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嘲笑我妈的小姨,现在老实了!这都是因为她缺乏这个品格!
小姨其实是一直瞧不起我妈的,在家里边仗着她自己是老闺女,我妈又挺不招姥姥姥爷喜欢,就总欺负我妈。我妈人憨厚,也多数都让着她,这就更助长了她的嚣张气焰。
我是从八九岁开始记事的时候对她欺负我妈的事情有印象的。有时候我妈正在做饭呢,她就跑我家去了。对我妈指手画脚的——要么说我妈把我爸惯坏了,对她说话不好听;要么就是我妈屋子收拾的不利索;要么就说我妈给姥姥买的东西都不好;我妈只是笑,不跟她一般见识,赶上饭口,总会让她在那吃饭。
随着我和哥哥越来越大,我们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了,都反感我妈对老姨这个态度。妈妈这边始终忍让,难免我和哥哥有气,就用自己的方式回击老姨。
不去她家,也不跟她家的两个孩子玩,真是老姨要是说我们,我们都回怼她。她就因此更生气了。有一次我和哥哥因为表弟把我家里罐头瓶里的罐头汤偷着喝掉的事,和大表弟干了一架并打了大表弟后,她直接冲到我家对我妈大喊,说:“我们哥俩没有家教,不懂得谦让”当时她手指着我妈的鼻子说:“看你两个孩子以后能出息成什么样?”
现在想想应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不盼我和我哥哥好了!
我大学刚毕业那段时间,由于一些原因吧,找工作特别不顺利。有时会打电话回家和妈妈哭诉,被她听到了,就开始在村子里四处散布有关我的事情。说我妈我爸白花钱供我上大学了,在城市都吃不饱饭,妈妈被气得哭了几次。本身我在城市里飘着,妈妈就很担心,她自己的亲妹妹不安慰不说,又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断往她心口上扎刀,她能不难受吗?
而我的哥哥因为不愿意念书,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投奔了在另外一座城市的朋友,没有文化的他找到的都是卖苦力的工作,特别辛苦。她知道后更是洋洋得意起来。时不时地借着关心之名,来家里打听“我和哥哥现在是怎么样了?”爸爸早知道她别有用心,不愿意搭理她。可是妈妈不行啊,妈妈心中始终存着姐妹的亲情,再加上当时姥姥还在,她也不好和她闹得太僵。
妈妈后来和我说:我们两个刚进入社会时都颠沛流离的,她是很担心,但是她也知道,就凭我们两个这种韧劲,这都是暂时的,所以也并没有太过忧心。可是小姨总是三天两头的跟她聊天就往我们俩身上扯,这让她很烦心。小姨老是幸灾乐祸的样子在我妈身边转,把我妈气的高血压都犯了好几次。
也恰巧在我们哥俩发展不好的这段时间,小姨的两个儿子倒是都过得不错。
大表弟没啥文化,但是身体强壮,做事有一股虎劲儿,被一家保安公司相中,做了一个高档楼盘的保安。加上人本身活络,能说会道的,结识了小区里特有门道的业主,很快调换了工作。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竟然也进了一家正经八百的公司,收入待遇什么的都不错。赶上点子挺好的,有一年赚了十多万。在我们当地所在的镇上,给小姨买了一套房子。小姨就更加耀武扬威起来。
而二表弟,是比较老实能干的,在家里务农把地伺候得不错,还养了一群大鹅,家里也是年年都有稳定的进项,本身老姨就挺强势的,二表弟又很孝顺,对老姨也很好。娶的媳妇也是老姨说啥是啥。相对于我们哥俩那时的窘境,小姨几乎是要风德风 要雨得雨。在当时也确实有嘲笑我们的资本。
那时候逢年过节,我和哥哥都不爱回家,因为老姨和我妈嫁在一个村子里,她会拽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儿地问:“你在那边赚多少钱啊?,公司给交不交劳保啊?住的房子多大呀?”特别能观察你的神色,如果你的眼神有躲闪,她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的,说:“都是自己亲戚,需要帮助就直接说!”我和哥哥都知道她压根没有真正想着去帮助我们,而只是想着借此嘲笑我们。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刚毕业的头些年,我和哥哥都不稳定,但也许因为早早经历了挫折,我和哥哥更理性也更有智慧了,在相继于年轻阶段初入社会走过了最低谷后,我和哥哥在十五年后我们中年这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最大的阶段慢慢的都触底反弹了!
我终于找到了我喜欢的工作,并且也能用喜欢的工作赚钱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不错的生活,而且我的工作性质是在家就可以完成的 ,是最新型的现在大家都所羡慕的的移动式办公,不受工作环境的限制。而哥哥从饭店后厨的学徒做起,自己刻苦钻研掌勺做起了厨师,后来还开了饭店,哥哥比较有先见之明早早就加入“美团”“饿了吗”这些比较流行的订餐网站,积累了很多客户。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上下都在受到影响,很多人竞相失业,但我和哥哥的生活基本都没受到影响。反而相对来说还不错。
而小姨这时却蔫了!两个表弟都相继遇到了困境。
大表弟的企业受整体环境不稳定影响,大批裁员,本来大表弟就是通过关系进去的,在单位稳定之后不求上进,赶上疫情很快就被优胜劣汰了,被单位辞退!疫情之下工作很难找,只能花老本。他本身就遗传了老姨的脾气秉性,特别爱张扬,很爱面子,平时的花销很大。这老本也没有多少钱,很快就兜比脸还干净。无奈之下,急需用钱的他把给小姨买的那个房子便宜的处理了。十几万买的房子,让他不到五万就卖了。 小姨和小姨夫悲伤地拎着行李回了农村。再也没有那种农村有房有地,城里也有楼的骄傲感了。
二表弟是勤劳肯干,可就是人心眼太实,手机网络兴起后,他对种地这种赚慢钱的方式产生了反感,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时不时的被鼓捣加入一些赚钱快的项目,像中邪一样动不动就让人割韭菜。时间长了竟然有了负债。弟媳和他吵了好多次,也没有用。最终和他闹起离婚,带着孩子回自己娘家了。表弟也彻底颓唐起来,家里的地也不爱种了,大鹅养的也不精心了,病得病丢的丢也没剩几只了。就在家躺着整天刷手机,琢磨怎么用手机赚钱。小姨和小姨夫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二表弟彻底变成了啃老族。
这时候,她开始对我妈态度也好起来了,仍然时不时地问我妈,我和我哥哥的状况。我妈现在也学精了,不再说真实的情况,只是说我和哥哥也勉强维持生活,因为我妈太了解她了——她想从我和我哥这儿借钱,帮助她的两个儿子东山再起。我妈想着我们赚钱也不容易,就不想理她这个茬。
记得演员陈道明曾经说过一句话: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风光过,你还在山下。
山上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山下的人会爬上来,一定要做好自己。
这世界变化万千,境遇总有轮转 。
小姨就忽略了这件事情,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像永不落幕的太阳一样,永远耀眼。而我和哥哥则会一直晦气,一直会被她瞧不起。可没有想到,现实却如此打脸!
小姨用她的亲身经历让我了解到:这世界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都值得被尊重。不要轻易地嘲笑别人,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成了也被别人嘲笑的人。毕竟这人生变化莫测,谁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一帆风顺呢?
说话的时候嘴上有个把门的,别把话说得太狠!别把事做得太过!这是成熟的人最该具备的品格。而小姨欠缺的就是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