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华为、三星不再标配充电器引网友不满!工信部回应:管理可行性还需研究!
iPhone 13系列的性能确实足够强大,配置和价格的优势,也吸引了很多新用户购买。根据苹果公布的财报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光是iPhone贡献的营收就高达395.7亿美元,占据了46.6%的比重。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9月iPhone 13系列发布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iPhone销量环比增长46%,超越vivo成为了中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苹果再次重回国内销量第一。不难看出,iPhone 13系列的需求十分强劲。

可是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苹果那边还在庆祝公司又创造了历史,用户这边可不怎么满意。我们知道,从iPhone 12系列开始,为了“环保”,iPhone全系不配充电器和耳机,后来iPhone 11等老机型也跟进,换了新包装。虽然很多苹果老用户家里都有多余的充电器可用,但仍有少数用户缺少充电器无法充电。
本以为这事只有苹果能干出来,结果包括三星、华为在内的众多安卓厂商也纷纷跟进,用户能怎么办?用户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过就因为不送充电器这事,苹果也没少吃官司。

此前据巴西科技媒体Tilt报道,由于iPhone 12的包装盒中没有充电器,苹果在巴西圣保罗州被处以近2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巴西可没有给苹果反驳的机会,直接就罚款了。
今年5月份的时候,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方同学及小组成员,就向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要求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方同学对比了iPhone包装盒上针对电源设计的说明和产品广告后,认为苹果对电源设计的提示缺乏显著性,用户很难发现。从当时的用户评论来看,很多人对苹果买手机不送充电器的行为积怨已深,纷纷表示支持同学们的做法。
而最近更是有用户把这件事,反映到了人民网。12月16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称:“现在买一个自带充电器的手机有点难,建议整改。”该网民认为厂商打着环保的名义在出售手机的时候取消充电器,希望工信部能够保护好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12月28日的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工信部在回应中表示,关于手机与电源适配器分离销售的问题,厂商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自行制定营销策略。在宣传销售时、产品包装及清单上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及随附材料,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与否。
当前,一些厂商没有按照惯例附加充电器,打破了消费者的惯性思维,如苹果、三星、华为等,也有如小米同时发售不带充电器和带有充电器的两个版本的情况,均符合消费者意思自治原则。另一方面因该问题不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消费者个体需求差异大,行业管理可行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大概意思就是只要厂商标明了产品及随附材料,那么就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与否,这没有违规,不过下一步还是会与厂商们商量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关于工信部的回应我们就不过分解读了,有待商榷,目前不干涉。
其实吧,取消附赠充电器和耳机为了环保确实没错,但错就错在厂商们为用户做了这个决定,而不是交由用户自己选择。到底是“真环保”还是“假环保”,估计只有厂商们心里清楚了,就是不知道下次又会“优化”哪些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