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拷打伪史论】有关古希腊的石质雕塑的工具与雕刻技术

2023-04-12 07:45 作者:AltumSpatium  | 我要投稿

往期回顾:

CV17457640

CV17539268

做一个提前的建议,伪史壬们想要抬杠的话先参考一下你们的前辈们的下场吧ww

你们并不比那波人聪明到哪里去



青铜与钢铁:

至于材质,也就是金属,受限于篇幅原因所以不是本期重点讨论的东西,之后我会单独开一个专栏来讲,在这个领域要抬杠的也先给我憋着。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用青铜凿雕刻石灰岩完全不是问题,相当轻松,大理石的硬度比石灰岩更高,但是用青铜凿也能办得到。用青铜凿凿石灰岩这一点有人做过实验考古,自己去看论文吧,贴在下面了,如果有伪史论者不服可以自己去试,动脑这种事不适合你们的话,好歹动动手,别一样不沾。

To Use or Not to Use a Minoan Chisel? Ancient Technology in a New Light

更何况希腊人还有铁质的凿子,并且希腊人也知道如何制作钢铁和淬火,另外铁凿子有发掘出来的文物。Vrokastro的原几何类型的墓里有铁斧、铁锛、铁凿和铁楔,Agora一个九世纪的墓地里也有铁凿,前五前四世纪的Rheneia、Delphi和Olynthus都出土过铁凿,事实上这东西在古希腊出土得多了去了。

当然我举的这两个图例都是船匠用的铁凿,手头就这两张彩图

工具类型:

某些人很喜欢从工具的角度上质疑古希腊雕塑,认为古希腊当时的工具不可能雕刻大理石,如果他们要真是觉得古希腊的雕塑是拿着平凿一点一点刮刮刮的,那确实不可能。

希腊人使用的雕塑工具

尖凿:

刃部为一个尖的凿子。

让尖端以垂直的角度敲打石材的时候,被敲打的地方会产生小凹痕,而以一定角度去敲打石头,就会产生一条凹痕。尖凿可以被用来垂直地敲打在大理石的石材上用于去除多余的石材。事实上在雕刻的过程当中,先由尖凿来凿出大致的形状,所以大多数的多余石材都是由尖凿所去除掉的,一般来讲在花岗岩这种石材上,尖凿都是垂直敲打的,但是对于大理石而言,建造可以以稍微倾斜一些的角度,以更类似于“刺入”而非是击碎的方式去在石材的表面上雕刻出一些短的凹槽。或者以更低的角度凿向石头,在每一击凿子不抬起凿子的情况下继续敲击凿子从而产生一系列连续的线条。

爪凿:

刃部呈现锯齿状的凿子。

这种工具也应该是希腊本土发明的,因为埃及的雕像上没有爪凿留下来的痕迹,而且爪凿也更加适合处理大理石,埃及的一些雕塑是更硬的花岗岩作为材料的,对于爪凿的尖头会被这个东西磨钝,而领一些比如石灰岩材质的更软的石头,用平凿与用爪凿的区别不明显,大理石的硬度适中,而且质地也比较紧凑,刚好适合爪凿。

如果爪凿以垂直于石材的方向敲击,就会留下一排小凹痕,而刻进石材上刻划一段距离就会留下几排平行的凹痕。爪凿的应用范围很多,比如爪凿可以用来区分发际线与前额,与此同时也可以用来取出一定面积的石头,用爪凿凿下来的石头的厚度应该比用尖凿凿下来的薄,但是比平凿凿下来的厚。因为爪凿的齿可以更深地咬进石头里。而且爪凿的齿也会切掉尖凿留下来的部分,能够使表面更均匀。

此外,一些边框也是很适合用爪凿去做。


阔凿:

阔凿就是刃宽三厘米,或者更宽一些的凿子。

事实上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和之后的时间里阔凿就不怎么被使用了,当然是因为这种工具相对而言不好用了。如果是干一些精细活,肯定是刃宽更小的平凿更合适,但是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原因肯定也不足以取代阔凿,阔凿是被爪凿所取代的,在修整尖凿留下的表面上,爪凿更好使,曾经有一段时间阔凿和爪凿是一起使用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虽然爪凿制作起来更麻烦,但是因为爪凿有齿,所以“抓地力”更强一些,而且爪凿的强度也更强。而且阔凿看似因为宽刃应该在处理表面上更快一些,但因为实则由于尺寸缘故所以并不能用于沿着雕塑的表面均匀地推敲,所以在速度上并不一定有优势。

平凿:

平凿自然就是字面理解的那种凿子,平凿一般的刃都是平直的,不过这里把那种曲刃的圆凿也给一并说了,因为它们两个的用途都差不多。

平凿比尖凿还要容易制作,锻造一把平凿只需要把一端锻打出一个平面并且锻出刃部来,但是如果想锻出一个尖尖就必须更加小心地转着锻打。平凿用的时候一般是凿出一些短到只有五毫米到几厘米不等的凿痕,用于做一些精细的工作,比如手、脚、眼睛、肚脐。头发之类的细节,然后再有就是打磨,不可能用完尖凿和爪凿之后就开始上锉刀和金刚砂打磨,肯定是要用平凿去修整,这样剩下的打磨工作也不会很麻烦,而且平凿也很适合做这种工作。当然平着去凿也并不是平凿的唯一的用法,平凿还能立起来侧过来用,以一定的角度用平凿一角的尖尖去凿出铭文、眼睑或者一缕头发。

钻:

其实古希腊工匠真正的手艺反倒不在雕而在钻上。古希腊的钻头一般是新月形或者说铲形的,也有圆锥的,早期也有平一些的,迈锡尼的石雕中还有空心钻头的痕迹。

钻有带钻和弓钻,弓钻的本质就是斜着用的带钻,弓钻的雕刻的凹槽上没有刻痕,但是弓钻每次钻不了多少,所以要钻很多次才能够形成凹槽,而且也有每次钻的力道不同,所以凹槽底部自然也不会太平整。但是,也有弓钻可以斜着用,所以希腊人开发出了新的使用方法。钻头可以钻出孔洞,然后也可以钻出凹槽,也有两种使用方式,一开始是连续钻出一系列钻孔,然后再用凿子修整,等到古典时期的后期,古希腊工匠会弓钻来直接钻出凹槽,这一点被用来繁复的衣服褶子上。

此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钻孔平行但是钻的运动轨迹倾斜并交叉地钻。

锉刀:

英文里锉刀有两个词,一个是file,一个是rasp,基本上可以把rasp理解成一种更粗糙一些的锉刀,这里管前者叫细锉刀,后者叫粗锉刀。

埃及人和罗马人都有在用细锉刀,但是如果在大理石上用细锉刀的话,使用起来有停顿感,搓掉的石头也并不粗锉刀多,事实上金刚砂这种东西的效率完全可以像细锉刀一样又快又好地完成同样的工作。

古希腊的粗锉刀平均每个齿之间是1mm,但是一些用于锉背景的肯定有2mm的间距,通常来讲大多数古希腊措大的齿排列都很整齐,而且工匠们用锉刀也不会太粗野,所以会一般会留下一些比较规整的线条,当使用的是新锉刀的时候留下的痕迹是比较薄而锐利的,但等到锉刀用久了之后,痕迹就会变方。另外,古希腊雕塑基本都会用锉刀打磨,而且锉刀留下的痕迹,哪怕是那些要上色的部分(UP注:大家应该都知道古希腊雕塑是要上色的吧)会用用浮石或者金刚砂打磨掉锉刀的痕迹,只有那些观者看不到的地方锉刀的痕迹才有所保留。

磨料:

希腊人用的磨料主要就是金刚砂和浮石,这个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技术:

在直接上凿子开始雕刻之前,古希腊工匠会先用腊、泥、木头或者石膏去制作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也会先做一个小模型,然后再做一个等身的大模型。然后就是复制了,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方法也有很多种。

铅垂法,就是做铅垂线,在古风时期,铅垂法主要是用来确保雕像是对称的,而在古典时期之后,铅垂法就需要辅之以测点法来衡量雕塑了。工匠们会先在铅垂线固定在雕像和模型的凸起处上,可能是钉了钉子,然后先在模型上测距,然后再转移到雕像上,而且还会用到多根铅垂线。但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会留下痕迹,希腊人后来还学会了用一个框架来辅助铅垂法的测量工作完成。另一种就是用卡尺,这种方法只需要在用炭笔在雕像上做出一些用来作为记号的点,就可以用卡尺来测距离了。

此外,这类古希腊的石质雕塑经常是分体制作的,或者至少说也要有一些底座去连接,一般也有两种连接方法,一种就是榫卯,把榫头插进挖空的底座里,头部和手臂一般也都是这么连接上去的,并且也会用钉子和胶水,不过至于雕像与底座之间不会用到,因为雕像的重量很重,不怎么可能发生位置偏移,古希腊工匠一般也不会给头部打销钉,但是偶尔也会打上,销钉一般是在榫头和榫眼之间,也会打上几个。另一种方法是两个平面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基本上来讲是需要销钉的,但是凡有规则也有例外,不过也不多就是了。

销钉一般都是青铜的,因为铁质的更容易生锈,生锈以后铁就会膨胀,从而让大理石裂开或者变色,不过也不是没有铁销钉就是了,可能是希望铅能够防止销钉不会生锈。销钉在连接上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插进两个部分的连接处之间预留的狭窄缝隙中,然后在销钉就位后用灌铅来添补销钉的缝隙,还有一种方式就比较随意了,是工匠用砂浆和销钉凑合着做的。但是砂浆也不是唯一的黏合剂,希腊人也会用蜂蜡和石灰混合来作为砂浆的上位替代,埃及人会用树脂为材料制作一种胶并且石灰石粉末增稠。一般都是在一些比较精细的地方上才会这么用,比如把眼珠子固定在眼窝上什么的。

上色其实也是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地方,但是不是今天的主题。不过可以稍微提两句,古希腊人在上色之后为了保持颜色的鲜艳会上蜡,用的是一种叫腓尼基腊的东西,就是把黄色的生腊露天开晒,然后用海水煮,吸收钠元素,再然后只要最上层的部分,然后容器里保存,然后再煮,再取走上层,最后把腊涂在布上晒干,最后就能得到白蜡。古希腊人用腓尼基腊之前是先高温熔化,然后加一点油,再然后用布蘸着这个东西去给均匀地给雕像打蜡,另外,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完事的,理论上也会定期维护。


先写到这里,想到什么或者找到什么再补充吧。

【拷打伪史论】有关古希腊的石质雕塑的工具与雕刻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