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村振兴视角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策略

2023-02-18 09:56 作者: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  |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亮眼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以完善先进的农业软硬件设施、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顺畅进行为实现指标,要实现这些指标必须破除当前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找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下面南耀建筑设计浅谈一下乡村振兴视角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策略:

1、加快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生态养护工程。农业生态环境除了保护外,要适度恰当地开发利用,建立一批农业观光生态园和采摘园,实现以自然生态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通过“藏粮于地”提升粮食产能,将粮食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粮食单位产量,这个产能的提升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升。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发展的高效化和高质化,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高质农产品产量增加双丰收,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2、完善农业软硬件设施,营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标准农田、便利的交通、农田灌溉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宽带、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因此,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均等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地的灌溉面积和灌溉质量。加快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运输的效率和能力,保障我国运输农副产品车辆安全快捷到达目的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立一批数字化农业产业园,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我国农业在很多地方仍是小农经营,要加快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大数据解决农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农副产品在线交易平台,促进农业产业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国家公共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外,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助力农业现代化。

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牢牢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主动权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资源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依托,在未来集体经济发展中,在不触碰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可以将农村的土地资源纳入到集体经济当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可以多元化,可根据土地特性实现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的多样化发展。乡村要根据各自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掘村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激活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释放充足的动能。

4、鼓励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耕地有一定要求,只有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机设备来更好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国当前的耕地结构相对比较零碎分散,这对于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非常不利,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所以在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农户更好地对耕地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转让、租赁等方式来改变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模式,使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够实现,让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种植经营要求相对较高,可以鼓励种植大户更好地进行相应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土地规模经营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带动该地区的乡村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视角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