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据分析应该自学还是报课?

2020-08-24 16:24 作者:戴戴戴师兄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戴师兄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提问:数据分析能不能自学?到底该自学还是报课?

师兄这里直接告诉大家4个结论:

    1、学习时间充足,才能考虑自学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就是浪费时间

    3、无论大家有没有时间,无论学习习惯好不好,都要先尝试一下自学

    4、预算充足时,优先选择报名高质量的课程

具体的原因下面分点论述~


结论1:学习时间充足,才能考虑自学

这点是无数自学失败的小伙伴们血与泪的总结。

自学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学习路径,在探索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走一些弯路,踩一些坑,而这些试错都是需要时间的。

没有时间去钻研难点、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在难点上卡壳,然后...很多人直接就就没有然后了。

并且,自学的时间不仅要充足,更要连续。

很多小伙伴一直坚持自学数据分析,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和各种原因,学习的时间总是不集中,学得断断续续,拉长了学习的战线,导致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发现怎么学都学不完。

很多小伙伴选择自学就是想拿时间省钱,但如果时间都不够,自学又谈何实现?


结论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就是浪费时间

对于大多数小伙伴们来说,我们在学校养成的习惯一直都是按照老师画好的重点,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过程中还得有老师的监督和反馈。

但自学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划重点,自己给自己定计划,遇到困难还得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大多数小伙伴在学习数据分析和比较复杂的知识时,不是迷失在了知识的海洋里,就是被各种困难直接劝退。

就算好不容易抓住了学习重点,制定了学习计划,又会发现,没有老师的监督,自己学起来三天打渔鱼两天晒网,十天半个月都没什么进展。

除了这些,很多小伙伴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到一个好的学习资源,第一反应是三连收藏,而不是去学习它。

其实,积累学习资源的习惯很容易给人一种资源就在那,我想学就能学会的错觉,错觉积累得多了,就会形成一种看到了=学会了的幻觉。

久而久之就会陷入通过接触知识获得快感,但不愿意深入学习的死循环,于是就一直在找资源和定计划上原地踏步。你说,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看到这,很多小伙伴一定觉得自学数据分析无望了,你这不是在劝退吗?

当然不是这样!因为,师兄的第三个结论是:


结论3:无论大家有没有时间,无论学习习惯好不好,都要先尝试一下自学

这跟前面的内容并不矛盾,师兄这里说的是尝试,而不是最终的选择,这个尝试一周左右就足够了。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试过自学才知道自己到底合不合适,师兄就是先试了一下自学数据分析,然后发现非常喜欢,自己也能主动投入精力学习,自然就选择了自学。

所以,在喜欢面前,时间和习惯其实都不是问题。

就算咱们尝试后觉得自学确实有些吃力,想要报个课,那之前的自学经历也会让你对课程质量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

当你知道一门课程没有办法解决你自学时遇到的问题,自然就少踩了一个坑。


结论4:预算充足时,优先选择报名高质量的课程

我工作后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习的时间变少了,自己的精力不够了,学习能力也出现了下滑。总感觉,边工作边自学新东西真的很难。

所以,学习,尤其是步入职场后的学习,最看重的还是结果,能学会才是最重要的。而自由自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奢侈品,这个时候往往成型的课程才是合适大多数人的学习方式。

如果预算充足,大多数人其实都会直接选择效率更高的报课,但预算有限、课程坑爹,我们才不得不选择自学。

如果有好的课程,报课学习就完事了。所以关于报课,师兄也会出一期《数据分析报课避坑指南》,让决定报课的小伙伴们也能省些钱,选择一些好课,具体的更新速度就看小伙伴们的点赞数啦~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自学还是报课?这两种学习方式的选择真的重要吗?

伟人曾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只要最后能让我们学会,自学和报课不都可以使用吗?

  • 有时间有兴趣,我们就自学慢慢探索,享受知识的乐趣。

  • 没时间没精力,我们就报课快速通关,获得知识的价值。

任何学习资料、课程都是我们实现最终学习结果的工具,工具就是拿来灵活使用的。

正所谓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自学和报课这两种学习形式,结合使用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最后,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和关注!!!

师兄也会尽力做出更优质的内容,让大家在学习数据分析时,少经历些弯路,多感受些快乐

我是戴师兄,我们下期见~

拜拜~


想看戴师兄真人讲解的,可以点击视频传送门:


数据分析应该自学还是报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