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红楼梦:红楼梦的一些知识补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笏满床:
“满床笏”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强梁
语出《道德经》:“强梁者不得其死”。
指的是强劲有力、勇武,也指勇武有力的人、健儿。强梁也形容强横凶暴,也是强盗的另一种称呼。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林如海的官职
姑苏林家的子孙,姓林,名海,字如海。本贯姑苏。贾母的女婿,林黛玉的父亲。祖上世袭侯爵,至本人以科第(探花)出身,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等职。后病死扬州,归葬原籍。
兰台原为战国时楚国宫殿的一部分。 [2] 东汉以降,“兰台”或“兰台寺”逐渐成为御史台(明代改都察院)的代称,同时“兰台”也被作为史官的代称。唐代时,“兰台”还成为秘书省的别称,并一度存在“兰台大夫”的官职。《红楼梦》中的兰台寺大夫,有研究者认为当指都察院御史。
巡盐御史,明清两代官名。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中,有专管巡视盐务的,称巡盐御吏,两淮一人、两浙一人、长芦一人、河东一人。 [1] 清沿明制,康熙三十年又增福建、两广各一人。 [2] 其职责主要是收缴盐税, [3] 并监督盐商的专卖。

敕造,指奉诏令建造
《红楼梦》第三回:“正门上有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其它头衔,是帝王制度的专属词汇。

红楼梦服饰经常出现的颜色-猩红
猩红(Scarlet)是一种颜色,是红色颜色之一,介乎红色和橙色之间。比朱红色深,猩红色因猩猩血液的颜色而得名。
比朱红色深,猩红色因猩猩血液的颜色而得名。指像猩猩血那样鲜红的颜色。

女四书
《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所作。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计7篇。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对女子实施柔顺之道的教材﹐影响深远。
《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于永乐二年(1404)所编著。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体例仿效《论语》﹐而以前秦太常韦逞之母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即班昭)等代颜﹑闵(此据《旧唐书》﹐而《新唐书》作颜﹑冉)﹐彼此问答﹐阐述封建妇道。其妹若昭申释此书。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亦非问答体。这不像宋若莘的原著。
《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此书分有统论﹑後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11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等事迹

《燃藜图》
画的是西汉时代学者刘向的故事。刘向夜间在天禄阁校对古书,有个穿黄衣服的老者进来,见刘向在暗中读书,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有了光线刘向才同老者见面。老者教给刘向很多学问,天明才走,自称是太乙之精(神仙)。

87版没有出现的人物
秦鲸卿,《红楼梦》中人物。秦钟,字鲸卿
他出世的时候父亲已经53岁了。在古代是标准的美男子。“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些女儿态。”就连王熙凤见了,都说宝玉比下去了!他和宝玉第一次见面就意气相投。俩人一同上学,以兄弟相称。他姐姐秦可卿去世后,他和宝玉送殡,在水月庵,与尼姑智能儿幽会缠绵。本来体质就差的他,受了些风寒,自后便伤风咳嗽,不想吃不想喝的病了。后来痴迷的智能儿逃出水月庵去过他家找他,被秦父发现了,赶走了智能儿,将秦钟打了一顿。秦父自己也气死了了。病中的秦钟见老父被气死,没多久也死了。真可谓是风流短命。

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抄手游廊的名字是根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一般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在院落中,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形似人抄手(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铁槛寺
“打铁作门限”,讲的是王羲之后人智永善于书法,名噪一时,为避免求书者将门槛踏坏,就把门槛造得特别高,再用铁皮包住,使之经久耐磨。 后来就把富贵人家叫“铁门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