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创EDA-学习笔记(自用)
立创EDA的学习与使用
一、需要下载的软件
立创EDA:绘制原理图与PCB图
嘉立创下单助手:下单打板
(立创EDA也有网页版,可以直接进行绘制和下单)

二、学习内容
首先可以通过下方视频来大致浏览以下使用立创EDA画板的流程。

了解之后,可以通过下方视频来系统的学习一下具体的内容。
(该视频使用范例板:STM32F103C8T6)

以下为立创EDA使用的设计流程。

(一)原理图
首先,新建工程(标题命名按自己需求来)。


接着会出现原理图界面,进行以下操作。

选择好需要型号,进行放置。

放置好后,要去读所选芯片的数据手册。


可以通过下方视频了解怎样读数据手册。

这样可以了解所选芯片的各个引脚对应的功能和需要。

晶振电路:给单片机提供时钟频率(以下图片来源于数据手册)。
推荐的外部高速时钟是4-16M,典型是8M(c8t6)。

高速、低速外部时钟范围:


外部晶振连接:(该范例选用18pF)

按照上图绘制原理图(元件规格可以直接点击参数位置修改)。

32.768k晶振同理。

NRST是复位电路,SMD是贴片式(按钮在常用库里找)。


接下来是电源电路
一般情况下VDDA=VREF,可以连一起。


3.3v 需要降压(稳压)模块,ams1117-3.3,一块可以从5v降到3.3v的稳压芯片。

这里可以加两个电容保持电压的稳定。

ADC的作用以及外设电路
参考电压 (VREF) VDD: 数字电源,VDDA: 模拟电源,VREF: ADC参考电压;ADC:检测电压0~VREF。

可以看到VDD与GND中间有5个电容。

BOOT0 是一个设置启动方式的引脚,(内置BOOT1、 BOOT0,flash启动 )接下拉电阻,下拉电阻作用是:限流,防止直接接地,电流过大把引脚击穿。
设置启动方式,一般连10k电阻到GND。


在元件库里找到排针(快捷键N可以添加网络),至此特殊引脚基本画完。

(二)PCB图
画PCB
1、确定设计规则 (线宽、过孔大小、间距)
2、布局
3、连线(100mil ==2.54mm)
4、设计规则检查 (DRC)
5、铺铜 (可选)
首先,原理图转PCB。

在设计管理器中检查网络标号,有错误就改,都改对了再转PCB。

长、宽、高先默认。

之后得到下方界面,选中紫色框按Delete删除。

接着,回到原理图界面,全部框选后,布局传递。

可以得到

首先PCB是有很多层叠在一起的,我们现在画的这个是两层板,它顶层和底层都可以走线,一般默认都是顶层,顶层的快捷键是t(top),底层的快捷键是b(bottom)。
晶振越靠近引脚越好,为了防止干扰。
PCB一个器件的布线不要交叉。
这里可以改变旋转角度,可以改成45°旋转。


如果在移动元件位置过程中感觉他的标号麻烦,可以光标对准后右键,查找相似对象,把字体删掉,方便布局。

如果有元器件的连线出不来或者影响其他元件连线,可以把它放到底层。(点击下方标出位置更改)。

画布属性中,100mil=2.54mm。注意洞洞板之间的间距位100mil,这样排针才能焊接上使用。
按下m键,测量孔之间的距离,两排针之间的距离位100mil(2.54mm)的整数倍。
选中对象上下左右按键每动一下移动距离相同,可以找补。
布局完成,下面开始连线(信号线不建议直角或者锐角走线,一般使用钝角走线,电源线可以走直角,问题不大)
这里要先走电容再走稳压芯片,即+5v,3V3先走电容再接稳压芯片(电源线用20宽,其他用10宽)。
取消GND的走线。

当遇到同层线过不去的情况,过孔连线,从顶层到底层,鼠标点一下,按B,从底层到顶层按T,鼠标点一下,增加过孔。

最后铺铜
按快捷键E,选择网络标号GND,框选整个板子,蓝色底层,红色顶层分别铺铜。


检查DRC错误,哪错改哪。

(三)文件导出
生成制板文件,保存在自己需要的位置。

(四)下单打板
首先,打开下单助手。

第二步,上传文件。

第三步
选择板层、尺寸、数量。

最后,后续选项按需选择。(别忘了优惠券),提交订单支付即可。

关于元器件,可以自己选型购买。


(五)快捷按键
关于立创EDA的使用快捷键 CSDN上有详细列举
网址:https://blog.csdn.net/anlog/article/details/12275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