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客座教授: 论文是内容为王
经常会见到中国留学生在写完论文后,找“人”润色自己的论文。但实际上,我曾见到一位留学生因提交了两篇“润色”后的论文被批注:“不知所云”而被迫再次补交论文。下面我从教授的角度解读一下这个案例:
大部分instructors,都能够容忍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在论文中出现一些小错误,比如介词的使用错误,同音词错误,甚至单词拼写错误等。但是,大家都不能容忍的是逻辑不通,因为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散文不同,论文是一个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最重要的是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科学、逻辑严密,因此,观点的流畅表达,逻辑自洽非常重要。
所以,当写完一篇论文,不妨考虑以下下面四个问题:
1.检验论文的逻辑是否清晰,具体方法是:归纳每一段的段首句,检验各段直接的逻辑性。
2.检查论文格式,具体做法是:整体论文格式,标准字体、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
3.较对语法。现在电脑都有拼写和语法的较对功能,对于有错误的单词下面,电脑都有红色或者蓝色的下划线提示作者修改。另外,需要注意主谓一致性、冠词a, an, the的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等。检查语法最简单的一个做法是,标出每一句的主谓宾。
4.检查单词拼写错误。注意拼写检查器的提示之外,是否有漏掉的拼写错误。
再回到前面那位留学生,润色后的论文,增加了很多晦涩难懂的词汇,以至于英语为母语的教授都难以读懂她论文的论点,更看不明白她的论证过程,所以,不能通过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