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而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既要有对节日及节日文化直观性、形象性的感性认识,更要有抽象的、全面性的理性认识,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民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等深层价值内涵,它具有普遍认同的意义及行为模式。任何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都存在着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它们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内涵因素;二是体现这些精神文化内涵的符号与仪式的外在形式与物化的载体。传统节日的外在形式则表现为时间节点与特定仪式,这是社会成员在固定的时间节点所举办特定的庆祝或纪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繁多,且内涵丰富,如春节(正月初一)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寒食节)祭祖、踏青;端午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八月十五)团聚、赏月;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赏菊等等。中国传统节日有16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土地诞、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冬至节、祭灶节、除夕……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经济的迅勐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及生活自主性的增强,促使人们透过节日现象把握节日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结合新时代,新思想,新方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