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女性请大胆成为女性主义者

婚育女性请大胆成为女性主义者
在UP主全嘻嘻与上野老师的视频当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完美的女性主义者和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而似乎在UP主看来是否选择婚育是一个判断合格女性主义者的标准。其实我觉得很多认可女性主义的人,包括我自己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我自称为女性主义者但我选择了婚育,好像我做了违背立场的事情,那我必须找到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去证明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我的选择没有错吗?以及一个已经选择了婚育的女性就没有资格成为女性主义者了吗?
首先,要讲一下什么是女性主义者,这个当然有最基本的标准,否则无法以概念的形式而存在。在我看来,关心女性群体的权益,认可在目前的社会当中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权益未得到充分伸张这一事实,并践行有助于女性权益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女性主义者。这个定义中最关键的是践行有助于女性权益的行为,那么,选择婚育的行为是有助于女性群体权益的行为吗?我认为不是,在当下的环境中一个个体的女性选择婚育可能对个体有利,但对女性整个群体来说是不利的。为什么?因为目前的婚育制度对女性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但我们找不到比不婚不育更为有效的权益争取方式,这一点是因为女性群体缺乏有效组织和捍卫权利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这里无法最终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作出改变(这一点我写得很隐晦,请自行思考)。另外,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世界最高之一,这意味着大多数女性从过去的家庭领域走向了过去以男性为主导的公共领域,而这种情况下社会观念和制度仍要求女性回到家庭领域或者兼顾二者,但没有要求男性回归家庭领域,所以女性不得不为此作出牺牲,退回到家庭领域,损失公共领域的参与度与话语权,而任何人都清楚,更具有权力(Power)的领域是公共领域,因此,结合上述因素,我们的女性群体只能通过不婚不育的方式来作出最后一点改变,以拒绝进入家庭领域,捍卫更为重要的利益。但是,这个过程是极其艰辛的,摆在女性主义者面前的是社会观念和制度的Push,长久以来自我认可的观念的打破,以及放弃一些婚育当中正向价值的矛盾。同时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巨大,有可能自身条件较好或者比较幸运,女性个体会在微观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承认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制度中,有些人的权益损害的确很小,可能使她完全感受不到女性整体所面临的困境。而这部分人往往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中,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当这样的人走出来向无数年轻的女性宣扬婚育制度对女性公平甚至有利时,很多人因此会忽视女性整体所遭遇的结构性问题。回到我们的话题,选择了婚育的女性主义者就不配称为女性主义者或者具有瑕疵吗?我认为不是,因为为女性权益而努力不只有这一个评价纬度,选择了婚育仍然可以有其他践行女性主义的方式,就像一个环保主义者选择坐汽车(不环保)的同时他也可以用回收塑料的方式来践行自己的理念。但是选择了婚育的女性主义者必须要承认的是,自己的选择是一种妥协,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更为认可的价值的选择,自己的选择的确不利于当下女性整体权益的争取,自己作为女性主义者更不应该盲目地宣扬婚育正向价值,鼓励其他女性以自由选择为名,不加思考进入一个对自己和群体不利的制度当中去。因此,进入婚育的女性不必费劲证明自己进入婚育的行为是符合女性主义立场的,这就好像环保主义者使用塑料制品,别人批评这一行为不环保,你非要证明这一行为是符合环保理念的,如果真得认可环保主义的理念,在现阶段无法做到全部行为环保的情况下,能做一点是一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判断,女性主义也是同理。那么,在别人批评你进入婚育制度损害女性整体权益时,就应该大方的承认,并且让别人也慎重考虑后再做选择,在我看来,是更为合理的态度。同时,女性主义者并不只有单一的衡量标准,选择了婚育的人一样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去践行女性主义,改变女性群体整体的困境。所以,选择婚育的人女性主义者请你大胆称自己为女性主义者,并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