平调等特殊句式。
所以,为了避免格律不符,尤其要注意第五字是否可以不考虑平仄。
下期我会做六言律诗的平仄格律,欢迎学习~
慈悲慈悲,都好都好!
天眼流金绽暮光,抒卷层叠缀轮阳。
三生梦境风华界,争奈无人共说狂。——by莫得多少知交的青玉
三连加关注什么的随缘吧~
喜欢诗词的朋友交个朋友就阔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