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Fi随聊第36期】Final B series 新品鉴赏会成都站

final的B系列三款新品的巡回到了成都海帆音频馆这一站,反正假期闲着也是闲着然后就去听了下。
B系列的命名也很精简,B1(一铁一圈),B2(单动铁),B3(三动铁),数字代表着研发顺序。而定位则是B1最高,B3其次,B2最低。确实容易引起混乱。前两者配置了final比较出名的京线,B2则是黑线。

佩戴不需要多提,final的这个设计语言比较有趣,佩戴还是很舒适。


先说B2,单动铁,低频的量比较少,声音散,略糊,解析高,比较注重于中频,人声远。比较有味道的一条塞子。然后尝试换了下aet08,下盘更加稳定,但整个塞子的形体感会瞬间变差。和我之前尝试给e3k换套是类似的结果23333。上了推力稍微高一点的前端比如kann cube驱动时,动态,瞬态较于直推有一定改善。



然后是大哥B1,直推时低频重,轰头,高频亮,中频很窄,两头翘,解析差,听感一般,人声很远...这个声音是有雷到我的23333
比较吃推力,同样在直推和kann cube两者之间比较,是B系列三者之中变化最大的,低频量回收,官方所宣传的广阔声场此时才显露出来,走向比较均衡,动态稍有改善。遗憾的是,声音依旧发软,糊。在更换了re262的双节套时,声音会略微松散一些,听感上要好点,更换新款sf套cp360,人声更近了,使塞子的声音走向更居于中上盘。




最后是B3,直推比起前两者出声干净很多,是三者中对驱动力需求最低的。解析是三者之中最好的(不枉费用了两颗动铁单元),动态更为优秀,人声相对前两者而言稍靠近一些,走向偏中上盘,高频亮,中频宽松,低频仍有些散,但质感较于B1更好。但总的来说,三者瞬态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普遍都是hufi声(迫真)



平心而论,final的B系列我是有点失望的,尤其是B1。final的东西抛开独特的调音风格和浮夸的定价以外,单论产品而言,每一款产品都是完成度极高的,哪怕是风评并不如人意的e系列,只是简单更换耳机套都会造成震撼人心降级感.....而实际上我觉得三款产品完成度最高的反而是售价最低的B2,其次是B3,最差则是B1。B2无论去更换线材还是耳机套,都会有相当程度的声音混乱乃至畸形,反倒是完完本本听下来才是它最好的状态。而B1之所以让我最失望,是因为我无论换什么套,哪怕是风评最差的sf都能感受到一耳朵提升,这让我不得不怀疑B1到底是不是final的产品。
总的来说,跳出价格因素。B1需要有爱而且前端有一定推力的用户,但声音我觉得仍不很理想。B2可以尝试去听一下再考虑,调音比较有意思。B3是发挥比较中规中矩的塞子,没什么亮点。而三者的定价都略高,论市场是没有竞争实力的,但手头足够宽裕并且想添置玩具的话,也不是不能考虑考虑233333
就这样吧,最后的抽奖活动6个人瓜分8个奖品也是很尴尬,我拿到了一条e1000,感觉还行,反正血赚。相关讨论欢迎加入Low-Fi尬聊群,群聊号码:6027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