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观点来看,资本主义有哪些缺点?

1. 过分鼓励消费。
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存在于商品中。资本家要想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卖掉商品。他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想方设法的制造消费陷阱,过分鼓励消费者消费。消费者在鼓动下,冲动的买了一堆并不必须的东西(参考双十一,买买买的剁手党)。
在生产,消费,回收处理这些非必须商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地球环境造成了破坏。
2. 提升了创业的难度,阻止了阶层从下往上的流动。
少数人掌握着生产资料,普通人要想成为上层阶层,非常困难。你得有钱,才能挣钱。创业者的九死一生,大家都听说过吧。只有在经济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快速的追赶发达国家),阶层的流动才会产生。或者科技革命的时期(如美国,中国的计算机互联网革命。且不是所有经济体都利用科技革命产生了阶级流动,如欧洲)。
3. 当资本达到垄断时会扼杀创新。
资本追求自身不断增长,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垄断。资本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就会利用垄断地位绑架消费者,采用各种手段来打击新生的竞争对手。或收购,或兼并,或抄袭,如现在的facebook。
4. 短视。
少部分的科技资本,眼光会比较远,如硅谷的资本。但大部分都非常短视,期望快速获利,不愿做长线投资。极端的如,苏联解体后初期的俄罗斯寡头资本。嫌制造业麻烦,自身有大把资源,那就卖资源啊,来钱快嘛。再后来连挖都懒得自己挖,直接把矿山出租出去,谁要自己挖,就想躺着挣钱。
5. 越来越难管理雇员。
随着时代进步,无产阶级的觉醒,资产阶级鼓吹的那一套,大家都不太相信了。什么资产阶级,是勤劳勇敢的,所以越来越富有,最后掌握了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是懒惰的,所以最后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谋生。骗鬼。
初期的资本家确实如此,但当企业发展起来之后,资本家就完全是靠资本在挣钱。不然为啥同样是24小时,老板和员工的收入差距是上亿倍。资本制度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的发明各种管理制度,kpi,996。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企业又不是我的,我的劳动对得起工资就行了,干嘛要拼死拼活的为你卖命呢。
6. 企业被资本绑架。
本来企业就是资本发明的获利工具。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分开朝2个方向发展。初期资本对企业确实有强大的助力作用,但到中后期,就慢慢成了包袱和拖累。如软银投资了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到现在回报超过了1500亿美元,而且只要阿里巴巴不倒,这个回报还要永远的继续下去。
这样公平吗,这些钱不是从中国的消费者手中挣走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