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16 《论一元论的历史观之发展》

2023-05-20 08:1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6、《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普列汉诺夫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一八九五年以别尔托夫笔名出版。

  这书以丰富的材料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革命中的现实意义,并批判了民粹派头子米海洛夫斯基等人的反动哲学思想。列宁对此书评价很高,说它是“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1]

  这书前四章考察了十八到十九世纪法国和德国哲学家们的历史观,说明他们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可能找到打开历史发展秘密之门的钥匙。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派认为“世界为意见所支配”;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把人性作为历史观的出发点;黑格尔虽然把辩证法应用到历史中去,但他又把它置于绝对观念的主宰之下。因此,他们都不可能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五章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章,系统、扼要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详细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普列汉诺夫在这里,严厉驳斥了那些诬蔑马克思只单单看到“经济”概念而否认道德、哲学等概念的意义的滥调。他说:“马克思没有否认所有这些概念的意义;他只是阐明了它们的起源。”他还批判了那种“把群氓和英雄对立起来,以为群氓不过是一大堆零”的资产阶级的英雄史观。

  这本书也存在一些原则错误,如过高地估计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康德的学说与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相提并论等。尽管如此,它基本上仍是一本比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注:

[1] 《列宁全集》第十六卷267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16 《论一元论的历史观之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