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狄仁杰》看唐代官制(第1-2集)

1 时间矫正
天授元年,武则天改大唐国号为周,重新勘定了与突厥的分界。此时的西北边陲,呈现出异常的宁静与祥和。 大周与突厥重开边境榷场。两国商人互市,百姓和睦相处。丝绸之路上,各国的驼马商队披星戴月,昼夜穿行。关河宁定,一派和平气象。然而就在此时,突厥可汗骨咄禄突患重病而死。其子吉利仓促继承汗位,突厥内部,以莫度为首的主战派,趁此时机,悍然发动了对大周的战争。金鼓之声,击碎了西北边陲仅仅保持了数年的宁静,战火重燃。两国再一次陷入战乱之中。双方在河西、陇右、甘南各道投入重兵,进行大规模的主力会战。这使两国国力耗损,转运艰难,三军力竭。战争时断时续,长达十数年之久,战火所至之处,更是生灵涂炭。黎民百姓,饱受摧残。
武则天大足元年,突厥可汗吉利,派遣以其弟始毕为首的议和使团,前赴长安,结束了两国长达十数年的战乱。大周朝内,上自天子武则天,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大足元年是:701年2月13日(星期日) ~ 701年12月3日(星期六)。
历史上大足这个年号只用了约10个月。
这个时候狄仁杰已经去世了。
狄仁杰的生卒是:
...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狄仁杰篇》
久视元年.....九月辛丑,狄仁杰薨。——《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九月辛丑是:700月11月11日
有另一种说法出自《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提出日期是:公元607年隋大业3年丁卯-公元700年唐久视元年庚子。但是要这样算的话狄仁杰活了93岁,似乎也太长了?

2 狄仁杰贬彭泽县令的时间
长寿元年正月戊辰,夏官尚书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贬任知古为江夏令,狄仁杰彭泽令。——《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692年1月27日。
3 狄仁杰从彭泽县令重新升迁的时间
(神功元年)冬,十月,辛卯,契丹李尽忠卒,孙万荣代领其众。突厥默啜乘间袭松漠,虏尽忠、万荣妻子而去。太后进拜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孙万荣收合馀众,军势复振,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杀刺史陆宝积,屠吏居数千人;又攻瀛州,河北震动。制起彭泽令狄仁杰为魏州刺史。——《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
这里的十月辛卯,是697年11月17日。狄仁杰重新升迁的时间肯定是在11月17日~12月10日这段时间内的。后者是狄仁杰二次入相的时间。
4 狄仁杰第二次入相的时间
神功元年丁酉,闰十月甲寅,仁杰为鸾台侍郎,景佺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新唐书·宰相世系》
697年12月10日。
5 张柬之入相的时间
704年11月23日,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长安元年四年甲辰甲戌,判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这里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当狄仁杰二次入相的时候,张柬之这个时候应该还不到宰相的级别。不过由于史料缺乏,我不能明确这个时候张柬之在担任什么职务。有知道的小伙伴不妨告诉我。
6 羽林卫一小队队正葛通

首先,唐代的十六卫都是两两一组。基本命名方式都是左X卫,右X卫。如果中间这个X是一样的名字,那么两卫的人员配置、职级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里的羽林卫一定也是分成左羽林卫和右羽林卫的。只不过居中没有交代他是哪一支。
下面这张是我根据唐六典复原的左羽林卫职级图:

队正和副队正的级别都是正七品上,并且人数都是二十人。

7 十六卫大致介绍
十六卫的数据还没有校对完,无法保证数据准确。这里我先粗略介绍几句:如果按编制名额来说,十六卫中人数最多的是左右监门卫。满编人数是:各自973人。因为监门卫中有两个大名额分别是:监门校尉220人,直长660人。(估计是唐代宫廷政变太多了,所以守大门的监门卫人数最多......)其次是左右卫,有366人。其他卫一般只有一百人出头。左右卫比普通军卫多出来的是: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这5府人马。是58*5=240人。而一般的军卫只有左右中郎将府。是63人。
8 大致地图

第二集于风对李元芳说:他已奉旨回京,查察使团被杀案。现已过泗水,明日便将到达绛帐。
可是我看这个地图,位置关系也有点不对。因为狄仁杰是从彭泽县出发的,但是绛帐却在长安的西面。
9 李元芳的官职
突厥使团护卫队队正,甘南道游击将军。
护卫队队正,是李元芳的【职事官】。表明李元芳的指责是:率领卫队,保证突厥使团的安全。品级不详。不过有一个参考,就是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是武散官。品阶是:从五品下。在古代官制中,一般不会出现职事官和散官品阶相差特别大的情况,基本都是相匹配的。所以可以推测,这个护卫队队正,大概也是从五品下。
尾记:《神探狄仁杰》我会做一个系列分析。如果喜欢本文,不妨点个关注。后续我会继续更新。
2020年7月16记