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朵进右⽿朵出?听课和记笔记也讲⽅法和节奏
是你?在两倍速的⽹课中以0.5倍速思考,虽然听了全部基础课却没有基础? 是你?笔记破万卷,精美如⼯笔,但是下笔却失神,犹如符⻤画? 今天,毓才君将为⼤家奉上听课和记笔记的技巧,⼀⼤波⼲货堂堂来袭!
ONE
听课不动笔,等于没听课
⽹课往往是考研⼈的开考第⼀课,但是如何⾼效听⽹课,却往往是考研⼈忽视的真正第⼀课。
选择适合⾃⼰的“速度”。
线上学习不同于实体课程,为了顾及不同层次学⽣的接受能⼒,⽹课⽼师普遍将语速拖慢。所以,应当将⽹课的播放速度作适当的设置,防⽌出现⾛神、瞌睡。⽐如,徐涛⽼师对强化课课程的听课速度建议是1.5倍速。 对于如何设置倍速,毓才君提示多参考某乎上的变速⽅法。如果是某度云的⾮会员,可以在海鲜市场采⽤租号观看。
配合讲义,瞄准⼲货。
⽹课虽然以“课”称,但更属于⾃学范畴。这要我们做⾜准备功夫,⽤“⾃⼰的有货”换“他⼈的⼲货”。
⾸先,⽹课讲义。
如果没有相关⽂字资料空⽿听⽹课,毓才君亲身经历体验,这就是⼀场⼤型的从知识的全世界路过。
其次,笔记的“⽼传统”不能丢。
⽹课本身相较于线下课就⽆法提供⾜够的知识印象,必须下边听课边记笔记,才能和⽼师保持知识的输出-输⼊同频。
⽹课笔记,转记为王。
“⽹课不等⼈”,如果半暂停半记笔记式学习,断断续续,容易透⽀⾃⼰的耐⼼。毓才君建议通过平板或者电脑的分屏功能,应⽤“转记法”记录课程的框架。 何为转记法,类似于做听⼒题的逻辑。在观看⽹课课程中,把框架性的⼤标题以及关键词记录在草稿纸上,形成课程内容的图⽂转印。 课后,将转记的内容形成书⾯规整的笔记,以做复盘。对于喜欢⾃⼰diy完整讲义的同学,建议不要边听课边极限测试打字速度。⽹课很容易找到电⼦化讲义,可通过⽩描、全能扫描王以及⽹盘会员功能将pdf格式转为word格式,然后根据⽹课内容进⾏增减。 “⽹课虽好,不要贪杯。” 看⽹课要把握好好的节奏,除了要有速度、有笔记,还要记得不能贪多。“打卡。⼀⼝⽓连看6⼩时,刷完全部课程。”这是⽹课视频中的常⻅弹幕。
⽹课是⼀种深度理解型学习资源,⽽不是浏览型资源,这是纸质书视频化的前提。
所以,⼀定要根据⾃⼰的眼睛劳损承受能⼒、师兄姐的经验以及⽼师的建议,适当安排⽹课、笔记、做题的进度,做到⽤做题填补⽹课学习中的缺漏,⽤笔记重映⽹课内容的结构。
TWO
笔记的完美,不是完美的笔记
(⼀)记笔记的误区
看上去很美的表⾯主义:
笔记花枝招展,缺乏可读性。笔记,古已有之的卷王特产。在古代是朱批,就是将批注以红墨着;公元2023年,点开“随时发现新岁⽉静好”的某红书,便是⼀本厚厚的“五颜六⾊”批。
现在,很多同学有把笔记往繁琐、复杂、精细化制作的趋势,有意⽆意⽤超过七⼋种颜⾊代替不同的功能部署,认为以此增加笔记的趣味性,提升再阅读体验。
笔记的⽬的是把书读薄,不是把书读花。对于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容易发⽣⽂章开头所说的,笔记花枝招展美如画,近看⻤画⽆所知。 笔记的形式最好是简单、⼀眼就能明⽩的。这要求尽量⽤少量的颜⾊,把握字体的⼤⼩、间距以及形体。因为⼤部分同学⼿书的能⼒以及对阅读视觉的掌握易出现⾃我感觉良好,实则在阅读时会造成很严重的阅读阻碍,既不有利于⽇后阅读理解,也浪费时间。
结果主义:冗⻓的⾃我感动实录。
记笔记从abcd开始就是⽼师⼝中的“好习惯”,这⽆形中提供了⼀种正向的评价反馈——这是对的、好的,这是值得三连的。 很多同学⼀板⼀眼的把书事⽆巨细地做了⼀本⼈⼯校对,也被侃为“抄书式做笔记”。不是个别现象,这更像是我们打怪升级过程中的必经关卡。 要知道,做笔记的旨要是两部分,
⼀是制作过程对知识点的反复咀嚼、理解,
⼆是⽇后可以重复使⽤,精华再淬。
我们要做的不是书本进度的⾏⻋记录仪,⽽是犯错的执法记录仪。选择⾃⼰的薄弱项、错误项,有标准、有体系的完成笔记。
以下是毓才君对”如何做笔记“的⽅法总结。
(⼆)记笔记的⽅法
做笔记,实际上是构建笔记。这是⼀个从⼤到⼩,从浅到深的逻辑梳理过程。
森林先于树⽊,框架展开知识。
⾸先,梳理出⼀个知识框架。
这个框架能够周延地映射整个知识体系,让待打卡的知识点先有森林,再⻅树⽊。对于这个知识框架,可以借助于软件app、书本⽬录、机构资料搭建。
考点导向,分⼩类⽬构建内容。
书本的表达是流畅的,为了保持教科书,⽽不是教辅书的尊严,书本不能以“XXX的概念:是种概念的属概念”形式上间断式地、表达上整⻬地下定义。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考试的⻆度,从考点逆推笔记,从书本的“⽂化”表达中摘出法⾔法语,进⾏规范调整。构建忠于书本,适于考试的答案。 以某知识点为例⼦,就应当将构成要件、特征、适⽤范围、法律效果等⼩类⽬,以每个⼩点2~3句话摘出来。要注意,考场上⼤部分单个答题点的得分空间就是2~3句话。然后,再根据资料进⾏补充润⾊,完成⼀个对应知识点的专题。
辨别考点,题感与资料包不可少。
逆推考点,⾸先是⼀种考试的嗅觉——题感。听起来⽞之⼜⽞,但是⼀本800⻚的书怎么可能逐字逐句背下来?
第⼀,真题的题型指向。
真题的考题类型建⽴在书本内容上。⽐如,概念⽐较题的题⽬答案⼀般定位在书本概念群出现的单元;
第⼆,法条的内容结构同类项指向。
书本的内容⼀定是囊括法条⼜⼤于法条的,围绕法条作发散性讨论的;⽐如,问监护的公法化趋势,实际上国家权⼒⼲预监护的法条表现;
第三,机构真题和法考真题的热点指向。
机构真题和法考真题往往能够根据最新考情,及时调整和更新讲义,作出新考点的研判,提⾼笔记的针对性。
破除刻板印象,不局限于基础笔记。
笔记的类型多种多样,可根据⾃⼰基础和资料的丰俭情况判断。有些同学不需要基础笔记,更需要的是分类总结笔记、错题笔记。 ⼀定要打破对笔记的刻板印象。笔记是对阅读资料之后的再升华、再梳理,只能是辅助和增强作⽤。 另外,在倡导⽆纸化学习的现代考研,对于⽆法控制字体⻰⻜凤舞,维持字体端庄的仙友,毓才君建议使⽤onenote、goodnotes以及notability等笔记书写app完成,这样笔记的可阅读性会⼤⼤增加。 这就是毓才君给⼤家总结的关于听⽹课和记笔记的⼀些技巧。 各位同学⽆论在听⽹课、记笔记还是边听⽹课边记笔记都要及时根据⾃身情况调整⽅法、⽅式,提质增效。 最后,毓才君在这⾥祝各位不负勤学苦练功,终成⻓安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