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悼念梦星琉璃社前主催店主魔理沙daze同志
天阴得很,风冷得很,枯黄的落木萧萧而下。噩耗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传来了。
若问这世上那件事最遭人忌讳,那自然是“死”,可是并非所有人都那样讳莫如深。譬如鲁迅就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死。但是这一篇死却不同,他不是为着我死后作遗嘱用——我自认为死离我还很远,暂且不需要他——哪怕下一秒就被飞来横祸结果。
这篇文章是为了祭奠我的一位好友而作。
他年纪二十岁左右,曾是我们社团的二把手,是我们社团的“元勋”,给予过我们莫大的帮助。但是他就这么走了,就在上个月,死因是癌症。这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状况,在他确诊的那一天,多半就已经料定了会有这样的悲剧结局发生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来的这样突然。
人总是要死的,宇宙间的万物没有不会灭亡的,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他应有的结局。我们不是蓬莱人,没有办法拥有那种永恒的生命,可是人间七十年,起码该是完整的享受的。生在世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结局是死亡,可阎王爷划生死簿的时候实在是过于信手,有的人还没来得及在这世上停留多久,就被逼迫着要匆匆的离开了。
我或许有接受死亡的觉悟,但是我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面对死亡。仿佛是郭沫若在《死》中所写的,“你譬比是我的情郎,我譬比是个年轻的处子。”我不知道对于死亡,我该抱有什么感情。是悲?是惧?是怒?还是麻木?怎样才是尊重生命,怎样才不会冒犯死者?怎样……
我对于死不算是陌生,但是我依旧是手足无措。有人说,永生太寂寞,要眼睁睁的看着亲人朋友接连逝去,可是即便在有限的生命中,又何尝没有被迫不断目睹这样的情形呢?亲近的,疏远的,喜爱的,痛恨的,一条条命在我的眼前流逝:熟悉的楼下换煤气的大爷在一天夜里猝死,我的姑父醉倒在三九天的雪地中就再没爬起来,一直关注的网友突发心梗而死,圈子里的同好遭遇车祸血肉模糊……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公仆倒在岗位上,戍守边关的将士战死沙场,人类科学的巨星忽然陨落……而他也就这样匆匆地走了,没有留给人任何准备的时间。
时间无情地流逝着,将一条条人命从世上剥离,在人们都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创痕——我们太贪心了,还想要他们在我们的心里多活一会!直到我们的记忆被磨损,可恶的忘却抚平了这些疤痕,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丝痕迹便也随着时间一起不舍昼夜地流逝了——不,不对,如涛涛江水般流逝的绝不是什么时间,而是我们啊!世间众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生在世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一不留神便已经从子宫走进了墓地。春去秋来,草木荣枯,日升月落,万物自一奇点来向一奇点去,我们的流逝积累成了时间的流逝。
我们不能停止流逝,我们不能逆转时间,我们没有起死回生的神力,没有办法将手伸过三途彼岸从死神手中将灵魂夺回来,面对着死亡的定局,我们无计可施无处可逃!对于这样的规律的我们什么都做不到,只能够像祥林嫂一样,痴痴地问着人类有无灵魂,世上有无地狱,死去的人能否在彼岸再相见,他们又能否轮回转世再回到这世上来。我们哀悼,我们怀念,我们悲伤,可这些东西对于死者又有何作用?他们真的会在九泉之下回应我们的最后的告别吗?我们写文章,我们办仪式,我们互相道一句节哀顺变,说到底都只是感动了活人,对于已死之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啊啊,可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这些了啊!生和死的规律永恒不变,我们只能徒自哀伤,徒自恐惧,徒自绝望,因为无论我们再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这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回天乏力,悔之晚矣!唯物论的观点使我们更加的珍惜当下,可是也使得我们更加畏惧死亡,当死亡到来之际,也只会给我们以更大的绝望,连自我安慰都做不到!他真的走了,我们真的已经永别了,从此人鬼殊途,只能被迫接受这种遗憾了!“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对于他生命,我就只能这样白白地任其流逝了吗?
无奈,无奈,还是无奈。见证着死亡的我,却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我只有暂且安慰着自己,人类是有灵魂的,世上是有彼岸的,生命是可以轮回往生的。啊啊,假若天地之间真的存在有缘分,我希望在来生能与他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