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兵:“民族特色+信息化”齐发力 助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智慧”发展
国际在线城建频道消息:戒毒机关作为政法队伍的组成部分,担负着管理教育戒毒人员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戒治质量这一中心任务加强教育戒治、戒毒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切实维护好戒毒人员的生命权、健康权,促进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近日,国际在线城建频道“创新城市建设及治理体系 推进城市发展现代化进程”全媒体报道活动,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民族特色及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对话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局长王子兵。
疫情防控 严防向外延伸蔓延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按照司法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的工作要求部署,制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抓好干警、抓好场所的安全稳定。据王子兵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主抓队伍,通过队伍管理抓好戒毒人员在疫情防控、生活戒治、医疗方面的工作,确保疫情不流入场所、不出现向外延伸蔓延。2020年前三季度,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无发生一例戒毒人员和干警职工的疫情问题,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在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工作中,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采用科学戒治手段 输送合格社会人才
据了解,党中央提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要求政法系统在执法工作当中,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做到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做到依法行政执法,把法律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的生活中。
王子兵强调,从戒毒角度而言,戒毒系统主要是对戒毒人员的戒治,司法部提出的全国统一戒毒模式,是在旧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换挡升级,是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统一戒毒模式实行对在场所戒毒的人员从“四区五中心”,从接收到戒毒、医疗戒治到入所教育,到中间管理,到之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改进到进入社会之后的后续照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戒毒管理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心理、社会帮教等戒治手段,真正的把戒治工作做到科学有效合理,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同时仍要做好后续照管工作,与社会的帮教组织、社区、公安机关社区、家庭进行联帮,使戒毒人员走向社会之后,能够保持操守率,降低复吸率。
扩展地方特色 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建设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既有民族特点,也有区域特点,点多、线长、面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医疗戒治方面,戒毒人员成分的变化,病残戒毒人员的成分逐渐增长。
王子兵表示,为解决这一瓶颈,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计划建设内蒙古中部、东部、西部三个病残所。其中,呼和浩特市赛罕戒毒所为中,西部鄂尔多斯戒毒所为西,兴安盟统一戒毒所为东,三个病残所的建成,有助于解决社会戒毒人员被公安机关决定之后,病残人员难以应收尽收的问题。
同时,针对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教育师资力量,包括民族心理咨询师、具有民族特色的人员的管理教育,引入社会戒毒所中,发挥社会资源对在所戒毒人员的帮教工作转化的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在戒治工作中颇有成效。王子兵介绍说,乌海市戒毒所的书法戒治工作已经开展6年,特别是近2年来,所内的违规率急剧下降,没有出现戒毒人员打架斗殴闹事的情况。通过2年的书法戒治,一些戒毒人员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且获奖,有效地激发了干警职工写书法、爱书法、学书法的热情,同时也成为内蒙古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蒙医药戒治方面,从乌兰察布戒毒所和土默特左旗戒毒所都开始了努力的尝试。王小兵表示,通过运动戒毒、书法戒毒和中蒙医药戒毒等各种戒治手段和戒治方法,多方位、多渠道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戒治水平和整体实际效果。
信息化助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智慧”发展
2019年按照司法部办公厅印发的《智慧戒毒建设实施意见》,以及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将内蒙古女子戒毒所作为智慧戒毒建设的试点场所,探索性地开展智慧戒毒建设工作。
王子兵表示,从一年多的工作运行来看,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管理局“集中资金 试点先行”,在女子戒毒所建立了全区的执法管理平台和医疗管控平台,同时将两个平台设到区局,区局协调全区各戒毒所的两个平台建设。与此同时,还设有自有资金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用银行管理,为戒毒人员提供家人寄送、补贴、劳动报酬、资金管理等,可有效减少违规违纪现象,效果非常明显。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执法平台建设、医疗管控平台建设、自有资金管理平台建设,都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司法部戒毒局的肯定。
最后,王子兵强调,从目前看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在“一所先行”这种方式进行试点之后,将逐渐在内蒙古自治区把执法管理平台、HIS系统、安防管控平台、大数据系统建立起来,形成以信息化为链条,以各场所为支点,在全区范围内提高执法戒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做出新的贡献。(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