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真是了不起,垃圾也能建成高速公路?美国人真不敢相信

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建成高速公路?这种处理方式让美国人真的不敢相信,原本这些垃圾不是应当被填埋,又或者被丢到垃圾发电站进行“回收利用”,但这一次中国直接用它建成了高速公路,这却是老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随着使用了600吨废弃建筑拆卸材料建造的高速公路建成开通,接下来中国还能将什么垃圾变废为宝,将其变成建筑材料?

除了废弃混凝土和钢筋等建筑材料,中国在修建高速公路上用得最多的垃圾就是被车辆替换下来的各种废旧轮胎:不同于美国以往习惯把废旧轮胎作为公路基底填料固定物的做法,中国使用废弃轮胎的方式是将它们粉碎成微小的颗粒,并且与沥青混合搅拌,制造出名为橡胶沥青的新式地面铺设材料,在有着沥青表层抵抗紫外线损伤的前提下,这些位于路面基层的橡胶能够有效吸收和缓冲车辆通过时给马路表层带来的冲击力和压力,这让使用沥青橡胶表层结构的高速公路路面相比于单纯使用沥青表层的马路寿命直接延长了三倍。

至于拆卸楼房时产生的钢筋混凝土残骸和其他建筑垃圾,其处理方式就更加简单了,在去除里面的钢筋以后,这些陈旧的混凝土就是最好的机制砂原材料,而塑料残留物在经过一定的处理以后,就又能像是轮胎碎片那样,加强沥青表层对磨损的抵抗能力,而其余实在不能被应用到高速公路建造的木质材料或者是金属废料,就可以直接送去回收利用了,通过这种的分类回收方式,中国不仅降低了堆填区又或者是垃圾发电站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公路建造对材料和物流运输的需求,在中国目前的建筑用砂等原材料相对紧缺的前提下,这种将废料回收利用的行为,显然能让中国基建顺利完成建造目标的同时,有效降低自己的生产和建造成本。
尽管包括碎玻璃、废弃混凝土和废旧轮胎等各种各样的废弃材料本来就有着对应的处理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本的处理方法对于这些材料来说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就像是砖头和水泥块,原本只能通过掩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在这些水泥块降解速度相当缓慢的前提下,想要通过自然分解的方式让其回归大自然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倒不如将它们彻底粉碎,做成机制沙参与下一个建筑过程——碎玻璃也是同理,只要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并不是使用铝基水泥,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普通玻璃如果能够被有效粉碎,将其作为填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泥自身的强度和抗磨能力。

而对于废旧轮胎来说,作为沥青混合填料的命运相比于过去只能被焚烧,并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对大气层造成污染可是要好得多,这也导致了橡胶沥青混合填料被发明出来以后,将废弃轮胎点燃这种处置方法几乎在瞬间就被中国彻底消灭。
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浪费资源,只要有着能将垃圾分类回收,并且能够产生利益的方法,这样的方式必然会被大力推广,在垃圾实际上也可以被算作是一种资源的前提下,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对其进行浪费,因为只有充足地利用每一分资源的国家,才能成为未来有着充分发展潜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